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回答

为什么有些人不怎么努力也能当学霸,而我累死累活也只能当一个中等生?

物理迷弟
3个点赞 👍

同样在做一件事情,有些人的效率就是比我们高,速度比较快。甚至于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都是一种漫不经心,轻松自如的状态。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直到我们看了认知科学相关的内容,才知道他们在有意无意的使用了更加符合认知注意力的方式,从而加速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在学习的时候,精力的损耗也是最小的。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虽然都在同一间教室,但课外的学习真的就是不一样的。同样学习方式的也会造成极大的效率差异,方式对了即使使用很小的精力也比那些用着错误的方法,用上十倍精力的人要的学习效果要高。这里的方式就是注意力的管理方式,同样的一节课。有的同学全程都在认真的记笔记,老师说啥他记啥,看起来很努力是不是。但他完全忽视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因为他在记笔记所以甚至都没有精力去理解老师讲核心概念。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他就只能对着已有的例子反复记忆,但效果可想而知。对于文科一类的课程,记忆或许能达到一个勉强及格的程度,可一旦到了理科。哪怕对概念有那么一点理解不透彻,考试的时候题型发生变化。就立马歇菜了,所以学习好的人通常会在概念的理解上下功夫,而不是在记忆上。

在那些学习的人群中,通常他们都会对于一个即将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预习。这个预习阶段,他们就已经把那些课程的大致结构,和需要重点理解的核心概念给熟悉了,至少不会出现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完全就没有听过这个玩意。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反而不需要关注老师讲课的大部分内容,只会在那些自己无法理解的核心概念出现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那些自己已经理解的概念,不需要过多的精力。听一下就好了,自己尚未理解的东西才是重点。而一本书,不可能全部都是不可理解的东西。所以精力的管理就凸显出来了,用80%的精去理解那课程中为数不多的难点,剩下的就是洒洒水了。

普通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因为对注意力的管理的太糟糕了。他们试图在用肉体凡胎去挑战自然规律。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要把它放到关键点上去,不要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上。一个课程不可能全是重点,所有的书籍结构或者课程结构都是20%难以理解的复杂概念,加上一些80%的辅助内容的。要利用这个特点,把精力集中在这20%上。当然怎么找出重点,课堂上老师一般会提醒,但建议自己去识别。最好是在预习阶段就把重点的核心概念给找出来,尽量去尝试理解。

发布于 2024-05-08 13:47・IP 属地贵州
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