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一下,抛砖引玉。
要聊美国公益基金会,要从1913年全面征收所得税和1917年税改对慈善基金税收减免开始。联邦政府税收为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遗产税、继承税等),从一开始就具有累进性,1944-1945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更是一度高至94%,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是财产税,但几乎所有州都免征宗教机构和慈善组织的房产税。(为什么地方上教会很厉害,因为教会可以囤地)这一段时间是美国公益基金会和教会发展的爆发期,这也是美国能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期间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比较有代表的就是卡耐基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
时间来到20世纪50年代,公益基金会频繁爆出丑闻,这就促成了1969年针对公益基金会的税制改革法案并延续至今,这一法案严格控制了基金会在任何一家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并对投资收入征收特许权税、禁止自我交易行为、给年度资金分配设定下限(大家熟知的5%下限就来源于这个法案)、对其下属营利性企业的比重进行限制等(这也是先锋领航和贝莱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慈善基金第一次大衰退期。
时间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发展及各种商业新贵的诞生,带来了这一轮的公益基金会爆发潮,如果大家有印象,小布什上台初期,就想通过逐步取消遗产税计划以抑制慈善基金会发展并促进经济发展,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百名顶级富豪的联名抵制。
当下是一个什么状态?慈善基金已经发展成一种顶级的政商旋转门,慈善基金拨款给执行机构(这些机构的董事你可以猜猜都是谁),这些负责人和其家族又成为了财富新贵成立新的慈善基金,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那么需要“非法移民”。你再想想特朗普的立场,他反移民......两党富人都想搞他......
一个国家发展到中后期,都是一个毛病,富人的税收不上来,你一收税他们就想溜。(大量美国富豪移民巴哈马就是这个原因)
回到题目,巴菲特修改遗嘱,我觉得大概率是嗅到了税改的味道。
什么东西一开始都是不错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能钻的空子被人钻了个透,这就是人性吧,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