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为什么中超中甲的球队极度依赖母公司输血,基本无法自给自足,自已输血?

秋季
83个点赞 👍

因为在目前这个全球政治氛围急剧右转的大环境下,这就是一个社会团体最好的活法。

尤其是体育俱乐部,本身就因为体育竞技有胜负竞争的因素,很容易吸引到有热情、有信仰、有行动力、组织力和凝聚力的青壮年男性参与。

这些人只要稍加组织和训练,在球场里就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战斗力爆棚的球迷团体。这些球迷组织能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集体长途奔袭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去为自己的主队加油助威,能在一个或者几个球迷领袖的指挥下呼喊同一个口号几个小时,也能在自己支持的球队面临危机时倾家荡产慷慨解囊。

这些球迷团体,只要再往下走一步,就非常可怕了。

众所周知,俄乌战场上最臭名昭著的准纳粹组织“亚速营”,就是乌克兰足球俱乐部哈尔科夫金工队的铁杆球迷团队“82教派”演化而来的。

亚速营中的很多人,2012年还是在球迷看台上给球队助威的普通球迷,2026年就已经变成准纳粹组织的中坚力量了。

而在社会氛围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比如在南斯拉夫内战中同样臭名昭著,犯下了很多反人类罪行的准纳粹组织“阿尔坎老虎团”,核心成员就是从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狂热球迷组织“勇者”中演化而来的。

克罗地亚的极端武装派别莫斯塔尔光头党,核心成员全部来自莫斯塔尔球迷组织。

匈牙利国家队的铁杆球迷组织“喀尔巴阡旅”,从2018年起也被欧洲很多国家定义为了极端民族主义或新纳粹组织。

更别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意大利的很多足球俱乐部和球迷团体,就是妥妥的纳粹主义孵化温床和墨索里尼铁票仓。

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国内对各种体育俱乐部和球迷组织的管理可以说是相当严格的。

所有的体育俱乐部必须要在体育协会进行注册,服从体育协会管理。绝大多数的球迷组织无法注册NGO组织,无法在民政部门进行社会团体登记。

等于就是牢牢的把体育俱乐部放在了政府主导下的纯竞技性体育团体,把球迷组织放在了松散的临时性民间团体的位置。

比如现在中甲的陕西联合,2022年在濒临解散时由普通球迷集资渡过了难关,当时号称是“人民的球队”,是第一家由球迷集资运营的足球俱乐部。

这支球队就依靠着球迷的会费和赛季广告招商,顽强的打了一整个赛季,收支基本平衡,并且顺利从中冠升到了中乙。

但其实很快,在渡过了最开始的政策空白期后,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很快就补上了这个漏洞。2024年,陕西联合的球迷持股部分被新引入的企业冲淡,这支俱乐部现在从股权实质上,跟其他国内俱乐部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

从陕西联合的这“百日维新”的情况来看,国内一家低级别俱乐部,在不考虑升级和中超夺冠的情况下在,完全凭借球迷支持和广告招商,其实是能生存的。

但问题就是,为了维持这种生存,俱乐部的性质和球迷团体性质就必须要突破现有的政策约束,而这种对政策约束的的突破,在现有的大环境下,是不被允许的。

反而是现在这种由母公司控制财源,地方足协控制注册权的方式,更加平稳可控。

皮耶霍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