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部分欧洲豪门的成立情况:
1,曼联:于1878年由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的工人在牛顿希斯工地上成立。
2,阿森纳:于1886年由一群在东南伦敦伍尔维奇地区的戴尔广场,一家名为“皇家阿森纳”的武器制造所的工人所成立。
3,AC米兰:于1899年由一群聚集在杜诺德宾馆房间里的球迷所成立的体育俱乐部。
4,皇家马德里:是西班牙成立较早的足球俱乐部,于1896年成立,当时仅有会员30人,队员当时只有7、8人,比赛是在利斯塔大街的一片空地上进行的。
5,拜仁慕尼黑:成立于于1900年,由一个名为MTV 1879的当地体操俱乐部的部分成员创建的。
以上是部分欧洲豪门俱乐部的成立史,虽然成立的时间和原因有所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起源于基层,扎根于民间,继而发展壮大,成为职业俱乐部,参加职业联赛。很多豪门球队,已经成为地方名片,是外国人旅游的打卡地之一。
作为自下而上所成立的球队,即便是成为职业足球俱乐部,它们也不会忘记初心,脱离基层,抛弃球迷。因此俱乐部经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如何吸引球迷,取悦球迷,从而赚取收益,包括门票收入,转播费用分成,球衣销售收入,广告赞助收入等。
而且,与中超中甲动辄受到母公司经营影响,导致球队更名,搬迁,或者破产倒闭不同,国外球队由于与基层,与球迷联系紧密,哪怕是球队经营出现问题,如母公司缩减开支,退出,球队也不会轻易变更。举个例子,当年帕尔玛破产,球队降到业余联赛,这要是国内,估计球队早就倒闭,或者被新的金主买过去变成帕尔牛,帕尔猪了,但在意大利,帕尔玛依然是帕尔玛,在业余联赛蛰伏了几年以后,又慢慢的升了上来。
通俗点来说,就是球队有钱的时候可以吃龙虾鲍鱼,钱不多的时候吃猪肉炖粉条也行,没钱的时候馒头就咸菜也能过下去。
说完国外俱乐部,再来看国内俱乐部。
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绝大多数前身都是各地方体育局的下属球队,比如北京国安,前身就是北京队,同样的还有山东泰山,天津泰达等等。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体育体制下,各地方足球队主要收入来源为财政拨款,负责为地方体育局争夺成绩,成为领导晋升的工具。因此,这些球队和国外那些发源于基层的球队不同,球迷对球队的影响微乎其微。球迷满意与否,开心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是否满意,是否开心。
而中国足球所谓的职业化,对球队而言,其实也仅是变更了出资人,由财政拨款,变更为企业出资。
因此,中国的足球职业化,其实就是球队企业化,即从专业球队,变更为企业球队,成为企业的活广告,同时也是作为连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纽带。为了快速出成绩,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往往通过大肆烧钱,直接向球队输血的方式,简单粗暴的快速提升球队实力。
由于球队本身就与球迷关系不大,因此职业化以后,很多俱乐部也根本没有多少经营意识,没想过如何通过经营,取悦球迷,从而赚取球迷的钱。俱乐部经营的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母公司的金元输血。
久而久之,俱乐部自然对母公司的金元输血形成了依赖。母公司还有钱,母公司的老板对足球还有兴趣的时候,俱乐部就会过得很滋润。反之,当母公司资金紧张,或者说老板对足球失去兴趣,减少甚至直接中断输血以后,俱乐部就会陷入困境,甚至直接倒闭,破产,或者被转让。
所以,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三十年,其实就是不断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三十年,不断的有球队进来,出去,更名,异地,乃至消亡。球队没有根基,又没有经营意识,自然营收渠道单一,只能依靠母公司输血。而母公司输血又无法持续,导致球队又进一步折腾,动荡,更无法积累球迷,营造球队文化。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只有部分俱乐部,比如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泰山等,由于生存时间久远,与球迷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口碑,才逐步形成了经营意识,形成了多元化的营收渠道,从而降低了对母公司输血的依赖。
只有等越来越多的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泰山的出现,使得联赛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否则就只能继续恶性循环下去。
评论区有人提到了日韩联赛,那就继续补充几句。
其实韩国联赛跟中超类似,也是属于典型的企业联赛。但是不同的是,在韩国,投资足球的大多数都是财阀,本身营收相对稳定,因此球队的发展也相对稳定。而且韩国联赛属于典型的输出性联赛,老板投入不多,球队可以凭借球员买卖赚钱,比如前几年中超金元联赛期间,很多在韩国赚几十万的球员,被中超高价引进,为母队赚取了不少转会费。因此,哪怕是母公司停止输血,靠着球员买卖,球队也能经营一段时间。
而日本联赛,早期也曾经类似中超,是企业联赛,有过金元足球阶段。但随着足球氛围在日本营造出来之后,日本足协制订了相对严苛的准入规则,对球队的经营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明确要求球队必须要扎根基层,吸引球迷。因此,日本联赛度过金元足球阶段以后,目前也已经形成了经营意识,如果关注过日本联赛的球迷,也会对日本联赛的包装,推广,转播等记忆深刻。再加上日本也是一个典型的输出性联赛,球队通过经营,买卖球员赚取的钱,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自然对母公司输血的要求没那么高。
参考日韩联赛,再结合前几年金元足球阶段的经验教训,我觉得中超现在最重要的,是降低开支,每年的支出从过往金元时期平均十多亿降低到一两个亿。等开支降低以后,再学习欧美日韩,加强与球迷的联动,与基层,社区的联动,吸引更多的球迷进入球场,通过多元化手段增加营收。
哪怕是球队收益无法平衡支出,但是只要控制在亏损几千万以内,球队的发展也能相对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