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答辩前两周左右,我的论文初稿写完了。肖老师让我找她汇报一下,我带上电脑去她办公室,我的电脑买了很久了,电池已经坏掉,不充上电无法开机。肖老师见此,让我去修一下电脑电池,发票可以找她报销,这着实让我觉得温暖。我汇报完论文后,肖老师眉头一皱:“你怎么和那篇论文做的一样?”我心想:“不是你让我复现的吗?”但没敢说话。肖老师说:“这样,你把分类算法换成SVM(一种机器学习的算法),然后再加三种异常检测的方法。”我答应下来,倍感压力山大,我只有两周时间,首先SVM我之前不了解,学习还需要时间,其次再加三种异常检测的方法,三种?论文里也才提了一种,还用了大量篇幅,这么点时间我上哪去加三种出来?
但是我还是尽我所能去学去做,没过两天肖老师又把我拉进了一个项目群,让我帮忙写一个项目申报书,我忙得焦头烂额。我修了电脑电池后不久屏幕也坏掉了,我发消息问了下肖老师能否报销,肖老师不回我,后来我知道她不回复就表示拒绝。那段日子加班加点熬过去了,三种方法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做了两种,工作量应该是够了,论文也最终定稿,准备答辩。
别人怎么认为我不知道,我认为肖老师没做错什么。题主反而有点蹬鼻子赛脸。
凡学长问了我答辩情况,约我在西边的奶茶店(书亦烧仙草)讨论,路上他安慰我:“你的论文我也看过,虽然也不能说写得很好吧,但是真不至于被挂掉。”
我们过了一遍论文,商量了一下修改思路,然后开始闲聊。
凡学长问我:“你确定了要跟肖老师读研吗?”
我说:“我主要是想研究区块链,除了她也没得选呀。”
凡学长问我:“那你觉得肖老师人咋样?”
我说:“目前感觉她还挺好的。”
凡学长沉默一会儿,问我:“你了解东五实验室吗?”
我说:“有所耳闻,好像学硕是不发论文不能毕业。但是我是专硕,应该不用发论文吧。”
凡学长说:“专硕是两年,实验室所有专硕统一管理,让你们做一个项目,不用发论文,还挺爽的。”
我问学长:“找工作好找不?你现在有offer吗?”
学长笑道:"我要是现在还没offer就完了,有大厂offer,你到时候多刷刷题背背八股就行。"
那年是2021年,互联网最后的巅峰,之后江河日下。
个人认为这是出卖凡同学。
并不是每个末位淘汰的人都要二辩,二辩之前还有个专家组评审的环节,会捞一些人。
一天早上开组会,我们组会是在南一楼,形式是两个同学分享论文,在第一个同学分享完后,肖老师说有事要出去一下,让我们继续开。开完组会回去,路过一楼某教室时看到肖江和金海在检查论文,这应该就是专家组评审了。
不久我收到肖老师的消息,说我的论文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不用参加二辩了,我表达了感谢,后来听说参加二辩的基本都是留学生。
这是把老师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至少我认为金海老师很冤。
6.5日肖老师组织了一场聚餐,组里几乎所有人都来了,也叫上了我们几个研0的。席间得知博士师兄们都结婚了,忽然有些恍惚,幼稚的学生时代似乎要结束了。同时也有些好奇八卦:“肖老师的博士都结婚了,肖老师怎么还单着?”
席间有个学长坐我旁边一直喝酒,我便跟他聊了两句,他说他和另一个学姐都是从陈汉华那博转硕到肖江这来的,陈汉华那一届的学生全部转走了。我问学姐陈汉华是怎么回事,学姐苦笑一声不回答。
吃完后我和学长们一起去KTV,大师兄当天很高兴,因为他博士毕业了,之后留东五当博后。大家边喝酒边唱歌,洋溢着毕业的快乐。
老师是不是单身跟你有什么关系?值得你如此八卦?
十三
寒假结束刚来不到一个月,东五就通知开题了。
这个开题时间特别特别早!研一上学期大家主要在上课,还来不及深入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就直接开题,其他实验室可都是到研二才开题的。
东五硕士的开题时间和学院是不同步的,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我们这届开题早,下一届开题又特别晚(研二下才开题,落后其他实验室一学期)。东五硕士什么时候开题全看金海拍脑袋,只要他想,随时都能开题。
开题时间不可预测,只会提前一周通知,然后大家就得放下手上的一切活,全身心的准备开题答辩。答辩主要是金海提问,金海不会问学生,所有的问题都由指导老师回答。东五开题是这样的,学生只需要念完PPT就行,而金海要考虑的就多了。
开题PPT需要包含什么呢?首先要根据开学安排的题目想一个设计思路出来,其次要说明投稿计划以及投稿时间。开学虽然说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发论文,但是这里的投稿计划你写不发论文试试。金海不会批评学生,只会把指导老师骂一顿,说他没有追求之类,最后苦头还是得学生来吃。
那写投稿一篇B类会议/期刊总行了吧?也不行,指导老师依旧会被骂一顿。这里一定要写投稿TOP80会议/期刊,金海自己列了一个TOP80表,其中包括绝大部分A和极少一部分B,且这个表会更新,逐步淘汰一些B出去。我刚入学的时候,投稿TOP80算3分,奖励等同于A,所以很多老师(比如肖江)会取巧投稿这个列表里的B类会议/期刊。
东五的老师为了舔金海,甚至会让学生把计划改成投一篇A(余辰的学生例外,余辰对学生是真好),金海还会拿笔在底下记录,同时对学生投来赞许的目光:“这可是你说要投的。”学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开题一定要用刚开学拿到的题目,金海会对着列表看。如果你换题目了,毕业条件就得加一分,金海的理由也很充分:“老师给你的题目你不做,非要自己做一个,那你总得做点成果出来吧?”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学生不做,而是根本没办法做呢?
还没轮到我们组开题,就听说吴松的两个学生开题挂了,金海直接跟他们说:“你们退学吧!”
我们本以为开题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真会挂!金海直接让人退学,一时间人心惶惶。第二天我们组答辩,我和小伙伴在紧张的气氛中连夜美化PPT。
金海老师捞你毕设,你连一个老师都不肯加,一口一个金海,他可能比你爹岁数还大,你对他的偏见可想而知。
金海从来不会骂学生,只会骂底下的老师,他对学生总是一副很好的样子。开题答辩这个事其实跟学生没有关系,纯粹是金海在敲打老师,他一直觉得自己对学生很好。但是矛盾层层下移,任务层层加码,到最后受苦的,只会是我们这些最底层的研究生。
这个我不知道说什么。
肖江说她很忙,但我们都不知道她在忙什么。项目申报书是学生帮她写,PPT是学生帮她做,快递也是学生帮她拿,上课是学生上去讲,科研是学生自己搞,所以她到底在忙什么呢?有次我去找她汇报,看到她戴着耳机在听书,听的《鬼谷子人生智慧》。我终于明白:“原来她忙着学鬼谷子和做瑜伽啊!”
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看你不顺眼,干啥都是错的,反正想说啥就说啥。
以前我写下这么一段话,分享给诸君:有些老板担任的角色是中介,接单子然后分配给下面的劳动力来干,干成之后拿走一部分利润。老板之所以叫老板而不叫中介,因为他拿走的是大部分,所以从中介变成了剥削者,当然,剥削得太过分,工人可以选择跳槽。工资高的行业容易跳槽,比如程序员,越跳槽工资就越高,为什么工资高?因为不仅门槛高,工人流动性也高,想好好当中介就得分配出足够的酬劳留住劳动力。
但是有一个行业的中介接到了项目,可以抽走90%甚至99.9%的利润,只需要拿出一点零头就可以留住劳动力,劳动力还不得不把项目做出来,这一行就是学术圈,劳动力就是研究生。为什么剥削如此严重却普遍存在?因为受剥削的劳动力没有流动性,毕业证卡死了他们的流动性,他们无处可去。所以他们只能领着微薄的低保,干着被吹得貌似高大上的活,卑微地成为学术中介所圈养的奴隶。
这一段,写的没问题,放在这里就有问题,影射的意味很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通篇都是在吐槽,不知所云。
总之,给钱就是好人。不发就是坏蛋。
这段在补诉,把前面断啦的接上。
给我的感觉是:对自己有利的一笔带过,对自己不利的开喷。
肖老师问了我比赛的网址,第二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电脑上是比赛官网,她微笑对我说:“我简单看了一下这个比赛,你有参赛的想法很好,我个人非常鼓励。”,肖江在言语上很少批评我,一向都是表扬与夸奖。肖江多数时候也是和善待人的,所以有了“人美心善”的评价。
肖江又成肖老师啦,也不知道为啥。
这个奖有什么用呢?在学院评奖评优时可以量化算分。比如知行奖学金,一个竞赛国家级三等奖是10分,等于一篇学生一作的B类论文。不过在实验室层面,这个奖什么用都没有。学院的评奖评优我年年拿,比如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但在实验室层面,我是个连毕业都困难的loser。
以前优秀过,现在就得优秀,是这个逻辑吧?
考上华科计算机的有几个以前没有优秀过那?
我只不过在陈述自己的理解,君子和而不同,请大家嘴下留德,可以骂我,不要连累我家人。
我跟华科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我只说我认为的公道话,当然错误也不少。
发布于 2024-07-08 15:59・IP 属地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