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个回答

“人若离开人文和艺术的活动,很可怜”,哲学教授提到“在闲暇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时这么说。你觉得呢?

知乎用户
1个点赞 👍

認同一半——“人若離開人文和藝術的活動,很可憐”

否定一半——“在閑暇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前半句除了“很可憐”用的不怎麼樣之外,剩下的都比較好理解:有人做過這樣的假想甚至有人局域性做過這樣的實驗——所有商品統統去除顏色分化和標籤識別,色彩分化和外標籤形式並不能完全指代全部的人文和藝術及其活動,也因此實驗效果對於這句話具備了更強而震撼的感受說服力。

否定理由:

閑暇、提升、精神世界都是無可量化、無可具象化、無可定向化描述的虛詞,語義向、量和個體自身的主觀認知及實際生活水平&狀態有關。

階層屬性決定了這些詞彙用在個體定義時,差距會非常明顯。尤其是“提升精神世界”這件事,對於一個每天高強度且工作時長12h的最底層人來說,中途能有一刻鐘可以安心閉目眼神,就算是頂級的精神享受。既然是提升精神世界,那麽勞逸結合自然是必要的,而適度的精神享受理應以算作是提升精神世界的內容部分,個人以為這一點無可厚非。

題主指引的視頻或內容沒有觀看,其他答主的回答也暫未閱讀。從問題內容及贅述可以直覺得知:不過是享受紅利者居高臆斷出的另一個“何不食肉糜”的變種敘事罷了。

有些人就是喜歡這樣把人民看做愚民,物質條件豐富前提下,有誰不知道精神世界的富足一樣是寶貴的呢?

既然斗膽批判了不妨再多批一句:這位哲學教授能否用哲學心態和哲學智慧辯證一下——究竟是哪些人瓜分了人民的利益、剝削了人民的勞動成果、蠶食了人民高尚飽滿的精神世界?

最後:哲學從來都不止在書本之上,也從來都不只會出現在圖書舘裡。

以上~

编辑于 2024-05-07 06:11・IP 属地江苏
SANNY GUAI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