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还要结合刘备的后边一句话一起看:
1.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卷三十五》
刘备先说“君才十倍曹丕”,直接将诸葛亮摆上了和敌国君主的相同位置,所以在这句话里“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无疑是给予了诸葛亮自立为君主的权限,这里应该没有任何疑义。
诸葛亮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后反应也很快,立马表忠心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股肱即大腿和上臂,用来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比如股肱之臣,随后又说“效忠贞之节”。
也就是说,诸葛亮实际上“拒绝”了刘备的“君可自取”,他说自己一定会恪守臣节,保你刘家基业,绝对不会越雷池半步的。
得到了诸葛亮这样的表态,刘备很满意(感动),随后才说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事诸葛亮如父”。
重点是三个儿子,这句话里刘备的暗示很明显,就是给了诸葛亮废立权,注意是霍光那样的废立,不是以扶持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