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个回答

海淀疾控通报清华校友校外聚餐上百人食物中毒调查结果,系诺如病毒导致,诺如病毒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大熊猫
3个点赞 👍

1972年,Kapikian等科学家在美国诺瓦克市爆发的一次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病毒病原,命名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如:Hawaii Virus(HV)、Snow Mountain Virus(SMV)、Mexico Virus(MxV)和Southampton Virus(SOV)等,先被称为小圆结构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al Virus, SRSV),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virus, NLV),直至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

在1995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之后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急性肠胃炎,导致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 。诺如病毒的流行不仅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环境抵抗力强、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爆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及其爆发的报告。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爆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病毒结构

诺如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27-40nm,基因组全长约7.5-7.7kb,分为三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两端是5'和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3'末端有多聚腺苷酸尾(PolyA)。ORF1编码一个聚蛋白,翻译后被裂解为与复制相关的6个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olyprotein),其中包括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ORF2编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kD的VP1衣壳蛋白,VP1由壳域(S)、突出域(P1)和P域的子域(P2)三个部分组成。ORF3编码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5kD的强碱性微小结构蛋白(VP2),VP2位于病毒颗粒内,被认为在稳定衣壳中发挥重要作用。

诺如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翻译蛋白


诺如病毒粒子结构

病毒衣壳由90个VP1的二聚体和41个VP2分子构成,形成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粒子。根据蛋白在衣壳中的位置,每个衣壳蛋白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分别为壳区(Shell domain,S区)和突出区(Protruding domain,P区),二者之间是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铰链区(Hinge)连接。 S区由衣壳蛋白的前225个氨基酸组成,形成病毒内壳,围绕病毒RNA。P区由剩余的氨基酸组成,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区P1区和P2区。P区通过二聚体相互作用增加衣壳稳定性并形成电镜下可见的病毒粒子突出端。P2区高度变异,包含潜在的抗原中和位点和受体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HBGAs)识别位点。VP2位于病毒粒子内部,被认为参与衣壳聚集 。

衣壳蛋白的结构

编辑于 2024-05-07 09:21・IP 属地上海
薇小易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