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一员工疑因降薪跳楼离世?怎么看待这个事件?
7月3日,有网传消息称“中金公司一员工因降薪跳楼”,引发网友关注。3日下午,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一负责人员回应海报新闻记者称,公司确实有一位女士不...
- 2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中国现在时常舆论就被一群抖音欣赏丝袜的,拼多多零元购的社会渣渣垄断舆论,除开政治不能谈。
社会所有专业领域,抖音上都能谈。数学能谈,jumping就是高斯。物理能谈,中国实现了星际量子通信,美国只能急眼。金融能谈,量化和券商是一切罪恶根源,我炒股赢不了钱,是量化搞得,证监会这么多年坚决不退市却一点都没毛病,跳楼的都活该。科技也能谈,31马赫返回舱,实现全球精准打击,神风特工队太空版。登月也能谈,美国一定使用ps登月。房地产更加能谈,房价低了喜闻乐见,政府没钱发工资了就骂政府反垄断把富人逼走了。
最搞笑的,张一鸣成了普通人再生妈祖,神位取代马云,普通人家想发财高低得来一张张妈祖神相。唯独拼多多黄扒皮很惨,全网都在找他祖坟。
其余领域,都充分发挥抖音红色大喇叭的功能,人民当着红小将,保护着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真正罪恶的根源。
编辑于 2024-07-05 08: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纳米酱 - 19 个点赞 👍
文|一种
赤兔,马之千里者也。
今天金融圈有位年仅30岁的新手妈妈选择结束了自己生命。
先是震惊、然后是惋惜和悲悯。
这个姑娘跟我有太多标签类似了。
年龄相仿、浙大毕业、行业冲击、降薪裁员、新手爸妈
使得我生出好多感慨。
说跟她标签类似,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姑娘比我优秀太多了
天津市高考前100名
浙大竺可桢学院社科实验班
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院长奖学金
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保送浙大金融学研究生
年薪百万、头部券商履职
30年来,她几乎把所有事情都做到了极致。
聪明、勤奋、热爱并认真的生活。
这样的人怎么会选择轻生?
击垮她的是
高位接盘的房产、亏光的首付、5万的月供、金融行业的降薪和产后的抑郁。
很多人无法理解。
因为他们不了解产后抑郁的严重性。
生理性激素水平的骤然下滑,真会让人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
而且。
这代年轻人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
在这样的“黄金时代”。
生活是会慢慢变好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所以在步入社会之后依然惯性认为,只要努力,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但现实呢?
多年攒下的首付,全亏没了。
拼命努力换取
查看全文>>
一种研究 - 2 个点赞 👍
爆仓跳楼,《大时代》经典戏码,没什么可评论的
查看全文>>
申诉啊 - 0 个点赞 👍
降薪还不起房贷这种不算什么事吧,就算是失业,房子也是可以卖的,我没觉得她面对的是什么需要一死了之的生存困境。
千千万万做题家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被关注。看履历她是个现实中很优秀的人,为这点事选择自杀,为她感到惋惜。
发布于 2024-07-04 03:1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想吃笨萝卜 - 0 个点赞 👍
我想,如果说她是因为抑郁症意外离世的,还会有这么多非议吗,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同情?
可是她就是抑郁了啊!只不过被贴上了金融从业、高学历、高收入的标签,受到了这么多非议。
可怜又可悲。
首先网传56,000的房贷截图是另一知乎网友的回答,与当事人无关,而且结婚后买房很有可能是刚需,有些张口闭口高杠杆、炒房该死的人麻烦积点德。
离世原因不单是因为降薪,中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相关程序,而现在才发生,夫妻吵架、产前抑郁的才是主因,当然金融行业下行降薪也有推波助澜,有些人看热闹就看热闹,如果把问题单一化进而讽刺当事人的,请自重。
产前抑郁离世的人近年屡见不鲜,可偏偏这次激起千层浪,无非是高学历、高收入、金融这些标签带来的仇富狂欢。当事人是ficc债销,和炒股没关,缅股消费者请不要乱咬人;人家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样的工作,没偷没抢,赶上行业上行(19-21做债的谁没赚)有些积攒,没有所谓炫富(而且对于上海来说真没啥好拿出来说的),就算现在东大金融有原罪,也不是讥讽当事人的理由。她只是在对的时间有
查看全文>>
半泽直叶 - 0 个点赞 👍
自杀不假,但是这么快就与降薪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悬,难不成都是侦探出生?就好比出了事故,官方第一时间就断定与什么什么无关,我一个字都不信!全是调查事故的专家?而且都能秒出结论?
我倾向于是不是有贪污腐败,背锅侠?
查看全文>>
张卍 - 0 个点赞 👍
首先不好说网上的传闻是真是假,但就从购房这个行为上说,假使说传闻为真,一个年薪百万的人贷款千万买房,其杠杆比例可以类比为一个年薪十万的人贷款一百万买房,我且认为年薪十万的人贷款百万买房子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为,更何况贷款千万。
贷款百万买房的人,如果自己收入下降产生断供风险,必要时候如果六个钱包能发挥作用,那么生活大抵还是可以维系的,只不过伤点面子,生活质量降低一些,总之是不至于挂壁。但是一旦杠杆到了千万这个级别,除非是二代否则家庭是无法分担这样的压力的,基本上属于是玩火,当然,千万杠杆在房价上升周期带来的资产增值的幻梦,也不是年薪十万的人能望得到的,这大概就是人性的贪婪所带来的恶果。
查看全文>>
杠精撕裂者 - 1072 个点赞 👍
我无法共情一个收入百万还在国内花的,
买千万的房子, 拿浙大本科学位的同龄人(同届高考,我等是流放北美的loser,人是浙大本,手动滑稽)
看起来是因为人生过得过于顺利, 有一点挫折, 于是想不开了
如何看待? 我们没资格看待,大家过好日子吧, 晚上觉得糟心就去紫燕百味鸡切一斤猪头肉拌夫妻肺片,干两大碗饭吃了,多要花椒胡椒和辣椒, 睡一觉,第二天就满血复活,心情舒畅了....
想那么多干嘛, 谁死的时候不欠点钱不是. |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凡事皆有定数. 慢慢游
编辑于 2024-07-05 02:37・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LAWRENCE - 854 个点赞 👍
这个女生是浙大毕业的。
中金是个什么公司?曾经号称只收清北复交的,浙大都不一定能看得上眼。
浙大能进中金,那得是无与伦比的优秀才能做到。
稍微看下这个女生的简历就知道,直接让人眼睛亮瞎的那种:
国家奖学金
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院长奖学金
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
荣誉,奖项,头衔,一个又一个,太长了都列不下。
本人长的也是极美。
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无数家长仰慕羡慕,并以此来痛斥自己家小孩争气的存在。
但是纵身一跃,一尸两命。
类似的惨剧绝对不可能会是最后一起,以后一定会有,而且可能频繁出现。
这个原因有很多,房贷太高,同时楼市下跌,哪怕卖房也还不起贷款,行业不景气裁员降薪,各种各样都有。
但其中一定是有重要的心理因素 ,家里从小到大逼太狠了,没有任何喘息之机,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一路以来一直都保持优秀的人,其实心理压力都特别的大。
房子卖了,贷款还不上,成老赖了,亲戚朋友怎么看自己,周围人怎么看自己,父母怎么办,怎么给他们添负担,不好意思开口跟他们求助。
一时想不开,走进了死胡同。
你看,这个世界受伤害严重的,总是优秀的好人。
厚颜无耻,自私自利,没皮没脸的人,就不会受伤害。
他们只会觉得,无所谓,大不了做老赖,我就啃老怎么了,爸妈不帮我还债是劣质父母,我干嘛这么拼,不上班才是最好的。这类人反而生活质量,幸福感,比所谓优秀的人,要高多了。也活的长命的多。
从这点来说,其实孩子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优秀,名牌大学,改变命运。
最重要的是性格,人格成长,放松,缓解压力,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不要太过在意外界评价和虚无光环。像个混蛋一样活下去,多为自己着想一些,不是坏事。
强者要能够在泥坑里打仗。现代社会的人们的一个误解是所有的事情都该是体面的,但事实则是体面是少数而泥坑才是常态。越是优秀的人越无法容忍不体面,他们要赢还要体面的赢,但社会不保证提供红毯,泥坑才是自然状态,能够在泥坑里打仗,才是强者,优秀者不等于强者,有人很美但不堪一击。
编辑于 2024-07-04 12:1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一坨奶盖 - 831 个点赞 👍
前天我还在自己的群里跟人说93-98这个区间的人最惨,做题家+一线入行垃圾赛道+上车六七年的惨中惨,今天她就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这一点
老实说我一点也不同情这位女士,这样的离世除了懦弱和逃避就没有任何东西了,或许只剩下家里人的痛苦和同事们的唏嘘
我说过无数次,我国走做题路线奔着一二线中产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素质有待降低+脸皮有待变厚,没有充分的进入一个后现代人的心理状态:没心没肺,没皮没脸,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灵活自由,无所吊谓,游牧机动,彻底的实用主义
这位是94年的,我以前就讲过:90后的现代梦已经彻底碎了,必须要在前现代(90前)和后现代(98后)做出抉择,凡摇摆犹豫者必然没有出路
开眼看世界吧各位,勇闯海外躲债+混吃混喝的老哥老姐们还少吗,他们学历可比做题家们低多了,真的到了那一步只要敢于行动总是有活路的。大活人怎么能被这种东西困死呢?为什么要默认自己只能身处有限规则的狭小空间里呢?为什么不转变思维+跳出规则+海阔天空呢?
现在社会风气一大堕落就在于总觉得就这一点点小事就完蛋了没救了,殊不知几十年前父辈祖辈过的日子比现在苦多了,不管你是中年人还是青少年人在这个时代都不应该把很多事当回事,适应环境变化动手选择新活法才是正道
编辑于 2024-07-04 13:2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大剪子 - 703 个点赞 👍
我看到有人说这个女生才毕业5年,买上海1500万的房子自不量力,觉得有点好笑。
老实说,这个世界上中国之外所有的国际大城市,一个很优秀的毕业生加入了一个当地头部收入的公司5年之后,如果还不能靠自己的收入存够首付买一个市中心的房子才是咄咄怪事。
你要知道纽约或者硅谷或者东京的房价收入比不过是10-15年,这里说的是中位房价和收入,所以核心地点房价vs头部公司收入其实应该也差不多。不管你毕业加入的是硅谷谷歌还是西雅图微软,是纽约高盛还是香港汇丰,是东京大手还是新加坡淡马锡,5年靠自己拿出买房首付都应该没有压力。
在纽约,对标中金我们拿个一线投行比如高盛小摩员工,纽约市的社平家庭收入是13万美元,我们如果给一个双金融家庭3倍社平就是40万,5年存40-50万美元现金,而好地点的房子200-250万美元已经很好还带学区,事实上我认识很多稳定年入百万美元以上的华人交易员也就住这个水平的房子。
这个妹子夫妻现在拿着5-7倍社平收入5年还要靠啃老才能出首付,只能说明上海房价高的离谱,而不是她自不量力。
编辑于 2024-07-05 04:02・IP 属地格鲁吉亚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1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的梦 - 179 个点赞 👍
中金跳了一个,很稀奇吗?
5月太原有一段时间,天天有人跳,当地被逼的安排巡桥员严防跳河。
房子烂尾、房价腰斩、失业断供,多了去了,只能说摊上了就怪自己命不好。
发布于 2024-07-04 14:4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不吃牛肉古天乐 - 1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焚花 - 130 个点赞 👍
刚回国进四大做咨询,入职前有个新人培训。
一个大姐上台问,“如果你遇到有不明白的东西怎么办”,看了一圈,把我叫起来了,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表现得比较活跃吧。
但我感觉自己活跃得有点飘,就想着往回找补找补,就说“要不懂就问,千万不能不懂装懂”。
按理说这种“外交辞令”应该足够让我淡出大家的视线从而保持低调了吧?
可偏偏还就惹了麻烦。
大姐培训完,换了个大哥上台讲。
当时“不懂就问”这茬已经过了快一个小时了,我自己都忘了,结果他上来第一句话就先怼它。
说“不懂就问”是个非常愚蠢的做法,大家都很忙,哪有时间回答你的问题?
我当时正犯困,这一句话把我怼机灵了,当时就有点压不住火,心想这不是找茬吗?
那时候年轻气盛,半点亏都吃不得,人家在台上讲,我就用眼睛直勾勾盯着他。
这要是在东北,接下来发生的就是“你愁啥”,“瞅你咋地”。
但是这位大哥不但没跟我对视,反而眼光躲着我走。
当时我心里想,你这么个怂包,没事还敢找茬呢?
可后来我越盯越发现不对劲,当他说到“肯干、实干以及苦干”的时候,我终于觉得这个人有点不正常了。
按理说我也是喜欢做事的人,就是因为在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才跑回来,还去了“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用”的四大,不就是怕闲着,想做点事嘛。
其实就这点而言,我跟这位大哥并不冲突。
可怎么他一开口,我就觉着浑身别扭呢?
开始我以为是自己小肚鸡肠了,可往周围一看才发现,似乎难受的不止我一个。
自从他开讲,底下就一片死寂,之前活跃起来的气氛荡然无存。
好不容易等他讲完,大伙觉着总该松口气了吧,结果这大哥没走,坐在下面旁听。
只要他在,会议室就充满着一股“死气”,导致没有人愿意开口,这位自己却浑然不觉。
好在第二天没有他的事,他也再没来,于是气氛逐渐又回归了正常。
倒霉的是,后来我在一个大项目上又碰到了他,然后又是一股“死气”笼罩着项目组,只要他在,就很少有人愿意开口。
后来接触得多了,我观察这个人,其实他还不是那种“官僚”,也没有PUA的想法,人也实在,甚至不工作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人。
可为什么一个不错的人却总是带着一股“死气”呢?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就是因为他把工作看得太重了。
人家是躺平,他是另一个极端,站得太直反而像个“僵尸”。
在这具躯壳里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没了灵魂,甚至没了生命,能不带着“死气”吗?
我离开四大之后听说他始终升不了合伙人,后来跳槽去了一家大型集团负责孵化一个创新项目。
这项目当时轰动一时,现在还能搜到相关新闻。
可听到消息我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不知道是为他担心还是为项目担心,总之就是感觉要出事。
当时我还跟老同事说,这恐怕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没想到一语成谶,两年之后项目宣告失败,这位大哥跳楼自杀。
后来听老同事说,他一直都有抑郁症,而项目本身压力就大,他给自己的压力更大,结果就……
所以呀,为什么老子说“外其身而身存”?
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不能跳出来,我们就分不清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
当一个人把“我”等价于客观事物时,其实“我”就已经不存在了。
话说当年我们受聘于中金,合作过一个铁路项目,跟她们的一位大美女MD对接,人非常靠谱,做事干净利落。
甲方请吃饭,来了一堆人,我们咨询组5、6个人,中金就她一个。
喝起酒来,她就只能代表中金独挑大梁,轮轮都落不下,没几轮就喝多了。
我都看不下去了,帮她当了几杯,这就算熟起来了。
后来再过项目,她也不端着了,表情放松的一瞬间,感觉整个人直接老了5岁,真就跟被施了诅咒一样。
用她的话说,已经连续几个月没睡过觉了,没完没了的问题,哪一个爆了她都担不起。
重压导致失眠,白天听人说话都感觉不真实,自己就像是飘着,踩不到地。
我还开导人家,说工作嘛,尽力就得了,结果别太当回事。
结果没说两句,门开了,甲方领导进来视察进度,她马上又换上了那副“职业”表情,一下子精干起来。
以致于我都怀疑她是学表演的。
一行有一行的不容易,体力活劳身,脑力活劳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身体累可能会有病痛,但心累才真要命,那种感觉就叫“生不如死”。
怎么解决?
我是靠读经典,构建精神世界。
以确保当物质世界崩塌,我们回归精神时,那里不再是一片荒原。
最后还是愿死者安息吧,致那些没想明白的好人。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发布于 2024-07-05 07:48・IP 属地美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墨子连山 - 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皆可 - 55 个点赞 👍
美女、才女,中金公司的。找的老公连1,000万都解决不了吗?这是在上海。上海真的是女多男少到这个地步吗?去了随便找美女吗?我虽然没在上海,我觉得我勉强凑还凑得出1,000万。她这个条件找的老公家里,1,000万都拿不出来?
不是留在上海的女生,难道不是为了找条件好的留在大城市吗?难道凤凰男在上海也行?
真的离谱,在地方上他这样的条件的美女估计,我带着1,000万身家都找不上呢。我是一般985的博士,我觉得我找这种清华漂亮的,我真找不到。可能是因为我只有174的原因吧。
####补充
首先我不是要表达我高,而是表达这样条件的美女应该会在上海找对应的,而对应的我认为是企业家、企业家子弟,或者当地深耕多年的家庭。
其次,有人扯什么给女的1000万后面跟你,愿意吗?
请注意我前面讲的对象是什么层次,肯定是有几个亿的家庭。我就一千多万身家影响我根基的事情100%不愿意,不存在什么捂着钱袋子,女的换谁都行,只是个辅助,男的本来就是奔事业。更不要说什么爱情,投入,舔之类的蠢话了。
即便是刘某菲,我有机会舔成,我都不舔,有难度的直接换,综合找一个愿意过日子还算可以的就行。当然不是说一毛不拔,你有几十个亿了,女方不照样有机会买包包做私人飞机吗,但是你说你要股份你要几个亿,不好意思,远走不送。
#####更新
有人说清北美女找不到负担起1000w支出的家庭?
我的观点是沿海随便找,并且也有人表达了类似观点。并且我认为江浙沪那边能负担起1000w资金支出的家庭多如牛毛。
还有说在上海就不能是女性自己奋斗的奋斗派?
我没有否认有可能有人在没有关系和资源也能真奋斗成功的,我说的是普遍情况,99%待上海外地女生还是瞄准通过结婚升阶的,相信自己能力升阶的恐怕还是少数。而且现在也不是一个靠个人能力能够解决升阶的时代了。
还有说就是不能为了爱情和男朋友待上海的真爱派?
既要从底层奋斗上升,又要情比金坚,这种感性和理性相互交织都要的人,我不是说不存在啊,是现在的环境不允许同时达成,也不太可能达成。
编辑于 2024-07-05 10:24・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jjjgo - 38 个点赞 👍
不要看待。
听哥一句,你如果成不了海外路线的,就走渡边太太路线。
如果渡边太太路线也做不了,就现在去买个房。
买房的目的是主动买套,欠这个社会一屁股债。
你可以不买房,用别的办法欠一屁股债,满足自己,也是可以的。
然后装做鸵鸟,头一闷。
爱咋咋地,天塌下来高个的顶着,把韭菜就是金字塔的底线塌,你看个der看。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酝酿了小几十年。
但打响以后,三四年就全der了。
烟花永远灿烂而短暂。
——————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一直跟你们讲要负债。
负债肯定是有风险且并不见得划算的,那为什么要负债。
我讲一个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人都饿死了。
有一个老人没有饿死,是被人打死的。
为什么会被人打死呢?因为他没有饿死。
他不光没有饿死,他还在自然灾害来之前,
想要帮助更多的乡亲。
劝他们多藏点粮食,不要都上交给保长。
后来,果然自然灾害了。
而大家都知道,这个老人家里有粮食。
我要在最后说的是,这是一个真事。
所以,一定要负债,一屁股债才是最安全的。
实在是不想买房子,你就再读一遍这个回答,尤其是这个回答的开头。
编辑于 2024-07-04 13:3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温酒 - 3 个点赞 👍
说点别的。
金融只是掐到了老百姓最敏感的点之一,其实整个国企(尤其是吃垄断吃牌照的)系统的待遇就是个争议——
对小领导及以上,上升快和高薪双收让这些地方充斥着____。苦哈哈的做题家和他们压根不是一个赛道,一不留神就成你上司了。
普通员工层面,某些系统“三代xx人”之类的争议不必多说。近亲繁殖下,轻松+中上收入成了这些人的普惠福利。
金融国企因为蛋糕过于丰饶,让这巨大的蛋糕给普通做题家也吃上了一小口,但人们质疑蛋糕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不会因为可以被少数普通出身的人浅尝就会认可——就连真市场拼杀出来的金融高收入,都还要被质疑是否过分虚拟经济阻碍总体发展,以及做了贫富差距扩大的帮凶;何况被豢养出来、被国外机构打的丢盔弃甲的温室花朵了。
至于说什么都是高学历的,大清的朝堂上一个二个还都是两榜的进士、饱学的鸿儒,所以呢,不能被质疑?
进一步说——
资源配置的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功能,也是一种关键权力;套了个企业的皮,不能无视其是一种权力的本质。
从沿革来讲,过去资源配置的权力归于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哪打哪,标准的行政权力;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很多配置资源的权力下放了、套皮了、接轨了,不直接由挂着行政身份的人管了——但权力本身不会灭失,这些关键权力的行使者可以轻易旋转到行政系统,便是一个侧面佐证。
所以,明面上掌握权力的人要受到何种监督和约束(显然强于对普通企业的约束),这些实质上的权力掌握者照样应该承受。
在这些环节里,你去谈什么“企业”,去和苦哈哈的义乌小商品或者打螺丝作坊一样申诉所谓的“企业”身份,要“在商言商”——装糊涂是吧,可别笑死人。
某些人的说辞翻译一下就是:这种功能很重要,并且不道德的风险也很大,所以要高薪笼络——你想想,这和高薪养廉的说辞是不是大差不差?
高薪养廉的话题社会讨论很久很多了,无需多言。
行使行政权力的人,无论大佬还是小兵,都得“顾大局”,根据大环境和组织的统一调配,说降薪就要降,说退钱就得退;怎么,套个企业皮、实质行使权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想避免?
有些人想做无冕之王嘛。低调,没有这个“长”那个“官”的名头,但掌握实质、吃到实惠——爽么?头都给你打烂。
编辑于 2024-07-05 01:06・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华夏英灵 - 2 个点赞 👍
现在金融圈,供需不平衡,供大于需。
还有就是金融圈本来就是资源交换圈。
跟艺术品圈一样,收割他人,依附其他圈层才能存活。
没有掌控生产资料,没有为生产力进步做贡献,现在整顿期,连原来白手套的作用都失去,谈什么价值?没有价值谈什么价格
没有价值被优化是必然,
当年98年下岗职工多少人,不都唱了从头再来吗?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编辑于 2024-07-05 00:0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