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 北宋 辽 三足鼎立,为何不能像三国时期一样,英雄辈出,波澜壮阔?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omiko451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刘嘉禛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超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山水之间 - 3 个点赞 👍
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太火了,都火出了中国,走向了亚洲。放眼中国历史上别说三足鼎立的时期,哪一段历史也不能和它比曝光度啊。
有了热度,关注的人一多,大众一熟悉,那自然觉得里面的人牛逼。“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牛逼的评价,不就是《三国演义》带来的?陈寿可没说诸葛亮多智近妖。反而说他奇谋为短。
有了热度,觉得这些人牛逼,那下一步可不就是英雄辈出,波澜壮阔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至于说宋辽西夏这个三足鼎立牛不牛逼,有没有英雄,波澜壮阔与否,那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了。
我个人觉得也有英雄,也有波澜壮阔的一面。赵匡胤就算英雄,出身中下级军官家庭,一条棍棒等身齐,打得四百军州都姓赵。是英雄。
赵匡胤像 萧燕燕女子之身而称承天太后,以战迫和。使得华夏土地上第一个以和约约为兄弟的南北朝出现了,之后百年,宋人只能暗地腹诽,捏着鼻子和辽人称兄道弟,等于在法理上放弃了燕云。是英雄。
耶律大石亡国余烬,死灰复燃。西征立国,再续一波,形似五燕而出乎其上,是英雄。
就两个三国的历史来说,辽宋西夏也比汉末三国历史悠久,宋的历史比那俩反而是小老弟。另外两个到唐末就在舞台上出演角色了,定难五州和契丹在五代兴风作浪的时候,宋还没有生出来。等宋出生之后就面临这两者一大一小的难题。
和契丹断断续续干了二十五年,只能以盟约形势先告一段落。本来有机会收回定难五州,又是赐姓又是封官又是迁人,最终白忙活一场,眼睁睁的看着李家父子三代从姓赵变为不姓赵。一步步在西北坐大。拉拉扯扯到北宋亡了,这地方还是没能得手。
西夏如果典籍还在的话,也许编纂的东西比《辽史》强些?
要说地域,汉末三国是个小三国,辽宋西夏是个大三国,只是因为知名度不高,相对不被民间熟知而已。历史其实也不能说谁精彩谁不精彩,无论是专业还是票友,各人的内心中都有自己的喜好。
发布于 2024-05-08 18:11・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栗子有毒 - 3 个点赞 👍
汉末三国真的是像演义那样英雄辈出?还是看看历史记载吧:
都知道曹操征乌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实际上是讨伐袁尚和要回被乌桓掳走的六十万汉人结果只要回二十万。
汉末鲜卑:“因汉末之乱,中国多事,不遑外讨,故得擅【汉】漠南之地,寇暴城邑,杀略人民,北边仍受其困”“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
汉末高句丽:“至殇、安之间,句丽王宫数寇辽东,更属玄菟。辽东太守蔡风、玄菟太守姚光以宫为二郡害,兴师伐之。宫诈降请和,二郡不进。宫密遣军攻玄菟,焚烧候城,入辽隧,杀吏民。后宫复犯辽东,蔡风轻将吏士追讨之,军败没”“宫死,子伯固立。顺、桓之间,复犯辽东,寇新安、居乡,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略得乐浪太守妻子”
汉末南匈奴:“仍值世丧乱,遂乘衅而作,卤掠赵、魏,寇至河南”“於夫罗遂将其众留中国。因天下挠乱,与西河白波贼合,破太原、河内,抄略诸郡为寇。”。
汉末乌桓:“丘力居(乌桓)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
“瓒与战于属国石门,纯等大败,弃妻子,逾塞走;悉得所略男女。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馀日,粮尽众溃,士卒死者什五六”
乌桓逼的袁绍和亲:“子蹋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袁绍与公孙瓒连战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助绍击瓒,破之。绍矫制赐蹋顿、【难】峭王、汗鲁王印绶,皆以为单于”
太守张纯带着乌桓对汉人烧杀抢掠:“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张纯复与畔胡丘力居等寇渔阳、河闲、勃海,入平原,多所杀略。”
建安十一年“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
汉末羌人:“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西凉羌兵),绍等莫敢先进”曹操也被打得大败
羌人劫掠包括长安洛阳等中原地区掳走数万东汉百姓当奴隶其中包括蔡文姬“平土人脆弱, 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 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 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 马后载妇女,对农民军倒是下得去手:《后汉书·皇甫嵩传》: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黄巾军),筑京观于城南”,你杀就杀吧还筑京观,整个东汉对外斩首都没有这么多。
英雄辈出还是屈辱史?曹操带着匈奴部落联军到处对汉人屠城,袁尚和张纯带着乌桓到处劫掠汉人,董卓带着羌人在洛阳烧杀抢掠,“平土人脆弱, 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 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 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 马后载妇女,,,”
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东汉百姓被外族杀,被军阀杀,被军阀带着外族杀,到处屠城,三国时期历代乱世人口减少最多的时期就剩几百万人了可以说是五胡乱华的先兆。
编辑于 2024-05-06 21:05・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战国周秦 - 3 个点赞 👍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三国里很多人物被拔高不少,以至于北周北齐南朝,辽金夏,宋金夏几个三国时代觉得无人,怎么可能!宇文泰高欢苏绰斛律金段韶韦孝宽王思政陈霸先陈倩不算英雄!宋辽金里赵大曹彬潘美李继隆范仲淹狄青王韶萧绰耶律隆绪耶律斜轸耶律休哥韩德让李继迁李元昊不算英雄?宗泽李纲岳飞韩世忠辛弃疾吴阶孟拱完颜阿骨打完颜宗干完颜宗弼完颜娄室完颜陈和尚不算英雄?三国时代受小说加持很多,很多将帅很厉害实际有些还不如宋辽金时代。
发布于 2024-05-07 17:2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大唐尚书右仆射 - 2 个点赞 👍
首先,从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来看,三国时期正处于由东汉末年分裂割据向晋朝统一过渡的时期,社会制度尚未完全定型,经济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
这种社会经济的动荡与不确定性,为英雄人物的崛起提供了可能。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智勇双全的手段,逐步掌握权力,影响历史走向。
而西夏、北宋与辽则相对稳定,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英雄人物难以在现有框架内实现突破。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社会制度和文化与中原汉族存在明显差异;
北宋虽然经济繁荣,但重文轻武的政策限制了武将的发展空间;
辽国则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其政治体系相对复杂。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崛起。
其次,从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来看,三国时期思想文化多元,各种思想流派并存,这为英雄人物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曹操的法治思想、刘备的仁爱思想、孙权的权谋思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而西夏、北宋与辽则相对单一,思想文化受到各自政权的严格控制,英雄人物难以在思想领域实现突破。
西夏的党项族文化和北宋的儒家文化都对英雄形象有着特定的期待与规范,这些规范和期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传播。同时,西夏和辽作为边疆政权,其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像中原地区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崛起和传播。
再者,从民族关系和地缘政治来看,三国时期民族关系复杂,地缘政治多变,这为英雄人物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正是利用这些机遇,通过智勇双全的手段,实现了各自的霸业。
而西夏、北宋与辽则相对单一,民族关系相对稳定,地缘政治格局也相对固定,英雄人物难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突破。
西夏和辽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崛起和传播。同时,西夏和辽地处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此外,从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来看,三国时期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灵活多样,英雄人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展示自己的才能。
曹操的幕府制度、刘备的蜀汉政权、孙权的东吴政权等,都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西夏、北宋与辽则相对僵化,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受到严格限制,英雄人物难以在这样的机制下崭露头角。
西夏和辽的人才选拔主要依赖于世袭制度和贵族集团的支持,这使得人才流动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广泛的人才库。而北宋虽然重视科举制度,但重文轻武的政策限制了武将的发展空间,使得英雄人物难以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西夏、北宋与辽之所以未能如三国时期般英雄辈出、波澜壮阔,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民族关系和地缘政治以及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差异和限制。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西夏、北宋与辽历史背景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它们与三国时期在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走向。
尽管这三个政权也涌现出了一些英勇之士,但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相较于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的差异,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英雄人物崛起和传播的不同规律和特点。
发布于 2024-05-08 21:1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青山观自在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上官贺拔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雨潇 - 2 个点赞 👍
三国耗尽英雄气,三国谋士如云,武将如雨,这是其他时代比不了的,毕竟汉以强亡,但辽北宋西夏可以看作一个小三国,辽比作魏国,拥有强大的侵略性,几十万骑兵,名将耶律沙,耶律斜珍,耶律休哥,耶律阿保机也是一代雄主。北宋可以看作蜀国,偏安一方,名将曹彬、李继隆、狄青、杨业,西夏可以比作吴国,同样被人忽视,没有什么出名的名将
发布于 2024-05-07 17:16・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基督山伯爵爷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菠萝德 - 1 个点赞 👍
因为孙子兵法在宋辽金时期不管用了
三国时期,都是玩兵法,玩权谋,玩智谋,但你把孙子兵法放到宋辽金、西夏时期,一点用都没有,全靠硬实力生存,他们都是硬实力,说20万大军,那就是真的20万,绝不是什么虚张声势,还有高科技,他说有,那就是真的有
就连后面的蒙古帝国,也都是靠硬实力统一华夏,中途可以说没有半点投机取巧
你把三国那些英雄人物,放到宋辽金、西夏时期,他们起不来,9世纪——19世纪,这一千年时间里,你要是没点硬实力,再厉害的权谋、智谋都没用,像司马懿这样的,放到宋辽金时期,别说篡位了,就连升官都困难
编辑于 2024-05-07 18:2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发光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西夏、北宋、辽这三足鼎立的局面,与三国时期虽然都是多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在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程度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其中的原因,从专业读书博主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英雄人物的出现频率和影响力不同。三国时期,汉末的混乱为英雄人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西夏、北宋、辽的鼎立则更多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均衡和实力的相对平衡,缺乏那种“乱世出英雄”的土壤。
其次,政治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英雄人物的塑造。三国时期,士人文化盛行,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被广泛传颂。而西夏、北宋、辽则各自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这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传播。例如,西夏的党项族文化和北宋的儒家文化都存在对英雄人物的特定期待和规范,使得英雄人物的塑造更加符合各自的政治需要。
再者,战争规模和形式的不同也影响了英雄人物的表现。三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宏大、形式多样,为英雄人物提供了展现才能的机会。而西夏、北宋、辽的鼎立则更多是基于局部的战争和冲突,这些战争往往规模较小、形式单一,难以产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英雄人物。
最后,历史记录和传播的方式也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传播产生了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记录和传播方式多样,如《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西夏、北宋、辽的历史记录则相对较少,且多以官方史书为主,缺乏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对英雄人物的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西夏、北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与三国时期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历史背景、政治文化、战争规模和形式以及历史记录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英雄人物的出现频率和影响力不同。
发布于 2024-05-07 10:55・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cherrierxing - 1 个点赞 👍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纷纷崭露头角,他们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繁荣,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而西夏、北宋、辽三国鼎立的时期,虽然也有着不少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们的光芒似乎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未能像三国英雄那样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三国时期的英雄们,往往是在乱世之中,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生存而奋起抵抗。他们的斗争,充满了正义和激情,也激发了更多人的共鸣和支持。而西夏、北宋、辽三国鼎立的时期,虽然也有纷争和战争,但更多的是在争夺地盘和利益,缺乏那种为了民族大义而战的豪情壮志。
其次,三国时期的英雄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或机智过人,或勇猛善战,或善于谋略,让人们能够深深地记住他们。而西夏、北宋、辽三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虽然也有着各自的才华和贡献,但他们的形象却相对模糊,缺乏那种让人难以忘怀的个性魅力。
最后,三国时期的英雄们,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通过小说、戏曲、影视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加工和传播,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得以流传千古,让人们能够一直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和影响。而西夏、北宋、辽三国的历史,虽然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故事,但却未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导致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相对较低。
所以,西夏、北宋、辽三国鼎立的时期,虽然也有着不少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们的光芒却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未能像三国英雄那样闪耀出璀璨的光芒。这也提醒我们,历史的舞台需要英雄的出现和闪耀,而这些英雄则需要我们的铭记和传承。
发布于 2024-05-08 22: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月光华华 - 1 个点赞 👍
其实北宋那个时代一点也不比三国差!!!甚至比三国还要强!因为三国之间的战争按照现在来说只能是在汉王朝之下的各军阀的混战,而北宋是属于国战,三个王朝,三个民族,三种文化之间的战争。而且他们之间不仅限于军事,还有经济战,文化战。
发布于 2024-05-11 19:1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山天大畜二十六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歪猴哥哥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斩龙骑士 - 0 个点赞 👍
所谓英雄说白了就是杀人犯
不是吗?
火烧赤壁杀死十几万人
三图徐州杀死几十万人
七擒孟获多擒一次就要多死很多人
赵云七进七出斩杀曹将五十多人
关羽过五关斩杀十几人
杀来杀去不就是你们嘴里的英雄吗?
查看全文>>
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