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可以。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统计文字出现频率的基础上,给每个文字每个词(如果有词组间隔标准)做一个假设翻译,然后联系上下文并套用已知语法进行暴力破解。
但如果这种语言的语法框架与当前人类语言完全无关或大部分无关,就很难理解了。
就算蒙对了主谓宾定状语,也有可能因为文字的假设翻译而造成无穷大数量的翻译版本。
可能这些版本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但怎么确定呢?
所以说,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
至少要有一部分真正确认的参考翻译。
发布于 2024-05-06 14:30・IP 属地上海
理论上可以。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统计文字出现频率的基础上,给每个文字每个词(如果有词组间隔标准)做一个假设翻译,然后联系上下文并套用已知语法进行暴力破解。
但如果这种语言的语法框架与当前人类语言完全无关或大部分无关,就很难理解了。
就算蒙对了主谓宾定状语,也有可能因为文字的假设翻译而造成无穷大数量的翻译版本。
可能这些版本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但怎么确定呢?
所以说,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
至少要有一部分真正确认的参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