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如何评价未明子认为中国哲学,包括佛教学说,水平都低于康德,哲学学术圈做词句对比的教授拿来自我催眠?

好一只大虫
1个点赞 👍

1、《梨俱吠陀》、《奥义书》奠定了婆罗门教的哲学核心——atman(我、本质、自性)。“我”是本质,“我”的创世化身为“原人”,原人造就了人类。

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这就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2、佛教是对婆罗门教的革命,佛教追求“众生平等”,因而要反对婆罗门教的这一套东西。从根源上反对,就是要否定“atman”,要“无我”、“无本质”、“无自性”。

3、“本质”是个什么东西?你去看古希腊的哲学家——巴门尼德、柏拉图,他们的“存在”或“理念”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假设——永恒不变,即静止。只有完全静止,才是永恒的。

4、所以到了龙树这一块,无我、无自性就是要破掉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既然没有永恒不变,因而有了“缘起性空”一说。缘起——因缘变化,性空——空掉自性。缘起——性空,就是肯定变化,消去本质。

5、我好像之前写过一个康德和龙树思想异同对比的回答。大概是说,龙树和康德都通过怀疑论的途径而达到了一个悬置。康德悬起来物自体,龙树悬的是自性,他们两者的都是在怀疑论的基础上走进不可知论。

6、龙树和康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康德是要肯定“可知”部分而悬置“不可知的物自体”,龙树是要彻底否定掉“不可知的自性”而树立起来“缘起”。因而佛教走的不是一条形而上学的道路,大概或许是一条“性而无学”的道路。然而,沿着龙树、康德哲学的路子,都可以探索到真正虚无主义的门径。

7、龙树、陈那就其精细程度而言肯定是比不上康德。一者他们都比康德早很多年,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二者,认识论差不多是西哲所独有,别家不具备这样的本领。但就思想深度而言,龙树、陈那不遑多让,甚至唯识宗的很多东西更加艰涩深奥。

编辑于 2024-05-09 19:03・IP 属地浙江
夏虫不知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