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答案,会的,有时是默默流泪,有时是嚎啕大哭。作家是人,人有时不哭一下,根本过不下去。哭,可以平复即将崩溃的情绪。
温闵在这里讲一个,以前看过的短文。文章很短,但是温闵只要一想到就会哭。
那是解放战争时期,进攻敌人据守的县城。夜战,其实并不特别困难。突击队用炸药包,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大部队冲进去,混战一场就能胜利。
作者是一个战地记者,当晚采访准备炸城墙的突击队,突击队的指导员是个年轻小伙子,虽说是指导员其实最多初级小学文化。指导员用火柴照明,看一本绘画书,书里是一个男孩子坐在楼梯的台阶上,就着明亮的电灯光,看书。指导员问战地记者:“新中国就是这样吧”。当时,宣传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记者很肯定的回答:“对”。
总攻开始,出了意外,城墙是被炸开了,但是所有的火苗都被炸药的气浪熄灭了。半夜,漆黑一遍,后续的主攻队伍,看不到城墙缺口,没有办法冲进城去。
这时候,那个年轻的指导员,站起身,跑到突破口,用火柴点燃那本绘画书,高高举起。在漆黑的夜里,那是很醒目的。
记者第三次,看到年轻的指导员,他已经为了他的理想牺牲了。身体上全是机枪打的窟窿,手里烧过的绘画书还剩下一大半。
题主,你猜,温闵是不是边哭边写的这段文字。
以上,温闵。
编辑于 2024-05-07 10:56・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