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网传中金公司员工跳楼事件?
7月3日,社交平台上疯传中金公司一位“94年”女员工因为降薪后还不起房贷而跳楼,这一传闻也迅速上了微博热搜。当日下午,中金公司火速回应称,近日,我司上海地区一名...
- 97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她到底为何而死,还有待调查。但是为何她的死会引起舆论热潮呢?很简单。
古代,江南大户有个传统,一旦遇到朝廷丈量田亩时,就安排家里的一个女人自杀,然后抬着尸体到官府闹事,说官府丈量田亩逼死人。再请本乡本地的清流文官弹劾,把负责丈量的官员罢免,让朝廷的土地丈量工作推行不下去。
发布于 2024-07-05 00:4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喵斯拉大王二号机 - 50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不过是“明朝时期江南大户反抗朝廷收税的下三滥伎俩”又一次重演!
金融行业跳一个就受不了了?有谁关心过其他行业?前段时间太原那些去世的人,怎么没人关注他们的工作?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永远无法让我共情,因为他们身上有原罪!
发布于 2024-07-04 21:23・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木易 - 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家里几块地啊,同情老爷?
中金现在还有不是关系户的吗?
这时候想不起来你月薪三千了?
都多少年了,还只能趴在房地产上吸血,得亏金融还没开放,开放了得让华尔街的一锅端了
国内的券商和投行员工,9成都是fw,一点投资能力都没有
94年的,按照正常大学毕业也就17年左右吧,还是研究生,那毕业大概20年
她考研结束开始刚好疫情期间,工作那段时间房价已经开始不对劲了
刚工作没几年,房价还是波动期,就这敢贷款上千万买房子,有一点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吗?
就这样还干投资呢
一群年薪还不到人家月薪的,同情起老爷来了,就离谱
编辑于 2024-07-04 10:01・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薯条蘸酱zz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热血老年 - 2 个点赞 👍
具体情况不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跟房子相关。说到房子,去年今年我们公司里父母师医公的年轻人基本都把房贷提前还上了,留点余款够公积金还的就可以了,反正我们这里空提公积金没门。倒是苦了那些父母没收入的,提前还贷对他们难度就大多了。工资再高,不如六个钱包,多么朴实的真理啊。
发布于 2024-07-04 01:08・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小英雄胡来 - 2 个点赞 👍
百万年薪,千万房产,
还身在魔都头部金融企业……
这背景是前几年典型的“人在xx刚下飞机”的知乎er吧?
看来千万负债确实压力山大。
查看全文>>
山与海 - 2 个点赞 👍
大概率抑郁症。说房贷、降薪等因素的,多是中产们的自我投影。
查看全文>>
Loui - 1 个点赞 👍
因为不存在感同身受,所以月薪几千块的也就无法感知她们月薪8万元的苦恼。
你觉得疾病,负债累累,死亡威胁这些才是人生的苦难,可是对于一个生来可能就比较顺利的人而言,也许这次的事情就是她人生中觉得顶破天的事儿。
我们总以为没必要,不值得,好死不如赖活。可是旁观的人永远是站在事件之外的人啊?只是深觉惋惜,我们必须承认压死每个人的稻草都不同。唯有强大内心,去抵抗一切可能性。死亡一定不是唯一选择,也尽量学会让自己让身边的人避免这样的选择。
查看全文>>
三十二丫 - 0 个点赞 👍
就是欲望大于认知,找了个好工作有点飘,拼命加杠杆,殊不知没有绝对稳定的工作,大部分打工人不会去判断社会的大趋势,不是没有能力,是因为他只需要负责公司里的一个环节。然后就是读书工作一路走来都比较顺利,也没经历过大点儿的挫折,这一道坎没有挺过去,其实留得青山在,生命最重要。同样收入的创业小老板心理素质和认知会强出很多。节哀!
编辑于 2024-07-04 03:2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lucifer - 36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利康 - 774 个点赞 👍
首先对逝者表示哀悼,惋惜。
我在这里关注的点是,她是浙大本科学外语专业的,之后保研到浙大金融专业,也就是说她入职中金以前,唯一跟金融相关的背景就是三年研究生。
然后毕业进了中金就年薪百万了,即便降了薪,也有七十万。
细思极恐啊,比起非升即走的青椒,读博读到吐的医学生(这些行业比金融重要的多,要付出的学习成本也高得多,而且学生的水平、智商也要更高),金融圈也太好混了,金融这钱也太好赚了。
发布于 2024-07-04 15:3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marcos - 2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佛数学教授姜萍 - 10 个点赞 👍
做题家群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打从心里觉得年薪大几十万的打工人捞得太多,配不上有车有房的体面生活;但又觉得身家百亿不止的资本家很可怜,觉得他们受尽欺压抢夺。
还真是对比自己收入高十倍以内的人表示不能共情,但对高十万倍的就又能共情了。
最不能理解的是一群做题家在那里冷嘲热讽幸灾乐祸。你们难道没意识到她和你们其实是同一种人,也是同一层人吗?
即做题家拼了十几年靠当卷王刚刚上岸喘口气的打工人。
只不过她卷的时候多抓了些仨瓜俩枣,打工薪水算高的,但比较不幸的是刚喘口气就赶上了时代的重击。
她的命运除了自杀这一步,其实是很多没有原始积累的做题家卷王一不小心就可能赶上的。中产本身就是脆弱的韭菜,做题家中产就是又卷又脆的韭菜,很多人跳上了房价攀升的车却没躲过理财爆的雷,很多人躲过了理财爆的雷却没躲过房价咔嚓降,很多人躲过了房价咔嚓降却被行业不景气裁员欠薪勒住了,一个接一个的风险,对于没有托底的人而言只能步步如履薄冰,太难了。
站在当时的她的角度去想,步子是大了些,但也不全是贪或者赌。按网传的说法,月供之后每月还剩好几万,月供占工资的比例在贷款买房的做题家里也不算多夸张。
如果不买,那房价要是继续涨更买不起了怎么办?毕竟过去几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比她早出生七八年的做题家,有多少是因为没赶紧贷款买房就更买不起房啊?
她可能想到的不是赌,而是赶紧上车,再不上车就更上不了车了。
更离奇的是看到好多年薪二三十万的做题家喷她年薪六十万是食肉阶层活该下降;
好多贷款占工资比例并不比她低的人喷她自不量力;
很多评论不是真的分析事情而是话里话外:“她就不配60万工资,不配一千多万房子,谁让她之前拿,现在这样活该了咯咯咯,降薪才刚开始呢”
另外,还有好多家里有房/单位分房的人真觉得她卖掉房子租房生活从头再来也没啥大不了,那是真不了解做题家的尊严和信念。对做题家而言,要是奋斗这么多年的成绩被打回原形甚至打回凹陷,500万打水漂,房子也没有了,降薪后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上岸——对于做题家而言,这不至于自杀,但实属重击了,因为这是对他们既往一切努力甚至人生态度的全盘否定。
补充:有些人否认她是做题家。但她在浙大期间拿了国家奖学金、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院长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说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肯定是相当好的,在浙大能拿国奖肯定是卷王了。
也有些人说她坐邮轮环游世界肯定家里很有钱,但那是她参加了一个叫“海上学府”的游学项目,游学经费由一个公益组织资助,那个组织和好多名校建立了联系,她很可能不用花什么钱,能卷中这个项目就行。她要是家里真多有钱就不会被一套房子逼成这样了。
编辑于 2024-07-04 23:5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码字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llen xun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问 - 1 个点赞 👍
当年我爸跟我讲过一个故事
少年太得志 挣了好多钱的人 往往下场都不太好
他身边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60初)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挣到大钱 90年左右就造大房子 开起小车
但这些人在2015年左右 几乎都上了失信名单
发布于 2024-07-05 04:1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枯萎的左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E2HBO1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星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