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大小领导之间,到底迎合哪个好一点?跟大领导走得太近,让小领导不满意,表面上对你客客气气,暗中总给你使绊子,或把你晾在一边。跟小领导走得太近,有些大领导不计较,有些就不给你什么机会了。
关于这个问题,孔子和卫国的大臣王孙贾也讨论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卫灵公时期的大臣。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他的得意弟子子路有个亲戚在卫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
卫灵公的夫人是南子,宋国公主,长得非常美,而且“好权术”,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南子左右着卫国的朝政。
由于孔子在诸侯国间的名气很大,南子就想见见孔子。古代男女有别,还有重要的一点,南子的名声不太好,可是孔子不知道为什么还真见了南子,所以《论语》中就有“子见南子,子路不说”的记载,搞得孔夫子还给子路发过毒誓。
前面王孙贾和孔子的对话看上去像是哑语,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当弄清了卫国南子专权的这个背景后,事情就比较清楚了。
现在来看王孙贾的问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古人认为房子里有两个神,屋内西南角的神叫奥,是主神。灶指灶神,就是民间说的灶王爷。
民间都有“送灶神”的习俗。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给灶神献上麦芽糖,再磕头烧香,送灶神上天。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灶神就不在了,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把房子收拾干净,大年三十再把灶神接回来。
灶神每年要离开一次人间,主要是上天给玉皇大帝述职。给灶神献麦芽糖,是想把灶王爷的嘴弄甜了,好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跟前说好话。就是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王孙贾的话,是把卫灵公比作奥神,把南子比作灶神。卫灵公是国君,但实权在南子手中。王孙贾是在请教孔子,自己是听卫灵公的好,还是听南子的好,到底应该怎么办?
也有可能是王孙贾劝孔子,你想在卫国发展,就别老指望卫灵公,还是讨好南子有效果,并问孔子是不是这个道理?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朝中大臣针对当时的政局,私下流传着这么两句话,王孙贾问孔子,卫国这样下去,会怎么样?
孔子针对王孙贾的问题,直截了当地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的意思是,不是你想的那样,不管目前的现状如何,你要是真把大领导得罪了,惹急了,求谁都没用。
孔子说得也很形象,不管你讨好哪个神,如果把老天爷给得罪了,你还能求谁。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认为“县官”不如现管,就无条件地讨好主管领导,觉得主要领导跟咱隔了层,就忽视了主要领导。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主要领导喜欢直接给隔层的下属安排工作,有些下属就会试探地说:“领导!您要不要给我们主管领导打个招呼?”
一般情况下,主要领导就听出下属的话外音,也能理解,便给下属的主管领导说明一下。有些主要领导遇到这种事,会怼上一句,我要给他安排,叫你干吗?言外之意是,这事你去办就行了,我不想让他知道。
遇到这种事,下属就很为难,有些强势的主管领导会说,我哪有权力领导你,你以后直接找大领导给你安排工作。
孔子只是说了不管怎么样,最后主宰的还是大领导,但没有说夹在大小领导之间该怎么办。
这个事还真不好办,总之,你要有私心,单方面迎合谁,就要看你运气了。如果没有私心,自己把工作干好就行,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大小领导也不会跟你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