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夹包哥」被素不相识的醉酒嫌犯持刀伤害身亡,具体情况如何?酒后行凶会受到哪些处罚?
近日,网红“夹包哥”遇害一事在网络传播,视频显示,“夹包哥”在一广场上跳舞,一光头中年男子突然持刀对其实施伤害。据沈阳晚报此前消息,吉林松原网红“夹包哥”已遇害...
- 13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玩意儿看着不眼熟吗?
最近好像好几起了吧?
50多岁,啥事没有,但是出门带了把刀。
看到了“不认识”的人了,发生口角,开始捅人。
话说就不想想,谁好人没事带把刀在身上四处转悠呢?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说多了也不正确。
就提醒一下大家,注意安全,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社会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稳定。
那么多上桥的,难道真的不怕吗?
发布于 2024-07-03 10:56・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乌麻布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吉林那地方,大概几年前吧,治安就不太好。
不是欧美那种不安全,东北地界,你不会无缘无故被人捅,但是你要注意,不要轻易跟人口角,有很多脑子不清楚喜欢暴力的人。
也不能说喜欢暴力,可以说以暴力为美那种感觉,好像不会打架,就不爷们一样。
东北的半大小子,未成年那种,豆豆鞋社会摇的小瘦子,大流氓都不敢跟他们较真,那是真敢下刀子,到处找茬打架。
未成年在全国都是T0,到了东北这种比较直爽的地界,那更是可怕,我建议去东北旅游公干的朋友,遇见这种紧身衣豆豆鞋的小屁孩,躲越远越好,你一个能打他十个,但是他敢拿刀捅你要害,你敢吗?
在东北,遇到半大小子别惹事,特别是南方人,觉得自己嘴皮子厉害就滔滔不绝地输出,轻则挨打,重则被刀。躲远点这种人,你会很安全。
东北这块还有个习惯,喜欢在舞厅这类场合勾兑性资源,三天两头就为了抢女人打架,一不小心就出命案某某舞厅封闭。
这些案子八成就是争风吃醋,甚至,被杀者都不知道为了哪个女的被人记恨上的,东北有个词汇【得瑟】,其实就是太高调,夹包哥风头盛,我估计风流事多少有一点,就算没有,也会跟场子里的老娘们水深火热,眉来眼去。
看图里那个矮个秃子,性资源竞争力远远不足夹包哥,八成是为了某个女人记恨上了,被老娘们鄙视了,喝点酒,没想通就激情杀人了。
这种事到了南方,秃头凶手这种人,八成就是背地使坏,暗中散布谣言,故意找夹包哥的丑态拍摄再加大宣传这种小花招,这种圈子南方人的惯常做法就是抹黑对手……
但到了东北,遇到脑子不清楚的呃,就演变成拔刀物理消灭了。大概的潜台词就是一个煞笔得瑟个什么劲儿。
东北激情犯罪的多。
吉林长春,有个黑天鹅舞厅,搜搜这地方干啥的。
中国砂舞(变相黑灯舞,X块摸)几大圣地,成都、长春、苏州的砂舞,都是有名的,夹包哥这事我敢断定,99%因为女人。
编辑于 2024-07-04 12:5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像素模糊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erfxvtth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只想说,就这种国家,天天爆杀人案,还敢自诩为治安优秀,真的是开眼啦!
穷山恶水出刁民,归根结底是经济原因,国家再这么衰落下去,将来就可以获得“东方小印度”的称号了。
发布于 2024-07-06 22: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牛牛牛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还是那句话,匕首,是中国男人的牛子。
但是最近拿牛子捅人的,全是五十几岁的那帮骚老爷们。
另外不要看不起穆斯林全身罩袍的妇女,人家穿那身衣服,表明她们受丈夫家的武力保护,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勾搭的。
能穿锁子甲就赶紧穿上,别装那个牛逼。社会主义国家哪些人最危险?五十几岁的人,一个是活够了无所谓了,一个是退休养老金不足以让他们好好活着。
五十几岁的这样的人无缘无故靠近你,你手里有刀你就先下手为强,往死里扎。特别是女生,什么犬兽驱散喷雾辣椒水这类的直接开喷,一秒钟也别犹豫。你除非是穿全身防护服或者锁子甲,等对方先出手然后你可以跑。
编辑于 2024-07-04 23:05・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石中居士 - 3690 个点赞 👍
这个视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杀人者,而是过程的荒谬感。
因为这个网红日常固定机位直播,而且很多围观群众也会手机拍摄,所以事件几乎是从头到尾被多名目击者全程记录的,发到了网上。
整个过程大概有几十人围观(因为原本就在直播),但看到攻击者掏出刀来,所有人依然轻松的看着,被害人也没跑,抵挡了几下还在原地纠缠,好像大家都以为是“表演”的一部分。
持刀者就这样慢慢溜达追着一刀一刀捅,周围的人抱胸、插手看,距离不到两三米。
仿佛观赏的是一场喜剧表演,而不是现场杀人。
过程中没有尖叫、没有散开的逃跑,更没有见义勇为冲上去制止的。仿佛大家要看看表演的最终是什么结果。
知道被害人躺下了,杀人者在他身边一刀一刀的刺,身下留了一地的鲜血,大家依然只是站的远了一点,拿着手机拍照和围观。甚至还有人因为被挡住了,主动往前希望看的更清楚点。
为了不引起不适,视频已经打码。
最后直到伤者已经死了。
依旧是密密麻麻围着人,一起参观这具尸体和拍照(不知道此时嫌疑人是否已被带走)。
这一幕像极了英剧《黑镜》里面的第二季“白熊”那集。
杀手在追杀,后面的大量观众拿着手机近距离冷漠观看,录下来这一幕。
仿佛欣赏一场表演,既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又期盼着能看到精彩的情节。
只能说,直播、短视频让人们习惯了“刺激钝化”,觉得一切都不稀奇。
可能直到他倒地流血了,还有人等着“反转”,有人上来谢谢观众,告知都是血包、演员,现场拍摄视频呢。
反正,感觉真的挺魔幻的。
编辑于 2024-07-03 23:0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也说 - 672 个点赞 👍
具体情况?没在现场,但肯定是蓄谋杀人。杀人者自称醉酒只是想减轻罪责。所以问题提的就有问题。这丫就没喝多。
随便唠唠。和平太久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拼命的经验。顶多就是道馆打打实战,武术社锻炼身体。事实上,街头格斗不会有裁判和擂台,不会有摆开架势和人拼命的机会,被击倒了更不会有人给你读秒。玩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有心算无心。
这个光头佬用的是非常经典的东北老派混混的技巧。一点杀气不漏地向你靠近甚至假装有点醉态,跟你发生一点轻微的身体碰撞,握刀的手一定是藏在后面的,拿出来也不会是很大幅度的劈砍挥舞动作,而是非常短促地发力,直接往肝肾这种位置捅。
趁你身体扭转,不管你是侧身还是回正,他都能一刀把刀刃送进你肚子或者后腰。然后就是一连串的猛击。
上一代混混干架很熟练,正常斗殴是片刀往胳膊和额头上砍,胳膊肉多头骨硬,看着血肉模糊其实一个礼拜后就能打麻将。和人有死仇时候才不砍胳膊腿就扎肚子。所以这个人肯定和死者有死仇。喝多了随机刀人?扯淡。
上世纪大下岗治安混乱时候,东北不知道有多少“大哥”“管制”,就是被这一招阴了的。那时候愣头青们出头最快的办法是捅一个有名望的大哥,成功的话就可以“立棍”了,自己组一群人马收保护费。所以知乎上看见有人说“东北混混只敢乱吼不敢杀人”我就想笑。那是因为东北的地赖子南下,都是为了混钱,谁愿意卖命死在异乡啊。东北本地的话,二十年前打死几个人新闻都懒得报,就最近几年我老家也有好几起杀人案。以前人穷命也贱,没有正式工作穷得叮当响的人,给他十万他就敢杀人全家然后跑去南方。
我老家那边有个x小子(一种带着惧意的蔑称),是我老爹那一辈的人物,身手了得,一个人能打一群,结果某天在自家楼下被人一刀豁开了肚子,人家没杀他(也没仇,就是为了出名),他捧着肠子去医院叫大夫。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东北道上大哥纷纷开始办产业退隐的原因。第一是法制健全了,第二是好不容易有钱了一群小伙子天天想弄死你,真扛不住。
光头佬这类人的特点是,穷得底掉也没钱学武,什么格斗技巧都不会,但够阴够狠,一招鲜吃遍天,他背后甩拳或者甩刀的速度一定快的一批。直到揍你下巴上或者扎你肚子里,你可能连心理准备都没做好。打拳的人一般管这个叫“街头初见杀”,意思是你认真防肯定能防住跑掉,但人家不会给你逃脱的机会。人家一个先手,你就是案板上的肉了。
街头斗殴和打擂台的区别就在于,大多数人都没法上去就给人一个重拳或者抄家伙干人,因为有法律约束,冲突往往是逐步升级。所以人家打定主意要来弄死你,你很难防。这网红就是吃了这个亏,根本没想到人家是来弄死他的。不然就天天跳舞的体能,想跑掉没问题。
顺便一提东北社会人士的反应都非常快,甚至比在道场学几年搏击的人还快。我高中有个同学,常跟人干架。有一次走夜路上有人拍他肩膀,他第一个反应可不是回头看一眼,是一脚蹬前面地面上,二百来斤的身子猛然往后砸,同时沉肩后捣肘。因为按经验这是有人“堵他”了,他想打先手。结果那人一巴掌顶住他胳膊肘问:“你小子想干啥?”一看是他老爹,担心儿子晚上不回家出事来找他。他爹比他还壮。
我有一开出租的亲戚,他一个朋友00年左右开车,乘客坐他后面,指挥他开到郊外,掏刀子问他要钱。那年头劫钱劫车杀人的太多,肯定不能听他摆弄。这师傅假意拿钱,一把拽开座椅拉手,往后死命一靠,把劫匪死死卡在座位里,从驾驶座下面摸出自备的铁棍,一顿狠抽,抽得劫匪骨断筋折,扔下车,开车回家了。
但这个“夹包哥”,肯定就不属于这种社会经验丰富的。瞅那派头,身板,大概率就是上一代的“夜店咖”,而且是纯玩咖。勾搭女人的技巧是熟练的,风度派头是有的,斗殴经验是完全没有的。
舞场可和现在大学生喜欢的舞蹈团,舞室不一样。这些地方以排练节目为主,可能也有男生女生社交,但大多时候玩的是有难度的动作,偶尔出几个海王海女,大多数人还是跳着开心。
但中年人为主的舞场可不一样,跳的全是手拉手甚至脸贴脸的交际舞,音乐轻缓抒情,有固定舞伴,圈子稳定,一群老头老太太风雨不误每天必到。人到中老年,幸福的都在忙事业带孩子子孙满堂,天天来跳舞的,家庭多有不顺,很容易擦边走火滚一起去。风流老头老太太相当不少。
赌生盗,奸生杀。这话一点不假。现在这社会很少有人赌气杀人了。最近我知道的几起杀人案全是感情,还都是老一辈作案。严格说是老光棍作案。咱们年轻一代法制惯了,老一辈经历过武斗和改开初的混乱,还有严打。急眼了杀人那是一点不含糊。
我敢断定,这次杀人也是因为感情。是不是因为那个舞伴就不知道了。不过舞伴的话也不能全信,没离婚也不耽误跳舞啊(笑)。
2022年,我老家有一六十来岁老头,在一五十多岁老阿姨家里,用菜刀把她头颅活生生劈开,然后骑着轻便摩托,一身是血地逃出监控范围,全市人人自危。当晚我睡在离门近的地方,把一把日本刀放在枕头下,让我妈睡里屋。第二天老头被抓获,原来是老头给老阿姨花了不少钱,结果她不和老头过日子了。这老阿姨孙子都有了。孙子估计终生心理阴影。
2023年,老家工地蓝围栏旁,一个男人手持菜刀绕圈狂奔追砍另一个男人,直到被砍的倒地不起,才有人喊“行了行了再砍砍死了”。俩人都五六十岁,原因我记得是争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女人。
2024年初,我校附近发生杀人案,一个中年男人穿着白衣白裤,和一中年女子在我校附近的路边“谈事儿”。直到男人抽出一把长刀,女人还大大咧咧斜靠在旁边车上,双手抱胸说了什么(估计是“有种你就捅我”)之类的。男人立刻当胸一刀,女人尖叫一声,慢动作一样跑向拍视频的人还大喊“救我啊”。拍视频的人也不敢上前,大喊“快跑”。其实这里被捅伤以后,女人已经跑不动了,和夹包哥一样。后续男人一手拽住女人,追着捅,直到女人倒地,骑在女人身上猛刺致死。后来了解似乎是男人年过四十,给女人许多财物后女子拒不返还,也不发展。谈崩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有个背书包回来的本校研究生小伙,估计没弄清情况,古道热肠地上去拉了男人两下:“别打了,别打了!”直到他看见男人手里的长刀,二话不说立刻跳出战圈。男人也没有砍他,确切地说是没搭理他,专心致志杀人。
对方手持利刃,已经杀一个了,再杀一个也无非就是死刑。别怪旁边路人冷漠,就是正值壮年的小伙子,也不敢空手和持刀歹徒搏斗,难道你们指望他们给夹包哥卖命?
睡觉了。最后说一下。这年头尽量别因为感情的事儿搅合到动刀子。平平淡淡过日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过好自己比什么都强。
发布于 2024-07-04 02:1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法内怂人李三 - 3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又赢了捏 - 303 个点赞 👍
我以前觉得日漫《杀戮都市》里的背景NPC反应过于离谱——眼看着有人都死地上了,哪有出了那么大骚动还不尖叫不快跑的。
竟然在那慢悠悠看着别人死掉&拍照,事不关己一样,活像没有感情的人偶。
现在我错了。
奥拓哉牛逼!
编辑于 2024-07-04 05:4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III号突击炮G型 - 162 个点赞 👍
夹包哥活得不顺,死得憋屈。
多年前离婚,没个正经工作,外表放荡不羁的夹包哥,内心其实脆弱敏感,借酒浇愁也是排遣寂寞的唯一方式。
有个音乐烤吧的老板说,夹包哥几次想进来跳舞,都被他拒了。
他说夹包哥爱得瑟,喝酒跳舞怕惹事儿。
没想到,一语成谶。
人生失意的夹包哥自从跳起广场舞,别致造型和潇洒舞步让他成为了圈里最靓的仔,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特别是身边还有个漂亮风情的舞伴——杨二浪,俩人配合默契,直播中更是频频互动。深得粉丝喜欢。
但人红是非多,舞场上是非更多。
加之夹包哥的喜欢喝酒、喜欢得瑟的行事风格,自然会给自己招来不少麻烦,
当夹包哥对视光头男的那一刻,悲剧就在无声无息中发生。
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喝多了精神亢奋,有点小刺激就容易上头。
没有一丝丝防备,光头男掏出刀就刺向夹包哥,直接命中大动脉,鲜血喷溅,直到见了血,周围的人才惊醒:这特么不是开玩笑啊?!
令人不解的是:光头男在家喝多了,到广场上看跳舞,为啥要随身带刀?
是平时防身,还是另有目的,或者是早有预谋?
看光头男的做派,也是个社会人,一言不合就亮刀。
有人说是情杀,光头男和杨二浪有感情纠葛,因爱生恨,遂起杀心;有人干脆考古,说这男的就是杨二浪的前夫,因为不满夹包哥和前妻走得太近,于是借酒行凶。
有人说杨二浪的确离婚,说是在松原开超市。人长得漂亮,又爱跳舞,自然身边少不了追求者。
但杨二浪倒是第一时间出来澄清,说自己根本不认识光头男,自己生活很幸福。
总之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人死如灯灭,夹包哥也遗憾成为舞场的传说了。
如果没有广场舞,没有直播,夹包哥就不会变成网红,或许也就不会招来无端的仇视。
可话说回来了,就算是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生活,明天和意外也不一定那个先来。
谁又说的好呢?
发布于 2024-07-03 13:5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鹭远的方舟 - 125 个点赞 👍
以前大家都公认不能惹十五六岁的半大人,因为这些孩子下手没轻没重。
现在看来五十来岁的老登更不能惹,毕竟十五六岁的半大人你不把他惹毛他也不会对你怎么样。
五十来岁的老登整天胸怀利器,你可能眼神和他对视一下就来捅你了。
发布于 2024-07-03 12: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叫我阿波 - 123 个点赞 👍
借着这个事件,小捕头还要再次强调,匕首是什么?是近战之王!一定要高度重视持刀的人!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夹包哥其实已经看到了对方右手持刀,但是他竟然没有跑,也没有任何躲闪的动作,仿佛对方拿着匕首在和他开玩笑一样。
紧接着,对方拿着匕首做出了捅的动作,第一次并没有击中,夹包哥依然不知道跑,周边的群众还在笑嘻嘻的围观,仿佛是在演一场戏剧。
然后,就是夹包哥被刺中倒地,嫌疑人不断加害,直至受害人身亡。
周围依然是一群人在旁观,这时候的本能反应应该是四散奔逃、及时报警。而大家好像都认为危险和自己无关,确实,几分钟之前的夹包哥也是这样认为的。
目前的警方通报已经出来了,嫌疑人处于醉酒状态,因为喝多了来到广场看跳舞,继而就发生了命案。
既然对方是醉酒状态,既然对方已经和自己起了冲突,既然对方亮出了匕首,一个字:
跑!
一个醉汉总追不上自己吧,如果夹包哥跑了,那么此醉汉肯定被民警抓获,也就不会发生命案,一下子就可以挽救两个家庭。
小捕头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法判断经济走势,但是以身边经济学来讲,百姓的钱是越来越难挣了,失业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所以,大家要做好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也是保护自己的家庭,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一定要在面对危险时首先保护好自己,有的时候,就是一点点小小的摩擦,就会升级为严重的故意伤害案件,等你想要退缩的时候,已经晚了,对方是真的不管不顾的准备实施伤害了。
日常出门带着刀,大概率是匕首,这样的人要么是精神有问题,本身就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要么就是随时准备报复社会,自己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准备拉几个垫背的。
当然,小捕头只是猜测,更多信息还是要等待公安机关的进一步通报。犯罪嫌疑人当然也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曾经在出警的时候,我亲眼见到同事面对持刀的歹徒,空手夺白刃。但是这个一方面是建立在对方当时并没有要行凶的意图,另一方面是我这个同事是武警转业,在部队的时候就是比武标兵,转业到地方公安后也没有放松锻炼,且双方是在开阔地带展开,有施展的空间,而同事也做好了制服对方的准备,我们也随机做好配合,但是事情并不总是这么完美:
前段时间刚刚牺牲的武汉民警邱建军,就是在携带武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不幸牺牲。
从下面这张照片,我们能清晰的看到邱建军同志的夏执勤服已经被尖刀刺穿,也就意味着邱建军遭受了贯穿伤,毕竟是56厘米长的利刃,而对应这个贯穿伤的部位,正是颈部!这歹徒明显就是要置人于死地!冲着要害去刺!
再来看《人民公安报》近期的一篇报道:
4月15日,正在走访群众的郭晨升、武霖接到群众线索,带领联防队员一起前往核查一名身份可疑男子。
14时,当郭晨升、武霖一行人接近该男子时,嫌疑人突然翻过一道梯田向山下跑去。
“追!”郭晨升、武霖一行人果断追了上去并大声亮明身份,但嫌疑人毫不理会,反而顺着山间的羊肠小径在灌木丛中疯狂逃窜,民警在后面紧追不舍。
在狂奔了500多米后,嫌疑人突然停下并掉转头,拿出藏在长裤口袋里的短刀,向追在身后的民警刺去。
凭着多年的默契,郭晨升、武霖一行人迅速战术散开,对嫌疑人形成合围之势。
此时的嫌疑人凶相毕露,在刺中郭晨升左臂后,继续挥刀猛刺,与此同时,武霖扑上去与嫌疑人展开搏斗,很快在武霖几人的合力下,嫌疑人被成功制伏。
“快!快!上铐!上铐!”喊出这句话后,武霖一头栽倒在地,此时,大家这才发现他被嫌疑人刺中,身上的衣服很快被染红……
几十秒,一切来得太突然,让人猝不及防。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郭晨升泣不成声,他说:“直到倒下,武霖他还保持着控制嫌疑人的姿势。”
“快救人!”赶来增援的定襄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高宇和战友轮番背着武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山坡。
忻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得知消息后紧急请来医院专家待命,虽经过全力抢救,武霖仍不幸牺牲。
郭晨升和武霖是同事,也是师徒。提起爱徒,郭晨升几度哽咽,“武霖这个孩子不管多危险、多困难的活,他都抢着干。”
“武警官牺牲了自己,保护了我们。”当地群众得知武霖牺牲后无不感叹。后经查证,犯罪嫌疑人不仅有前科,还是身负命案的在逃人员。下面是牺牲民警武霖生前留影以及他被血浸湿的T恤
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如果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手持匕首的对方,一定要高度重视重视再重视,保护好自身安全。
那么已经被匕首刺中了,或者是他人被匕首刺中了,如何现场急救?
这里引用一下微信公众号急救科普人的一篇文章,我们共同学习(侵删):
人没有多少血,大约就是体重的7-8%。对于70公斤体重的一个人,也就5升左右。这5升血不用都流光,流掉30%就有生命之忧。30%也就是1.5升,1.5升就是一瓶大可乐。
宝鸡这个人,应该是被扎破了大血管,不到30秒就倒在了地上。真的是生死就在一瞬间。
那么,如果我们在现场,或者如果我们就是患者,有没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生命呢?
我认为是有的!现场安全,我不说了。因为现场安全是必须的!
立即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自己用手压就行!
立即压迫出血部位的时候,别浪费时间寻找什么敷料或者干净的毛巾。赶紧压迫吧!等你找到敷料或者干净的毛巾的时候,就已经死透了!
这个动作最好是患者自己采取,毕竟处理外伤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你戴好手套的。但是,第一,现场可能就没有手套,第二,戴手套要耽误很长时间。
所以,在我的急救培训课程中的止血环节,我要求在自己戴手套之前应该先递给患者一块纱布,让患者先自行按压。就是这个原因。
直接压迫止血法,能止住绝大部分的出血。但请牢记:直接压迫止血法的精髓就是用力压、持续压。千万别压一会儿就松开看看是否止住了。
抬高肢体止血法可以吗?
没卵用!别浪费时间干这个。
这种大出血,尤其如果是动脉出血,抬高肢体,根本不能减缓出血。反而抬高肢体的时候,可能无法实施有效、有力和持续的按压。
上止血带可以吗?
现场肯定就没有!有人说可以DIY止血带,比如皮带、领带或者宽布条。但找到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
所以,在DIY止血带的时候,一定先进行按压止血法。在持续有力的按压的同时,制作好止血带,可以给患者使用。
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大出血的伤口要距离大腿根部有一定的距离才行,如果是伤口恰好在大腿根部,DIY的止血带没有办法上在伤口上方。
填塞止血法可以吗?我认为,填塞止血法还是需要接受过相关培训才有可能正确实施。作为普通人还是用力按压出血部位吧。如果你是专业的救援人员,有止血剂(或者含止血剂的敷料)可以使用。没有战术能力的普通人,还是要明确匕首作为近战之王的威力,并掌握一些现场急救知识吧,有备无患。
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保护好自己!
发布于 2024-07-03 18:5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小捕头 - 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道朗马泰尔 - 82 个点赞 👍
一到这种问题,那些粉红爱国大v就没声了
在它们眼里,这个中国人的命比不上新西兰留学生,台湾网红被打,比不上日本冲绳少女被侵犯
那些问题下面各种高赞,各种反思阴阳怪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结果夹包哥这么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国人死了,他们反而不说话了,不反思了,不阴阳怪气了
发布于 2024-07-04 13:28・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Veibae - 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弱者只配无能举报 - 32 个点赞 👍
带刀是有预谋的吧
喝酒是为了壮胆,否则为什么直接去找他了
还直接对眼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上前帮忙?
原因很简单,大多是出来散步或跳舞的事发毫无征兆,一瞬间就捅了好几刀人躺地上了。大家甚至没反应过来,如果你在现场空手你敢去拉或拦?
发布于 2024-07-03 10:17・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沉默驴子 - 23 个点赞 👍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我要说公信力减弱了,没以前安全了,要注意自保,出门在外警惕点,在家多锻炼身体,又会有一堆人来喷我。
可公信力减弱就会是这样子,公权力的本质是民众上交自身的权利,让其代行使。
当公信力被削弱,尤其民众是发现公权力不仅不主持正义还倒打一耙的时候,民众就不会相信公权力能替自己主持公道,就会进行私下复仇。
而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会有样学样,有事都自行解决,事事付诸暴力,伤及无辜就在所难免。
而犯罪率和这几个要素相关:人口性别比,年龄,教育,失业率,城乡收入差距,公共安全支出,经济发展水平这些。
其中只有经济发展才能降低犯罪率。
发布于 2024-07-02 19:43・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孤夜 - 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蛤蟆北北 - 13 个点赞 👍
这个就是经典的“欺负死人不会说话”。
受害者都被他乱刀捅死了,自然随便他怎么乱编,给受害者泼脏水。
但是别忘了,人家开着直播呢,周围也都是直播群体,视频证据细致到极点了。
所以这个案子,其实非常简单且明确,就是一个过得不如意的老混混,故意装醉,目标明确的故意杀人。
注意,绝对是故意杀人。
完全不存在什么喝醉后,无意识闹事。
大家可以看一些高赞答主的截图和披露出来的信息,受害者54岁,罪犯53岁,而周围同样做直播的大多都是年轻人,就算是中年,可能也就三十出头。
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罪犯说俩人不认识,撒谎的。
受害者大半真不认识他,不然如果意识到一个混的不好的高龄混混一身醉态的靠近,可能会警惕一些。
但是,罪犯绝对认识受害者。
注意警方公告,罪犯就住在附近楼上,离案发现场非常近。
同时,又有答主说过,受害者长期在那个广场做直播,又有些名气。
一个住在附近的同龄人,会不认识一个长期在自己家楼下做户外直播的知名主播?蒙谁呢?
而且由于周围很多人都是做直播的,所以留下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做证据。
从始至终,他目标明确、下手狠辣,就是奔着杀人去的。
我没见过杀人,我还没见过喝醉了闹事的煞笔吗?
哪个喝醉了的人,还能那么目标明确,下手快准狠的?
另外,受害者看起来像是在跟罪犯闹着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开始他是不知道对方是来杀他的,所以有点懵是正常反应。
后来,第一刀捅进身体之后,他不是不想跑,是跑不动了。
大家看了那些截图没有,中刀后,受害者身体本能的蜷缩起来了。
劈砍伤和捅伤的巨大区别就在这儿。
劈砍伤,看起来吓人,其实只伤到了表面身体组织,看着流血多、伤口大,及时包扎根本不会危及性命。
而且受害者受到劈砍后,由于巨大的惊吓,大多会疯狂逃命,罪犯如果孤身一人且腿脚不够快,大概率追不上逃命的人。
捅刺伤不一样,刀刃捅穿体表,伤到内脏和肠胃,身体自我保护本能,会使得腹部肌肉绷紧,防止肠子流出来。
这种情况下,被捅到第一下之后,受害者就已经脱力了。
他的腰腹部肌肉,在身体本能作用下绷得太紧,他根本没有力气站起来大步逃跑。
所以不是他不想跑,是他中了第一刀以后,就已经跑不了了。
后续的挣扎过程中,更是连喊叫的力气都没有。
于是,就发生了这起,非常残暴的直播杀人。
最后,我想说,受害者跟他无冤无仇,单纯出于嫉妒,就做出这样残暴的事,这种人没救了。
直播杀人啊!
这已经不用说了,地方政府肯定掩盖不住,央视新闻说不定都会报道。
这个罪犯,我希望是死刑立即执行。
太恶劣了!!!
无冤无仇的残杀他人,而且是当着无数直播摄像头,在镜头面前表演解剖活人。
大家注意某些角度的截图没有,那个罪犯捅人过程,是非常兴奋的状态,某些角度还能明确看出来他在笑。
这种人不死刑,以后模仿犯罪会多几十上百倍。
情杀、仇杀,朝廷阻止不了,可以理解。
毕竟太多社会矛盾,朝廷根本不可能提前预料。
但是,这种恶性的无仇无怨,单纯因为嫉妒,就在大街上当着直播表演活人解剖的家伙。
不判死刑,利维坦们是真的嫌自己活太久了,是真不怕哪天自己也落到那样下场。
编辑于 2024-07-05 22:19・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常允 - 13 个点赞 👍
多年前,一上海同事说鹰潭就是一个鬼城:下班后,市民就在火车站广场一遍一遍的绕圈子,就像僵尸一样。他讽刺道:他们看来下班后没事可做,又不想花钱娱乐.
现在看上去他们乐乐闹闹的跳上了广场舞,会打打招呼,甚至跳完一起撸个串,但本质还是在那里麻木地绕圈子。
编辑于 2024-07-07 14:2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nobody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剑胆琴心 - 6 个点赞 👍
具体情况以官方的新闻报道为准。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犯罪人与非醉酒的犯罪人所应当负担的刑事责任是同等的,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否则就会有人借醉酒滋事,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嫌疑人醉酒后持刀将“夹包哥”捅伤后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是犯罪的理由。
发布于 2024-07-07 17:22・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薛法笔记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 3 个点赞 👍
为什么不跑呢?而且围观群众也是心大,吃瓜围观也不怕溅一身血?是什么造就了围观群众这种“看不见危险”的特征?这要是美国,或者南美,周围人群早跑光了。╮(╯▽╰)╭
发布于 2024-07-03 09: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D4eB9zK1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豸二虫 - 3 个点赞 👍
本人就是吉林省松原市的,那么我就以本地人的视角来说一下我眼中的“夹包哥”。
首先,这个“夹包哥”,我在抖音同城时不时地会刷到他。其实,有关于他的抖音内容,无非就是喝多了之后去跳广场舞,看着有些哗众取宠,再就没别的了。
但是有那么一阵,他去那个类似自唱烤吧的地方去跳舞,也是喝多之后的状态去的。应该是烤吧的老板请他去的,我猜请“夹包哥”去烤吧是想要人气和宣传吧~
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抖音号,应该是有传媒团队帮他运营的,也挺长时间不更新了。
更多的是他的同事拍他,然后通过他来吸粉。据他的同事说,他不喝酒的时候,性格比较腼腆,也不太爱说话。
我还在他同事的抖音看到他还会弹吉他,评论区有个认识他的人说应该是在部队学的吉他;个人觉得他歌唱得还是不错的,我怀疑他的偶像应该是张学友,有点刻意模仿的感觉;会用评书的方式来讲一些人生大道理,别说,小词儿还一套一套的,文化水平应该不低。
关于“夹包哥”,我看到的就是这些了。
对了,他是石油工人。关于他同事的抖音,我现在是真不知道了,连是否更新都是未知的,都挺长时间没刷到了。
本来以为他也就是在本地有点知名度(刷同城大概率能刷到),然后喝多了跳个广场舞,也就是这些了。谁能想到他能被人给捅死呀?!
这个视频是这样的:那个光头背个手拿个刀往夹包哥那个方向去了,然后照着后背就捅了一刀,最后就是撵着捅。人躺地上了,地上全是血。
后来通报上说是捅到大腿大动脉了,失血过多,死了!
警方官方通报是之前两人并不认识,仅仅是因为夹包哥在跳舞的时候用不太友好的眼神瞅了光头一眼,然后光头(宰某某)就来气了,最后就发生了这件事。
今天下午遛弯的时候我还跟爸妈说了这件事,当时他俩说,谁没啥事出个门还带个刀?
好吧,我就说到这里了……
至于怎么处罚,就等警方的官方通报吧!
编辑于 2024-07-07 00:29・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看店艺术家 - 2 个点赞 👍
醉酒刚好带了刀,口角没有明显升级就上刀掏,并非我想网络办案,确实觉得合理性不高。
再多想一步,情杀就说情杀,仇杀就说仇杀,说个不认识好像是能逃避个预谋杀人,有奔着保命去的可能。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不想把别的人牵扯进来。
谁呢?
有没有可能,有那么一位,想让“夹包哥”得点“教训”,从而怂恿也好挑事儿也罢,更夸张点说,给了好处。
只是没想到这位人来疯,看得人多他就更上头,一刀一刀又一刀。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看这杀人者的样子,不像稳得起的人,怕是顶不过审讯第一轮,等后续通报就好了。
编辑于 2024-07-03 23:1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说事儿 - 2 个点赞 👍
现在好像很多人对暴力事件的感知似乎变得越来越迟钝。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残忍剥夺,周围的人却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将其误认为某种表演,直到鲜血染红了地面,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我也很好奇期间有没有人报过警和120。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安倍晋三遇刺,那时候的安保人员和观众可能也陷入了类似的思维定势,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设想一下,如果行凶者在杀了人后并未停手,而是慢悠悠走入人群,再刀几个人,我觉得许多人仍无法立刻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日本严禁枪支,人们可能将刺杀行为误以为是燃放炮竹,这种错觉反映了公众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警觉性缺失。在我国,随着治安状况的日益改善,公开的刑事案件确实变得稀少,这是否也让我们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机变得措手不及?
第二个问题是媒体宣传,过去总能从网络上听说美国频繁的枪击事件,听闻他们某些地区夜晚无人敢行,那时我们还会对这种情况嗤之以鼻。现在新闻媒体选择报道那些能够引发争议和对立、吸引眼球的事件时,同时去压一些事情的热度,是否也在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信息茧房,逐渐剥夺了公众应有的思考力和警惕性?
之前看知乎一个问题讨论在国内人们面对枪对着自己什么反应的时候,不少人提出正常人都会觉得是玩具枪,感觉很不当回事,我现在只觉得好笑,假如那把对着你的是真枪呢?
这种对暴力的不敏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如何打破这个由过度安宁与信息操控共同编织的幻境,重新唤醒每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暴力的警惕。
发布于 2024-07-04 00:1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徐笛客otoro - 2 个点赞 👍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建立具体的社会救济福利和保障的原因。一堆砖家还说社会主义不养懒人。知道为啥美国经常给那些流浪汉瘾君子提供廉价垃圾食品吗?给一百个流浪汉发一百份垃圾食品让他们吃饱了,都不会闹事,所谓饱暖思那啥。相反,饭都吃不饱就会恶向胆边生,只要100个流浪汉里面有1 2个闹出事,造成的损失绝对大于发一百份饭
以后随着原子化单身化,80后开始,到4 50岁的老光棍只会越来越多,受过基础数理化教育的人走投无路敢一换一搞大事,那损失可不止一两条人命那么少了
发布于 2024-07-04 03: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Kazuha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席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