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家群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打从心里觉得年薪大几十万的打工人捞得太多,配不上有车有房的体面生活;但又觉得身家百亿不止的资本家很可怜,觉得他们受尽欺压抢夺。
还真是对比自己收入高十倍以内的人表示不能共情,但对高十万倍的就又能共情了。
最不能理解的是一群做题家在那里冷嘲热讽幸灾乐祸。你们难道没意识到她和你们其实是同一种人,也是同一层人吗?
即做题家拼了十几年靠当卷王刚刚上岸喘口气的打工人。
只不过她卷的时候多抓了些仨瓜俩枣,打工薪水算高的,但比较不幸的是刚喘口气就赶上了时代的重击。
她的命运除了自杀这一步,其实是很多没有原始积累的做题家卷王一不小心就可能赶上的。中产本身就是脆弱的韭菜,做题家中产就是又卷又脆的韭菜,很多人跳上了房价攀升的车却没躲过理财爆的雷,很多人躲过了理财爆的雷却没躲过房价咔嚓降,很多人躲过了房价咔嚓降却被行业不景气裁员欠薪勒住了,一个接一个的风险,对于没有托底的人而言只能步步如履薄冰,太难了。
站在当时的她的角度去想,步子是大了些,但也不全是贪或者赌。按网传的说法,月供之后每月还剩好几万,月供占工资的比例在贷款买房的做题家里也不算多夸张。
如果不买,那房价要是继续涨更买不起了怎么办?毕竟过去几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比她早出生七八年的做题家,有多少是因为没赶紧贷款买房就更买不起房啊?
她可能想到的不是赌,而是赶紧上车,再不上车就更上不了车了。
更离奇的是看到好多年薪二三十万的做题家喷她年薪六十万是食肉阶层活该下降;
好多贷款占工资比例并不比她低的人喷她自不量力;
很多评论不是真的分析事情而是话里话外:“她就不配60万工资,不配一千多万房子,谁让她之前拿,现在这样活该了咯咯咯,降薪才刚开始呢”
另外,还有好多家里有房/单位分房的人真觉得她卖掉房子租房生活从头再来也没啥大不了,那是真不了解做题家的尊严和信念。对做题家而言,要是奋斗这么多年的成绩被打回原形甚至打回凹陷,500万打水漂,房子也没有了,降薪后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上岸——对于做题家而言,这不至于自杀,但实属重击了,因为这是对他们既往一切努力甚至人生态度的全盘否定。
补充:有些人否认她是做题家。但她在浙大期间拿了国家奖学金、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院长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说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肯定是相当好的,在浙大能拿国奖肯定是卷王了。
也有些人说她坐邮轮环游世界肯定家里很有钱,但那是她参加了一个叫“海上学府”的游学项目,游学经费由一个公益组织资助,那个组织和好多名校建立了联系,她很可能不用花什么钱,能卷中这个项目就行。她要是家里真多有钱就不会被一套房子逼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