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流行了,只是在日本流行吧。日式咖喱在日本流行,印度咖喱在印度流行,到了中国都很难接受吧,看着就有点没胃口了。
咖喱(也写作咖哩)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常见于印度菜、泰国菜和日本菜等东南亚地区菜系,一般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
咖喱(kulry)专有名词,是从“kari”演化而来的,印地语叫kuri,在印度使用英语的地区(即印度南部),kulry是一被英语化的拼法,在南印度Tamil Nadu省KULRY则被拼为KALRI,由肉汁或酱汁且多搭配米饭、或是面包的一种主食。 咖喱在泰米尔语(Tamil word)是指一种酱,是在南印度的多种菜肴的综合,用蔬菜或肉类做成且经常与米饭一起食用。咖哩这个词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西半球,几乎任何加有香料的,加有酱料的菜肴或带有南亚和东南亚洲风格的菜肴都叫做咖哩。

咖喱在日本太普及。
有一份调查,六成以上日本人,每周吃2次咖喱是可以接受的。
日本人对咖喱的爱堪比印度人,咖喱米饭还被视为日本的“国民料理”。
日式咖喱カレー(ライス),都是把咖喱浇在米饭上。
比起印度咖喱,口味上相对变化少,也淡一点。主要的变化是添加的菜品。
日式咖喱偏向于大块牛肉,也有鸡肉、猪肉,基本不用羊肉。
然后就是土豆、洋葱、胡萝卜,有时候会加西红柿。
在日本吃咖喱米饭,一般都会配上一种叫做“福神”的腌菜(下图中红色的)可以理解成喝稀饭配榨菜的意思。

日本咖喱为什么能够独树一帜?
日本咖喱源自明治维新时期欧洲传入的咖喱吃法,早期专为日本海军使用,后经日本人改良并发扬光大后为人所熟知。因为加入了浓缩果泥成分,口味偏甜,被日本人称为“日本的咖喱”也不算错。日本在短短的150年食用咖喱的历史中,迅速发展了工业化制备日式咖喱的生产线,如今的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咖喱食用国,每年咖喱饭的销量超93亿份。此外,日本生产的咖喱粉和咖喱块已经攻陷了全球食品市场,销量全球第一,甚至名气比印度咖喱还要大。其中比较特别的是日本北海道的汤咖喱。

印度咖喱
印度可说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会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由于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浆来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强烈兼浓郁。搭配咖哩的主食,随着地方所盛产农作物的不同而改变。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栗等所造成的面包;北方盛产麦子则多食面包;南方或东南方则以米食为主。

泰国咖喱
泰国咖哩分青咖喱、黄咖喱、红咖喱等多个种类。其中红咖哩最辣,不习惯的人进食时容易流眼泪。泰国咖喱当中加入了椰酱来减低辣味和增强香味,而额外所加入的香茅、鱼露、月桂叶等香料,也令泰国咖喱独具一格。红咖喱是泰国人爱用的咖喱,由于加入了红咖喱酱,颜色带红,味道也较辣。泰式青咖喱大虾,由于用了芫茜和青柠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绿色,也是泰国驰名的咖喱,同样鲜美。

日本咖喱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中,出现了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咖喱粉与咖喱块。虽然不再像印度家庭自制的咖喱那样味道千变万化、自在随心,但胜在够方便,节省时间。不必上餐馆,不必费力气学厨艺、买材料,只要稍微加热,淋在米饭上即可食用。咖喱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普通人可以随时享用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