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期内二手房更有可能回暖,而新房难度明显大得多
首先声明,未来楼市发展的主基调肯定是稳定健康。所以正如强调的那样,我们自己要明白房价不可能再次骤跌或骤涨,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不可能,而不是可能不会。
实际上,我们看看这个数据,瞬间就能明白了:虽然我国70城新房均价已经连跌5个月,但是幅度仅有0.5%。
问题来了,0.5%是什么概念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就以全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也就是以上海为例,目前新房均价为56138元/平,也就是每平仅仅下跌280元,就算是再结合面积,也不过3万元左右。
说实话,在楼市方面真的很少,相比几百万总价,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真正重要的是短期内,新房和二手房可能会出现“冷热”之分。通俗点就是二手房好卖,新房难卖。
而这就可能导致一个结果,二手房成交量持续增加,我们老百姓又特别在意数据,看到二手房势头这么猛,可能原来你只打算买新房,而现在出于求稳考虑,也不得不看看二手房。
长此以往,新房难卖,开发商就可能继续打折,甚至打狠折,而二手房均价即便不会暴涨,但至少上涨1%-3%甚至5%,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差距就会逐渐拉大。

2.人口减少和人流,间接拉大城市房价差距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点,过去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房价都在涨,其中投资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中小城市,说实在的,要是没有炒房客投资,房价想涨真没那么简单。
因为没有官方数据,所以我们就只能借助一些机构的调查,特别注意这两份数据:
1、我国24个人口破千万的大都市圈的贡献率持续超过80%;
2、浙江、福建、江苏这三省人口流入地区明显增多。
说白了,未来我国人口可能会越来越集中到大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武汉、成都重庆等等,人口的流动的同时,金钱和购房需求也随之转移,而这势必就会间接影响楼市。
这些大城市有了外来人口的支撑,就有了成交量,虽然房价偏高,成交量不会太多,但是总归人口基数大,至少也能基本维持着。反观中小城市,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流对房价形成了严峻挑战,再加上去投资化,房价可能就会下跌。

我们想了解未来楼市和房价走势,一定要看到背后的东西,除了收入和就业之外,我认为观念和人口就是另外两个重点。
因此这就很明显了,大城市房价可能还会涨,小城市可能会跌。二手房可能会涨,新房可能会跌。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设立一个这样的场景:现在你手上的钱完全买得起房子,工作收入都很稳定,你会买房吗?
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其实如果你会,那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不会,究其本质,不就是担心房价下跌吗?那么为什么会下跌,或许就是因为楼市没有了成交量和人口,这非常好理解。
因此,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