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有一个隐藏的预设,只有把这个预设揭露出来,才能发现为什么很多人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答案,这个预设就是“宗教”本身是不好的,是愚昧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隐藏预设,跟如今本土的教育和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如果讨论问题的人将这个预设有意识的去除掉,那么接着讨论佛教是不是宗教就容易很多,这是因为一旦人们接受这个隐藏预设,如果这个人喜欢佛教,或者信仰佛教思想。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因为这点原因,而去极力避免让佛教与宗教直接挂钩,而且会极力的表达佛教的独特性。
如果把宗教定义为神创论,那么佛教就不符合宗教的定义,但这种单纯的定义不仅很难普遍覆盖一些同样不承认神创论的宗教,比如道教,再比如耆那教等等这些。而且这种定义只是就单一的概念定义,因为就算某人或者某个组织承认神创论,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以及对其信仰对象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礼拜仪式或者结成社群等等这些具有明显宗教符号的东西。那么很难说,在这里出现了宗教。
佛教虽然不承认神创论,但其具有其它明显的宗教特征,比如宗教式的诉诸权威,他们有一个教主即佛陀,他们信仰这个绝对的对象,他讲的话对信徒来说绝对是真理,不可怀疑,佛陀对信徒来说也是至上呢绝对权威,佛教在如何发展和转变,也不会有信徒说,佛陀说的话有可能是错的。
就理论体系来说,佛教虽然也讲理性,但其中的根本部分却是非理性的部分,比如业力,来世,轮回以及涅槃这种神秘主义体验,这都属于佛陀的自证境,你只能去信相信,而且对信徒来说不可怀疑,你只能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去自行体会。
就组织形式来说,佛教结成设团组织,有自己的理念系统,有自己的实践活动,比如参拜,打坐,供奉,回向等等。而且这种组织,有些时候他们甚至会完全脱离或者抵抗世俗社会的其它各种形式的约束力。
就宗教的终极关怀来说,也是佛教作为宗教的一大特质,佛陀给世人描绘了,不可言说的彼岸世界,哪里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有烦恼止息后清净的涅槃。
假设一个人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国家,那我相信他会极力的承认宗教,标榜宗教,因为在哪个时代宗教才是主流的价值观。如今的宗教国家很多,比如美国,俄罗斯,以色列,伊朗,还有西欧诸国等等,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但这并没有因此让他们否定宗教和信仰,反而是我们的马哲唯物教育从最开始就将宗教描绘成精神的鸦片予以否定。
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没有那个否定性的隐藏预设,或者换一个预设,比如宗教是好的,有价值的,那么很多喜欢佛教和信仰佛教的人就会勇敢的承认佛教就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