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回答

为什么很多饮料都含“钠”?

三眼
4920个点赞 👍

你是个城市炼金术士

打算研究一款有奶有气有果汁的饮料。

为了杜绝科技与狠活,

你去牛场现挤的牛奶,去果汁厂现打的浓缩原浆。

科学配比,不倒沫子。

还没做呢,发现一个不得了的事:

牛奶分层了?!!

为啥?

因为牛奶本来就含有少量脂肪,

静置很容易产生油水分离,导致分层。

所以需要加入一点乳化剂,让它变成悬浊液。

比如加点洗洁精,

好像不大行,分层的事倒是解决了,人倒沫子了。

那就加点酪蛋白酸钠做乳化剂,便宜安全还稳定。


然后你又把果汁原浆和牛奶混在一起,

发现一个更大的问题:

牛奶沉底结块了!!

为啥?

果汁呈酸性,它其中有很多带有正电的离子,而牛奶的成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呈现弱的负电性

当向牛奶中加入果汁时,由于异性相互吸引,大量的蛋白质都以正离子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就会像卤水点豆腐一样结块,

得,做成奶豆腐了。

所以需要调整饮料的PH值,便宜好用的添加剂能选的就很多了,

比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

都是钠家的。

原料配比大调整,添加剂去微调,终于你解决了结块的问题,

然后又又发现一个问题:

这次牛奶不结块了,改不定时沉淀了!!!

为啥?

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啥叫两性电解质?

就是他们水溶液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当在特定PH值的时候,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

净电荷为零,净电斥力此时最小,

所以此时溶解度最小,集体沉底了。

这个特定的PH值,就叫等电点。

酪蛋白的等电点pH=4.6,

所以乳饮料的pH值通常控制在3.6到4.2之间。

而饮料在制作运输途中酸碱度很容易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就需要加入缓冲溶液来维持PH值的稳定,

常见又便宜的比如柠檬酸钠、磷酸盐就很好用。

哎,钠家的。


解决了牛奶沉淀的问题,又又又产生了新问题:

饮料酸味的口感不够柔和!!!拉嗓子。

得,这个知道咋做了,应该加入洗洁精,滑溜,

然后顾客喝完一遍吐泡一边唱

我要0炮我要O泡O泡果奶o0O~~

不不不,

一般饮料行业会考虑加增稠剂。

在一定范围内,增稠剂的用量越高,饮料的酸味感越柔和。

所以会适当的加入0.15%~0.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以达到最佳的酸味感和口感。

别看了,也含钠。


解决了口感问题,叒叒发现了新问题:

饮料放不住 ,容易坏。

这时候放福尔马林肯定不行,容易把顾客变成标本。

安全便宜又好用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就很不错。

哎,怎么还有钠啊。


终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准备上市了,

市场监管局找过来了:

钠摄入超标容易高血压,

到时候甭管是血压血管还是腰子,全会受影响。

另外像牛奶本身含有约40 mg/100 mL的钠,

很多水果,比如香蕉番茄也含钠,

再加上常用的含钠添加剂众多,

不知不觉中钠的摄入量就容易超标。

所以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钠是必须标识,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标准。


那钠吃多了高血压,

就没其他元素可以代替钠呢?

容我掐指一算,

铁不稳,铜有毒,锌硒多了会中毒,

钙发苦,铵像尿,柠檬酸锂治脑残。

嗯,只剩镁钾还能用。

就是吃多有点副作用。

钾还好,喝多那是二八少女体如酥,体如酥,如酥,酥

肌无力那不酥了嘛。

用了镁,

你这饮料包装得上档次。

瓶签得配餐巾纸,方便。

瓶塞必配软木塞,应急。

咋应急了?

镁喝多了他窜稀啊,

窜稀时万一厕所在排队,

哎,先堵上。

编辑于 2024-11-29 23:18・IP 属地山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祥昊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