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我简单补充几句,抛砖引玉吧。
这次美国实体清单总共增加了37个中国实体,其中包括:
- 8家企业被认为直接支持了2023年飞越美国本土的高球探测气球项目
- 3家企业间接支持了上述气球项目
- 4家企业由于试图获得美产无人机以及向俄罗斯运送相关物品
- 22家单位由于试图用美国产品支持中国的量子计算相关研究和核研究
中科大这次被按在头上的主要“罪名”,是量子计算。
美国为什么害怕量子计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有一条不起眼的新闻,是中科大搞出了“九章三号”,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刷新了光量子信息技术的世界纪录,当时的宣传口径是,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 一亿亿倍。是的,我没多打一个“亿”字。即使比上一代“九章二号”,也提升了近一百万倍。打个比方,给定一个极为复杂的样本,当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前沿”(Frontier)如果需要200亿年来算的话,“九章三号”只需要1微秒。(当然,大家术业有专攻)
但是,宣传没有说的是,量子计算机的能力远不止如此。量子计算还能做什么?不止是加密通信和密码破译,或者气象预报导航定位量子通信,更能算一些以前需要算很久的军事问题,比如目标识别、分析战况提供决策支持,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相关计算。
就拿高超音速武器来说吧。我们知道,高超音速武器在再入大气层时,5马赫以上的速度会面对很大的空气阻力,会产生极高的热量。这个初中生就能明白的简单道理,真的想要求解出具体的值,了解战斗部边界层、冲击波和传热的具体状态,造出适合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却需要极其复杂的运算过程。
不论是先由火箭发射后无动力滑翔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还是靠高速发动机大力出奇迹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些高超声速武器被视为未来大国博弈的重要工具, 具有可能改变战争规则的重大意义。
与传统导弹不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不像传统弹道导弹那样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很容易在起飞阶段就被超级计算机给算出弹道,而是在飞行初段就能高速飞行,机动性更高,低空飞行让敌人的雷达很难发现,很适合出其不意的精准打击,甚至带上核弹头,易攻难守,响应很快,但防御很难。
另外,如果敌人发射了高超音速导弹,那么我们也要跑得一样快才能有效防御,和卫星联手以同样的高超音速技术,在敌方导弹无动力飞行时就摧毁它。
目前来看,全球高超声速武器排前三的,就是中美俄,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在人数上占有优势。放个旧的公开数据吧,全球高超音速高层次学者的国别分布:

如果从学校来看人数的分布,全球前十的高校里,九个在中国:

当然,我们现在离操纵上千万的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还很远,至少得5到10年的时间来不断迭代。
所以美国“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我们在气动布局、弹道计算、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发等领域领先,打算在发展初期就限制中国的迭代速度,同时削弱我军在信息保密、导航精度、海量情报处理等方面的优势。
量子劳动力
很多人以为,量子计算那是高精尖科学家的事情,为什么要把中科大整个列到清单里?高考考生是不是以后不要去报相关学校和专业?
我有几个同学中科大毕业,有的是去了美国顶尖院校做项目,有的是去了国防单位奉献青春,不过从我身边的个例来看,中科大出国的还是相当相当普遍的。
这次列实体清单,可能会让一部分抱有出国深造梦的学子不得不改变人生轨迹。但另一方面,国内的量子研究也需要很多人才,不需要是顶尖人才,未来将需要更多的所谓“量子劳动力”,即具有量子相关知识的工程师,只需要能理解和评估量子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的输出数据就行。
所以我觉得各高校反倒是应多开设一些量子课程,中国在堆人数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把学量子的人才搞得多多的,难不成美国还能把中国所有985211高校给都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