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事故查处进行挂牌督办,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没头脑
10个点赞 👍

目前披露的消息扑朔迷离。

首先,明伦校区大礼堂的文物价值和象征重要性就不冗述了,很多网友围绕这个事件都介绍过。

我们只梳理一下这次火灾中一些披露信息混乱和疑点重重:

1.5月3日起火次日,有媒体曾经披露起火原因是有人在工地休息。

但是目前披露的119接警时间是夜里23点以后,如果这个时间有人在工地现场休息,显然是违规住在了现场内。

2.从起火到报警到底经历了多久,几个不同口径

来自开封消防的官方消息按道理应该是准确的。

其官方账号描述的起火事件是“5月2日23点22分”,这个我们姑且认为是可信的。

但是,记者采访中显示,有“听到了消防车”的现场亲历人表示,“起火事件大概是10点多,11点多消费车来了”。

这虽然和前面“23点22分接警”的情况基本一致,但也意味着如果“10点多就发现起火了”,那么从发现起火到报火警,中间可能至少有22分钟。

如果回答属实。

那么这么长的时间,现场是什么情况。是在尝试灭火器自救,还是出于什么原因拖延了报警,是否因此导致了火势无法控制,这些都是需要查清的。

但也可能是第一次接受采访的人员记错了时间。

比如在央广网的另一篇报道中,记者采访到了所在大学的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当日23点的时候还穿过了大礼堂,当时没有察觉任何异样,没有看到任何火光,闻到任何气味。

而在23点30的时候,他们接到撤离的通知,火势已经非常大了。

要知道,虽然是木制结构的顶棚,但点燃一根粗大的梁木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古建筑为了防止火灾,一般都会做一些表面的工艺处理,小火苗是很难迅速引燃的。

那么,在30分钟内,火势就如此猛烈不受控制,到底是什么原因,起火点是哪里,是否有助燃剂,这些都是要查清的。

3.现场施工的单位曾被处罚,并可能有多家。

火灾发生后,媒体曾经披露,现场施工的单位曾经因为工地吸烟被罚,让很多人关注在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专业性上。

新闻现实,这家施工单位在2023年,曾经因为改造北京某胡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宿舍,安排多大29人住宿,而且在现场吸烟,被北京市的消防部门进行了处罚。

而这次火灾发生的时候,恰好在应该无人的深夜,是否出现为违规问题,也需要调查。

而且在央广网的另一篇报道中,相关人员曾经透露,现场不止一家施工单位。

还有其他的公司进场施工。

如果这次火灾和施工单位相关,具体是哪家施工单位当时在场内,这些也是要查明的问题。

4.2022年就有学生专门写论文反映过消防隐患问题。

早在2022年,就有一位河南大学的硕士生,专门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指出,自己母校的大礼堂存在诸多消防隐患,希望由更专业的保护团队来接手。

这又给校方在本次事件中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提出了疑问。

此前,校方曾对媒体称“初步推测起火原因可能与修缮过程中的电路老化有关。”那么就与该学生在论文中特意提醒的电力问题相吻合。

但一般电路问题出现的故障,起火,大多数是发生在负载用电的情况下。如果夜里23点并没有任何人在场内施工、休息,电路稳定低负载下忽然起火生变的可能性是相对较小的。

所以,到底火灾是如何引起的,在其中,有多少是日常管理不当的问题,是否有施工过程的问题,为何火势如此迅速猛烈,这些都是调查的目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本次没有学生受到伤害,也不是学生集中在礼堂内召开大型会议时起火。

否则不敢想象可能的悲剧。

这同样是专门派遣调查组的目的,毕竟幸运不可能永远眷顾粗心者。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发布于 2024-05-06 17:42・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也说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