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俄罗斯最新的米格29改进型-米格35的空战能力是否能比得上90年代(冷战后)的F-15C/D?

凯塞林
23个点赞 👍

无论是曾冠以“米格-35”之名的俄军海航 米格-29K 还是曾参与印度中型机项目竞标的 米格-35,本质上来说技术水平并没有超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所以空战能力应该是较 F-15C/D 孱弱的。

空天军自用的 米格-35 据称使用的依然是平板缝隙天线的 Zhuk-M 雷达,但是……就性能特点来说,即使真的换装了仅出现于招标中的 Zhuk-A AESA雷达,在技术表现上似乎也没有比 AN/APG-63(V)1 好到哪里去。

根据多方资料,Zhuk-M/ME 等 米格-35 可能装备的雷达技战术性能如下:

KRET 官网数据
俄出口目录宣传册数据

基本上来说,Zhuk-M 的性能是同时追踪 10 个目标并攻击其中 4 个,对 RCS = 5 ㎡ 的目标极限探测距离为 120 千米。

而根据 SP 论坛提供的资料:

Using the IEEE APG 66 Performance document(apg66 range values) and the APG63 Case Study(apg66 and apg63 ratio), I get a range(HPRF) of 77 Nm for a 1.3m^2 target or 80 Nm for a 2m^2 target(depending on the apg66 value I use), a ~7%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is should be for an early 80s PSP APG-63.

1980 年代早期的 AN/APG-63 雷达对 RCS = 1.3 ㎡ 目标的探测距离就达到了 77 海里,合 142.6 千米 —— 换而言之,AN/APG-63 雷达的性能远超 Zhuk 系列雷达。

另一方面,广义上的 90 年代中,AIM-120C 就已经开始交付使用,射程表现也好于 R-77 系列。

所以 米格-35 很难在 BVR 空战中取得胜利。

发布于 2024-05-15 11:50・IP 属地中国台湾
槇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