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只要明白(悟透)一句话的道理就足够了,不需要读太多的书,这样反而会感到迷惑,是这样的吗?
- 88 个点赞 👍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栆饭有理。”
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栆饭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翻过来了。马克思写了三卷《资本论》,230万字。
旁征博引,细致入微,讲不厌精,证不厌细。把资本主义的门门道道说了个透透彻彻。
一切就为了证明一件事:这种压迫是不合理的,你应该反对它。
如果你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那这230万字就可以省去了。
但如果你不懂呢?
直接给你一句真传,你说太简单粗暴了,没有证据我不信。
那这万卷书就省不下。
编辑于 2024-05-08 12:5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申权认真生活 - 19 个点赞 👍
enmm
我说这个可能会比较炸裂。。。
其实所有能想到的什么修行啊,神通啊巴拉巴拉,都有一个根本道理,只要涉及真正的道与神通阳神丹道之类的,都是殊途同归一条路。
都可以用比较大白话的方式讲清楚,大道至简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再以这个道理(也就是大白话版本的道理)
去修行自己。
ennn这个世界应该会变得玄幻起来,出阳神的出阳神,耍神通的耍神通,开眼的开眼心通的心通。谁敢想这是个什么世界?
所以,明白什么叫道法不是普传法了吧。
人人都得道,那就不是人间,哦,或者说是另一种人间,然后大家就会一起寻求另一种道。。。
何况世间之所以有人,自然有其中道理。
咳咳,这里跳过。
有的人可能隐世不显,但是人家就是得道前辈,不知不觉说不定好几次为这个世界消灾解难了多少次对吧。
有的人可能就,,,,,咳咳,看起来可能很,,,不提了。
因为,什么人都有,各凭机缘本事,好的坏的,老天自知,会引导各自走向自己所能走的路,而不是都去走上一条路,不然那和在世间的诸位又什么分别?
何况人本就参差不齐,但是天道一视同仁。
道一直在那里,去悟到,才会悟道。
悟道了就会明白怎么去得道。
而得了道,却发现“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教化,名得道。”
得道之人为什么都谨慎小心?根本你在能看到的地方,找不到他们!!!
是因为他们发觉自己已然得道却更应该顺乎于道,条条框框会变得更多。(这里按下不表)
天道不允许谁修行得道吗?并没有,“老天一视同仁,不对某一个特殊,所以以万物为刍狗”
那为什么很多人想修行都碌碌一生不见门槛
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人说拜师就好了,但是拜师,,,他会么?得道了么?而你自己到底是真心得一心修行得道还是为了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
为了穿上一身皮好像多么出尘脱俗一样?
有人说,自己悟也可以,对没错,可又怎么悟呢?
有人说看书籍,整理梳理,集合百家智慧,那你会不会发现,有些矛盾的地方?都有道理,听谁的呢?还有又周天又打坐又这又那的。。。
诶?怎么办?
难道没有任何道理可以用来走向道???
不是的,道,一直都在那里
“”
天道公平的对待世间任何一个生灵,是的,任何一个。
(我也只是个普通小朋友发表个人浅显而普通的想法。并不是说我很懂哦,不要私信我再问我怎么修行了。
我不知道,我没有,我不是,别乱讲。。我就是个很普通的小朋友而已。。。)
最后还是那句话,
“正心正念,做个好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
耶✌
编辑于 2024-05-08 16:1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天上月是我的 - 17 个点赞 👍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意思就是,真正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而洋洋洒洒一堆,往往没有直击本质。
这句话本身没问题,但很多人对此的理解都错了。
真正的道理,不是非常简单的,而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或者说它可以是高度概括的。而高度概括并不是简单,它只是形式上的简单,越是高度概括的东西,你是越无法准确理解的。
但这样的语句,却很容易流传,因为人们的理解,事实上并不相同,却都以为自己理解了。显然,多数人的脑子里装不下太多的知识,也没有意愿花费精力,寻找更多的知识,他们更喜欢这样高度概括,又貌似自己都吸收了的东西。
真理,的确就可以是一句话,但却传不了,因为里面包含的信息,只有说的人自己知道。你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心里代表什么吗?你永远无法知道。
后人总以为自己理解了,拉出10个专家,说出10种解释,大家都觉得自己对。它无法传的原因是,每一个人的知识背景,知识构成,经历体验,和宇宙观,跟老子都是不一样的。
一句话的确是一句话,但它背后包含的东西,却需要无数维度经历的综合,才能在正面、背面、侧面看到这一句话里包含的信息,你不是我,所以你才有这些问题。
因此,靠一句话能传吗?传不了,如果我死了,留下这一段信息,那么人人会背又如何?大家理解的根本还是自己本身想理解的信息而已。
人们都说,如果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谋,蜀汉就可以天下大定。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袭,和诸葛亮经过考虑后最终决定出子午谷,背后包含的信息量肯定截然不同。我们不能仅靠一个决定的正确与否,就说明魏延比诸葛亮更强,我们要看的是,如果大家都做10个100个决定,那么谁的正确率更高?是魏延会死,还是诸葛亮会死?大概率是,魏延还没到用子午谷计谋时,早就身首异处了。
高手的话更容易让人相信,因为其背后拥有的信息量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哪怕是同一个决定,说的看似是同一个道理。
有人抱怨说“这话我早说过,可没人信”,其实不要抱怨,低手偶尔蒙中一次也很正常,你之所以没人信,正是因为你日常的正确率太低,也就是你“没有说那些让人听的话的资格”。你想有人听,就必须得到更多结果。有好多人要说服爸妈卖房,但说不动,怎么办?能怎么办,那是你爸妈的资产,你都没证明你有超过他们的能力,他们凭什么听你的?你管好你自己的资产就行了,等你管好了,自然他们就会听你的。
能持续得到结果的人,代表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他们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背后信息的丰富程度,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哪有什么人靠读巴菲特20条、芒格30条就能做好价值投资的?人家传了吗?传了。你收到了吗?收到了。能做好吗?当然做不好。为什么做不好?因为这20条里包含的信息是2000条。它就像禅师伸出的一根手指,你理解的跟禅师想说的,永远不会相同。
想成为高手,就去走高手走过的路。想靠那几句话,就可以像虚竹一样直接获得百年内力?那就会变成“道理我都懂”……
其实懂个P,省省吧,大道相传若真的就几句话的事儿,唐僧又何苦走上十万八千里。
如果对我的回答感到兴趣,请帮忙关注、点赞、收藏或转发,谢谢!
发布于 2024-05-09 08:10・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行云流水 - 12 个点赞 👍
不是不需要书,而是选择性的读书,不能完全相信书。我说我的真实案例吧,以前我自学道家文化时候,跟很多人一样到处找典籍,到处找视屏,想从书本中获得真知,但是学着越发迷糊,浅显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无法实际运用,在我遇见现在的师父后,师父就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把我点化了。
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很多实用的东西,不能写在书本,能写在书本知识,是被审核容许的,导致了我们无法了解其真相。所以自始至终都存在两大秩序,显性秩序和隐性秩序。刚好符合阴阳之道。
发布于 2024-05-06 13:52・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墨染论道说易 - 9 个点赞 👍
我举个例子,练气功,都知道有个“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一寸。
有谁知道丹田到底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气功书里都有提到丹田。但是,所有的书都没有说出丹田到底是什么。
一般的书只是说丹田在脐下一寸。
好一点儿的说丹田在脐下一寸,身体的中央。
直到有一天,我问我师父,丹田是什么?我师父跟我说了以后,我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因为,最最根本的那个,没写书上。
至于,丹田到底是什么?这里不方便说。
发布于 2024-05-05 20:0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慧衍居士 - 9 个点赞 👍
无论别人向我们鼓吹什么,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我们都应该记住:正是人类在传授和接受,是人类之手在传授,也是人类之手在接受。 虚伪和谬见被推崇为完美的真理,而现实却成了虚构。 人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一个神话;人看透了那都是神话,就不会再对什么信以为真了;可你活着你就得信一个什么东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神话。
不少年轻人缺乏面对痛苦的能力,他们总是一相情愿地认为:“生活充满了阳光,肯定是一路平安、顺顺利利,不会遇到任何曲折。”然而,现实往往不是如此,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常会将你的人生打乱。因此,我们在享受快乐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当快乐被摧毁时,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比如,你现在有钱时,要考虑:“如果以后破产了,变成乞丐了,我该怎样生活?”现在你家庭和和美美,要思索:“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了,我该怎么办?”假如提前有所准备,一旦遇到痛苦时,就不会愁眉不展,更不会崩溃。年轻人一般对感情特别执著,往往认为恋人就是幸福的支柱,由于内心的期望过高,一旦恋人背叛了就无法面对。其实,你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恋人离开了自己,或许正是个机会,未来会有更好的选择。
发布于 2024-05-04 17:5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慧灯常照 - 8 个点赞 👍
人心不同,耳目的聪明也因人而异,一种人认为是浮夸之词,在另一种人看来,就是不加粉饰的真情实理。 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能使最少量的谎言发挥最大作用的人。 谁可以信任?诚实的朋友,我可以告诉你:信任生活!它比演说家和书本教得好。
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发布于 2024-05-06 18:11・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幽兰 - 5 个点赞 👍
谬误不断地在行动中重复,而我们在口头上不倦地重复的却是真理。 真诚必须成为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之间的纽带,却不一定成为我们的信仰和行为之间的纽带。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假设如此,话语就是思维的样板。我说它是个误会,是因为世界还有阴的一面。除此之外,同样的话语也可能教出些很不同的想法。
贪多则反而获得少,看见大的反而所知甚少。人的五官七窍是精神的门窗,而气血则是五脏的使者。如果耳目沉溺在声色当中,那么五脏就会动荡不安。五脏动荡不安,那么血气就会激荡不休。血气激荡不休,那么精神就会驰骋在外而不能内守。精神驰骋在外不能持守,那么灾祸就会来临,即使祸大如山丘,你也没法感觉得到。所以,如果让耳目精明通畅而不受外界的诱惑、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却嗜欲、五脏安宁充盈而不外泄、精神持守于内心而不外越,那么即使是遥远的往事和未来的事情也不够你所认识的,更何况只是觉察眼前一些祸福之间的事情呢!所以说“精神逸出内心越远,所知道的就越少”。这就充分说明精神是不能外泄散逸的。所以,五色迷乱眼睛,使双目昏暗不明;五声哗乱耳朵,使双耳堵塞不聪;五味扰乱舌味,使口舌麻木无味;追逐名利而惑乱心性,使人行为放荡不羁。这四样东西,世间一般性的人是用来养生的,但实际上却是人生的累赘。所以说,嗜欲使人精气散逸,而爱憎之情则使人心力疲惫,假如不赶快清除它们,就会使人气血日耗殆尽。
发布于 2024-05-06 18:2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江南丹 - 5 个点赞 👍
这句话本来就不成立呀。
量子力学算真传吧,没听说哪位理论物理学家是听了一句话就就精通量子力学的。
微积分算真传吧,也没听说哪位学生听了一句话就学会了微积分的。
发布于 2024-05-08 14:4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举个例子:简单说易学:
试着用矛盾内部主次方面转化的动态过程,解释一下河图,会有天衣无缝的感觉,也知道为什么说河图洛书是上一文明的遗迹了。
奇数阳,偶数阴。太阳1——少阳3——阴阳平衡点5——少阴2——太阴4——这是一个四象。——太阴6——少阴8——平衡点10——少阳7——太阳9——下一循环。两个四象回到螺旋上升原点,开始下一循环…………
河图是矛盾顺序变化,洛书说的是矛盾突变。河图揭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洛书揭示兴衰成败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河图洛书说的是事物一个方面矛盾的变化,八卦说的是一个事物三个方面矛盾的综合分析,就是三才,三才相配万物化生。
河图是《归藏》原理,就是先天八卦原理;洛书是《连山》原理,就是后天八卦原理。都说《归藏》失传了,其实是被孔子改造了,《周易》就是《归藏》卦型+8字路线构成的,去掉8字路线,去掉乾坤卦序,恢复震卦开始——顺时针旋转——坤卦结束,再进行下一循环,,,,就是《归藏》。
《归藏》,说的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想长寿,在于减缓节奏,保养元气,《道德经》含德之厚,复归婴儿。是为归藏。连山,说的是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命运如连山起伏,想长治久安关键是防微杜渐,减缓趋势,是为《连山》。
如此,可打通易学原理,并揭示出易学科学性哲学性的内涵。孔子易学说的是天地君亲师的管理结构的依据,是儒根,儒家之首。
发布于 2024-05-07 07:2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张无屮 - 3 个点赞 👍
谢邀
小道讲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来自早年间见过的一位桶匠
说小时候学艺的时候,见师父拿个圆规在桶底外圈转几下,就知道直径是多少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师父透出来了,只要圆规能在桶底外围正好转六圈,这个距离就是桶的半径。
然后画了一图,才发现这个诀窍就是圆的内接正六边形而已。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小道今年正月回家的时候,
那天中午跟师弟在外面吃烧腊。
期间师弟说在学武术,有个教练教腹式呼吸,玄而又玄啰哩巴嗦讲了一个钟头,自己还是不明白。
小道听了两句头就大了,咽下嘴里的叉烧,放下筷子,跟她说:
你先在凳子上坐好,
上半身使劲往前趴,
吸气!
好,你会了,吃饭!
发布于 2024-05-08 01:48・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李渡万寿宫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XX - 3 个点赞 👍
那一句真话,是你看了万卷书之后才能领悟的。
在你没读那万卷书之前,别人和你说了你也只会当成耳旁风。
同样你把这一句真话说给一个新人,对他一样没有帮助。
你可能听到一句让你醍醐灌顶的真话。
其实里面的道理你已经知道了,只是这句话把道理提纯了而已。
人不撞到南墙,是不会回头的。
发布于 2024-05-08 13:3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简单来说,我们人类的认知意识,都是有一个基础的,叫做“根源”。
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都是从根源发出,在不同时间上演化出的状态。
真传一句话,就是找到那个根。有了这个根,自己能够掌握方向,怎么演化就是水到渠成。
假传万卷书,说的就是没有这个根。尽管演化的很复杂,却是假的。
发布于 2024-05-06 18:5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人生自然没有框,但是人类却一直“活在框中”!自我意识就是框。
道法自然。就是真理。
所有的“真经”,都是围绕着“道法自然”展开的,但是纵是万卷经书!也不能让人明道。
发布于 2024-05-04 07:5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行走的种子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藐巳迅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哲阳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志小才疏 - 2 个点赞 👍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往往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而虚假的知识和智慧则需要万卷书来掩饰。
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真正的知识往往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而不需要借助大量的文字和书籍来掩饰。虚假的知识和智慧则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书籍和文字来掩盖其不可靠性和不准确性
发布于 2024-05-04 08:25・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月冷千山 - 1 个点赞 👍
真传一句话。
比较核心的一个点,假传万卷书,也不一定……有些东西需要经历了解才知道
就好比煮饭,如果没人点破可以放点油和米醋,一般人谁会知道?
再深一点……就好比画龙点睛,有时候你想一想,是不是生活中有一些个点,你怎么想,怎么琢磨,都琢磨不到。但是会在某一天可能你就突然意识到了。
再举个具体的,就是说有时候你找个东西找了很久就是找不到,但是他偶尔有一天它会在一个不经意的地方出现,有时候问题也是这样,因为关键的问题并不是你觉得那个正确,但是说有时候在某个时间段被人点了一下才能发现这个问题的正确方向。
随着自己的修行时日增长,越来越发现很多东西其实只需要30秒就能讲完,自己朋友圈里发的一些视频内容,发现都只要30秒就足够了。
包括非常稀有特殊的内容
再具体给别人“真传一句话”也是需要对他人有了解,或者能够摸清楚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编辑于 2024-05-08 19:59・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陶之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苏铭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JOHN - 1 个点赞 👍
是这样的。真理一出来,假理马上就到了。真相宝贵,假理比真理多多了。人类这个空间就是这样,相生相克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好事时,坏事也会出来;有坏事时,好事也会出来。一正一反,相互制衡。只是人们习惯于听好的说好的,观念形成后就会忽略它的另一面。
欲界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是设定中的程序,进入这样的空间,一切被各种因素影响、制约,为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单一性,使其不想别的,从而保证生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稳定与发展。
个体生命在过程中没有感觉,初始的生命是纯洁的。影响生命最大的因素是情,由情派生出欲望,欲望使人沉迷,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当世界变得不好的时候,也就是恶大于善的时候,负面因素是大于正面因素的。正负力量的失衡使得恶的因素聚集,真相一出来受到攻击是肯定的。所以,当世一切再好的人或再好的事,都会被其偷换概念、歪曲事实,用来说事。
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有,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变本加厉,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经历的多也就习惯了。
就真相而言,再天机的概念也会有透露的痕迹,犹抱琵琶半遮面,都不会直说,事情过后才会有感觉。历史上的预言也是这样的,含糊其辞,一闪一闪的让人云里雾里。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有一个习惯思维,那就是叫人去悟,不会明说,悟不到那就没有办法。
当然,越大的天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明说的,问题是说了人反而不相信了,这就是它的另一面。从众心理使人更随和大多数人的感觉,而感觉这东西不一定是真的道理。
历史上以讹传讹的东西一直沉淀着,人是很弱的,先入为主会使人笃信不该相信的人或事,一生为假理付出而不肯改变的人大有人在!
明理者不会随大流,慎独者都有自己的思想!
编辑于 2024-05-08 11:36・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大音律 - 1 个点赞 👍
因为真传往往只传总纲,也就是概括的最关键性语言,这最关键性的一句话,足以包括一切万物。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那些万卷经书都是假的,都是错的,这些同样也都是真的,只不过它具体一些而已。
一个是概括,提供思路,一个是传具体法门。
还有一个意思是真正的真,唯一的一就只是一,没有那么多花样,有花样的都只是在凡有不同,在圣都唯一。
所以一就够了,一句话就够了。当然这只是相对于真本来说。
发布于 2024-05-04 10:1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大梦空 - 1 个点赞 👍
从禅文化来看,开悟,有时候不需要一句话的,打一棒子,大喝一声,就能开悟。万卷经书,都是指月的手指,不是明月,我们应该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明月,不要老盯着手指看。
从以上这个意义来说,手指也是很重要的(经书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编辑于 2024-05-04 16:1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海印放光 - 1 个点赞 👍
其实就是表述不清导致的。
如果气功修行者,本身是实修,了解中医的基础,有并且有现代的文学爱好者素养,基本的科学常识,就已经足够完整传下来了。
亲测有效,我朋友的身体问题,只要我能用运气调节的,都能教会他怎么自己调节,就算不能用和我一模一样的方法、步骤,也能找到替代的方法。
发布于 2024-05-08 21: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四十八 - 1 个点赞 👍
很简单,假传就是说的多,叭叭的不停,真传就是一句话。
假传之所以说这么多,原因多半是骗钱,或者那人本身也一知半解,所以解释起来费劲,或者他自己编的瞎话,怕你不信,就心虚的多说了很多话,让你相信,可能听的云里雾里,可能哪一句话忽然就让你信他了,这就是多说的好处
发布于 2024-05-08 19:1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庄宁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五张萌 - 1 个点赞 👍
参考薛颠的“只要一句话就让你功夫上身”。
当时的读者大都以为这是内家拳的精妙神奇
其实薛颠说的是自己的本质工作:一贯道的“点传”
本质还是认为文字和语言本身就拥有某种神秘性,过多的语言描述反倒是对事物本质的掩盖。
类似:神的语言必定比人的语言更加的简洁
发布于 2024-05-07 16:0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未确认生物乔老师 - 1 个点赞 👍
真理往往是朴素直白的,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是真理又是难让人接受的,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真理。所以很多人就说了很多话,只是为了让大家更理解真理,实际上如果懂得的话,一句话就够了,就悟了,对于不懂的人,才需要说很多很多内容。真传一句话,是指在关键的卡点,一点就破的一句话,或者核心要义的一句话,直指本质,洞察本质,有这样的一句话,就够用了,所以就有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说法。
发布于 2024-05-06 17:0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王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