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非量子方向,是中科大学生。
首先,请不要在意我的IP地址。
今早一早就收到其他校友发的消息。其实并不太意外。几年前还推测过各种理由为什么中科大没上。
对留学的影响:对中科大量子信息方向的学生来说,留学影响最小——比如今年我还没听说有哪个做量子信息的本科生去申请美国了;原因是近几年来中科大做量子信息的申请拿到了名校offer也拿不到签证、拿到签证也被遣返,这个现象很可能不仅在中科大有,国内其他量子信息做得比较好的院校也能也有这样的情况。虽然这次的实体清单冲着量子信息,但是单从留学而言,其他方向的影响反而更大,因为如凝聚态实验、AMO(原子分子光学)这些近年来很多学生出国的方向,可能会受到无差别的针对。
有网友提到去美国留学不成可以去欧洲。实际上现在中科大(我认为也包括很多其他学校)校内留学的心态是America first,非美国顶多考虑加拿大,而但从办理学术交流类型的签证而言,加拿大的难度还大于美国。America first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的学生仍然难以或不愿意承担在欧洲等地读书的学费(在美国读博是拿工资的,在欧洲都硕士一般需要交学费),虽然实际上并非所有欧洲学校都需要高昂学费(比如德国的读书成本就相对较低,法国学校也可以争取奖学金),但长期的刻板印象以及习惯了读书不用交什么钱再加上有一种希望本科毕业后能赚钱(很多人可能不会承认自己希望本科之后能有收入,但是据我的观察,很多人还是很在意到底是在问家里拿钱还是自己cover开支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实际上考虑非美国的人非常地少。长期America first的心态下,学生也容易萌发最好的学生出国,出国学生中最好的去了美国、次好的去了欧洲,再往后大概就是日本、新加坡。问一个只知道大学排名的人,他们会认为剑桥大学排名不管怎样也在世界前十,但是在出国留学圈里我很少会在大家的wish list前二十里面见到剑桥。
大家不倾向于到欧洲留学还有很多理由,比如欧洲的研究经费相对不足(实际上美国除了一些顶尖的组,也不是每个组经费都那么足)。另外一点是,公认的学术研究中心还是在美国(你可能会论证某一些方向欧洲的水平更佳,但实际上大家也无暇细分了),人们也有就算去了欧洲,以后想闯出名堂归根结底还是要到美国,直接在美国读书连签证、时差、交通都省了。 而且而且,欧洲现在对来自中国的做量子信息的学生也日趋警惕。
尽管知乎很多网友看不上中科大的包括潘建伟组在内的量子研究,但据我认识的做量子的同学说,潘组的水平的的确确是世界领先的,在美国做得比潘组好的组一只手也能数得过来(就算你有一两根手指受伤了,说不定还是够用)。尽管量子科技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和他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研究方向并不矛盾。有些网友觉得美国针对这样的远离现实研究表明美国不了解量子计算,而更可能的情况是美国不仅要中国的制造业停留在上个世纪、还要中国当下难以发展、还要扼杀通向未来技术的学术研究。
中科大购买了多款正版软件(比如Origin, Mathematica, Matlab),所以在读书期间我都是用正版的。在我常关注的学术期刊里面,我感觉中科大订阅的也比清北多。美国新规之下,中科大学生还能照常使用正版计算软件吗?
如果不能的话,我希望、希望,中科大的团队和国内院校、企业的团队能开发出一些好用的软件吧(实际上这样的努力一直以来有非常的多,希望越做越好,最后做成对外开放的成品吧)。
在知乎上,或许人们会认为中国的软件开发就是那么的差劲,就是样样不如人。现在比起多年前,已经向前走了很远以至于已经不相信当初是在哪里起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