2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全网医生为小学生错题「联名上书」,称「孩子没错,请把分数还给他」,你怎么看?学生能以自己理解去答题吗?

大熊猫
2个点赞 👍

全网医生为小学生错题“联名上书”?


近日,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一位山东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家孩子的数学试卷,其中一道题目问考生:“从以上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考生答道:“这个病人快好了。”却被老师扣掉了4分。


紧接着,评论区有很多身穿白大褂、亮出工作证的医生为这道错题“联名上书”,表示他们对“病人”进行了会诊,“孩子没说错,请把这4分还给他。”







随即,话题#全网医生要求把4分还给小学生#登上微博热搜。


此事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有家长痛批教育的死板,表示“标准答案扼杀了孩子的思维”;有医生担忧“联名上书”背后,忽视了医学的严谨性。


在某问答平台,外科医生@陈子杨Dr.outside 表示:从医学的严谨性上说,体温下降不代表病情好了。比如严重的感染创伤,在疾病初期,病人出现炎症等导致体温升高,后期随着病情发展,由于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及其作用,血浆外漏血液浓缩,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继续减少,表现为低排高阻型,即低动力型。紧接着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患者就会皮肤湿冷,体温趋于正常甚至低体温,这也是临床上的冷休克。


这个时候,体温下降并不是好转,反而预示着病情进入了更严重的阶段。


还有,如果在发热期间,患者持续吃了含有退热成分的药物,掩盖住了炎症,体温也会趋于正常。


所以严格来说,体温正常并不是病快好了,一群医生晒证瞎起哄,建议回去再读2年


不过,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有这样的认知实乃“学医奇才”,但对于专业的医生而言,这样跟着起哄,不够严谨。


在第九版《诊断学》里,讲了临床上常见的六种热型,其中: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这些热型都有体温回归正常的情况,因此仅凭24小时体温正常来下结论,并不合理。


一位来自山东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孙医生表示:“目前我们患者的入院体格检查,书面记录的第一项,一直是体温。


在临床上,体温的监测是诊断疾病和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比如感染,我昨天给一个12岁的小孩做了手术,他被木刺扎手里了,并且伤口很深。事发5天后他才来就诊,已经发生了感染,局部肿胀、化脓、渗出、手指青紫、局部皮温高,体温37.5℃,第二天到了38.5℃。


这属于常见的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外伤感染史,体温升高,有利于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提高工作效率,尽快杀灭病原体,在这个病理生理过程中,体温是身体接受到外来病理因素后,用来调节和管理内环境的一个‘工具’,是反应身体状态的指标。


孙医生强调:“但是这是正常的、普通的一个过程,从宏观和广大临床范围内来说,这一个单一指标的变化,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来综合考虑,有时候体温升高提示了疾病的好转,也有时候可能是进展和恶化。所以单独拿出来这一个指标,是无法代表整个身体状态的好与坏的。只能说,在一些简单患者的常见病情中,体温的恢复正常是病情好转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除了体温,体征症状和辅助检查也很重要。而在更复杂的疾病中,体温要更个性化地考虑。”


另一位接受医脉通采访的医生也表示,体温不过是其中一个考虑指标而已,病人是不是快好了,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分析。


针对“快好了”这个问题,孙医生表示:“对于外科而言,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损伤,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阑尾炎患者、急腹症患者,进行了手术处理,抗生素治疗,同样致病原因解决了,炎症下去了,患者体温正常,疼痛改善,就是‘快好了’。一般我个人的基本原则就是‘身体状态回到正轨,回到生病前的状态’”。


一位来自湖北某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陈医生表示:“对于内科而言,判断病人是否‘快好了’要看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症状有无好转,检验结果以及检查结果有无好转。比如一个肺部感染的病人,通常看咳嗽、咳痰的症状有无好转,体温有没有恢复正常,血象有无下降,肺部感染灶影像学有无明显吸收等。”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可以理解在专业壁垒下普通群众的浅显认知,但是作为专业人员,应该正确传播科普信息。



注意!体温不是越低越好


不管是在新冠期间,还是在住院期间,大家都希望自己体温低点再低点,以防体温高了引发一些“幺蛾子”。


但是,体温真的是越低越好吗?


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人类的体温正在悄悄降低——


2017年12月,哈佛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BMJ 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他们对英国35488名成年人进行了243506次口腔体温测量,结果显示,这些人的平均口腔温度约为36.6℃,而且他们并没有感染或接受抗生素治疗。


2020年,斯坦福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发表于 eLIFE 上的一篇文章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在下降,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下降了0.4℃,从37℃降至36.6℃


同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单位在 Science Adcances 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南美洲亚马逊丛林里一个原始部落人群在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里,他们的平均体温从37.0℃降至36.5℃


由此可见,人体正在慢慢变“凉”,37.0℃已成历史。


但是,需要关注的是,体温并不是越低越好。


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曾在其所作的《36.5度决定健康》一书中提到:医学研究发现,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


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袁放主任医师曾表示,体温下降有可能导致免疫力偏低。低体温通常反映了基础代谢率较低、血液流速减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相应下降,因此,即使在面对外来威胁,如病毒或细菌,免疫反应也会变得迟钝。


比如: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体温下降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易诱发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


当体温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


降至28℃时会出现心室颤动,最终可致心脏停搏。


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状态,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


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2010年著名的营养学博士丰洁明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他指出人体靠热量维持生命,体温降低,血液生成会减少,血管会堵塞,癌症高发,百病从寒起。


因此,不管是体温的变化趋势,还是体温本身,我们都应该对其建立科学的认知,这样才有利于健康生活的构建。


特别感谢孙医生、陈医生、@陈子杨Dr.outside对本文的贡献。


责编|亦一 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发布于 2024-07-12 13:57・IP 属地山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灰产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