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陆“这个中文词貌似并不是航空术语,我印象里这个情况应该叫“坠机”。
不管是固定翼还是直升机,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几乎”完全不考虑坠机情况下机上人员生还机会的,这就是为啥坠机现场看上去如此惨烈的原因之一。


汽车撞车通常时速几十km/h,高速限速120km/h。我生活在一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咱们再极限一点,就算撞车时速300km/h(这已经是超跑在路况极好的大直道上实际能跑到的极速了),跟飞机比,实在太慢了。

我们坐的喷气式客机起飞速度就差不多300km/h,巡航速度可以超过900km/h,毕竟这是亚音速飞行器嘛。假如飞机飞在天上不行了,你想靠溃缩吸收这个冲击,除了接近音速的速度以外,还有那几千上万公里的高度呢,你想象一下你的车从珠穆朗玛峰上冲下来(还几乎没有刹车),它大梁再粗也顶不住啊。
当然,直升机的速度和高度都没有固定翼那么高和那么快,出事的貌似是俄产米-171,极速280km/h,巡航速度260km/h,实用升限6000米,这要是冲下来,能量和汽车碰撞比也不是一个量级,没有可比性。
所以我们会尽一切努力让飞机不要坠机,但真要坠机那就没辙了。
航空业有极其严格的法规和各种规则,比如飞行员体检,飞行执照延长(我上周刚刚延了自己的飞行执照)(包括有延长别人执照资格的教练也需要被别人教练检查延执照,交叉检查),各种检查单,空管,各种防撞仪器,航图,NOTAM等等。然后就是飞机在设计时都有冗余,虽然出事的是米-171,但因为俄罗斯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图少,我们拿保密不好的美国货黑鹰来举例子,原理上都一样。


黑鹰有两个发动机都刚性连接到主减速箱,如果一台发动机挂了,另一台发动机依旧可以驱动黑鹰飞行一段时间(我印象里是40分钟)保证它能返回右方控制领域,尽管之后这台发动机应该也因为过载挂了,但是机内人员可以保命。


飞机控制靠液压系统,黑鹰有两套液压系统,任何一套挂了还有另一套顶住,而且每一个液压做动器都有一个重要设计指标,可以坏但绝不能卡住,两套都挂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而我们坐的喷气式客机至少三套液压还有电动作为另一层冗余。

好了,就算这些都失效了,固定翼飞机还有一定的滑行性能。


加拿大143号航班一架767在巡航高度燃油完全耗尽的情况下滑翔超过50公里在一个废弃的军用机场迫降成功,机上人员全部幸免于难。(无动力迫降是飞行执照必考科目)
直升机就没有滑翔性能了,但是有个别的技能。在完全失去动力下降的时候,旋翼会顺桨提供一些阻力让直升机别降太快,而且旋翼一直会维持一个转数。在马上接近地面的时候,飞行员可以猛拉桨距,利用旋翼的转动惯量给直升机一个向上的加速度,来个回光返照,这也接地略微轻柔点。

然后飞机的座椅,尤其是直升机的座椅是有一定耐冲击的能力,在受到巨大垂直加速度的时候可以帮乘坐者缓冲一下冲击力。

当然我讲的都是飞行员脑子清醒,正确判断正确操作,而且直升机虽然失去动力但没有完全失控情况下才有用的。

新闻说是天气原因,看上去天气确实不好。所以飞行员有啥误判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所以起飞之前做好Weather Briefing啊,纪律性!总统是总统,但是只要在飞机上,机长就是最大的,这飞机能不能飞怎么飞必须听机长的。
综上所述,天气原因坠机,几乎没有生还机会。你说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