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个回答

《资治通鉴》成书千年为啥没有人再续写一部?

认识你自己
1个点赞 👍

与北宋苦斗:南唐后主不只会作词

冷兵器研究所

当大宋王朝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入金陵的城墙,南唐后主李煜正从噩梦中惊醒。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国破家亡,一旦归为臣虏,这责任又是否该由他承担?

说到宋灭南唐之战,其实宋军并不轻松,前后耗时一年有余,其中,宋军屯兵金陵城下即达一年之久,《续资治通鉴长编》更是有这样的记录:“(开宝八年秋七月辛未)时金陵未拔,帝以南土卑湿,秋暑军多疫,议令曹彬等退屯广陵,休士马,为后图。”也就是说,宋军甚至一度想要撤军,但最终坚持下来,才完成了这一场艰苦的灭国之战。对比有剑阁天险依凭的后蜀,也不过两三个月就被灭。我们这才惊觉,或许我们真的小看了李煜。

李煜早年即以柔仁好佛著称,但他却有一个强势的长胸李弘冀。李弘冀才干突出,心狠手辣,在设计逼迫其父李璟废除皇太弟李景遂的继承人之位后,尚不放心,派人把李景遂毒杀。

《南唐书》上说:“从夹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人们往往认为李煜全然不慕权势,只因为李弘冀猝然病逝才不得不当了皇帝,有道是:“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然而,李煜既然有李弘冀这样的兄长,又怎敢显示自己有心于权势?唯有流连山水,寄意诗佛,才能免去如叔父李景遂一样的下场。以此便说李煜做君主全不上心,必然片面,事实上,李煜在继位之后,作为实在不少。

当南唐中主李璟在病榻上离世时,交给李煜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对湖南马楚和福建闽国的失败战争本就折损了南唐的国力,后周世宗柴荣的进攻更是夺取了南唐肥沃富庶的淮南之地,歼灭了南唐十万以上的野战之军,战争结束后,南唐财殚力痡,经济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占据东方苏州和两浙的吴越国是南唐的世仇。吴越钱氏不但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反而一直奉行与北方夹击南唐的国策。腹背受敌,疆土大蹙,南唐国势危如累卵。

李煜继位之后,以巧妙的政治手腕与北宋周旋,积聚抵抗力量。建隆三年(962年),李煜遣使入贡,赵匡胤放归之前淮南战役中俘虏的南唐士兵数千人,这批老兵后来成为抵抗北宋时的重要力量。乾德六年(968年),南唐境内大旱,李煜又以巧妙的外交手段,从北宋求取米麦十万石,缓解了境内的危机。吴越国与南唐为敌,争夺控制漳、泉两州的小军阀清源军。在清源军两次政变当中,李煜都通过要求政变胜利者将失败者送到金陵的方式来控制局面,维持清源军对南唐的附属关系。

军事上,李煜在各城高筑墙垣寨垒,广积钱粮金帛,厉兵秣马,重建了李璟时代遭到摧毁的水军很陆军。在与北宋决战前夕,南唐野战兵力恢复到15万以上。李煜重视军事,亦注重提拔人才,尤其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开宝五年(972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975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李后主所用的人才中,卢绛善战,屡挫宋军,陈乔、张洎善谋,为南唐构造防御体系,韩熙载、徐铉等也堪称一时名臣。李煜麾下人才济济,可谓知人善任。

对百姓,李煜亦可谓善抚有德。继位之后,李煜便下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骚扰。

南唐后期钱荒严重,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乾德二年,李煜颁布铁钱,规定每10钱,铁钱六枚并铜钱4枚发行。因铜钱逐步废除,商人多以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出境,朝廷不能禁止。为挽救铁钱的流通,李煜诏令铁钱以十当一,与铜钱并行流通。五代之时,由于铜资源缺乏,铁钱往往为各国所用。由于铁贱铜贵,商人便能私铸铁钱取利,以铁钱套取铜钱,这很容易造成经济崩溃。

然而铁钱以十换一,商人能从中谋取的利润有限,而朝廷因铸钱数量大,却能从中获得一笔庞大的铸币收入。铁钱和铜钱共同流通,又缓解了市面上货币缺乏的困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李煜治理的十多年间,南唐经济发展稳定 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物阜民丰。可见李煜政府对于铁钱有一套严密精细的监管制度,发行量经过科学的计算,且对伪造铁钱的行为有着严格的打击措施。

江南之地历来富庶繁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经过李煜的经济改革,商业、手工业大兴,国家从中也获得了可观的赋税收入,国库充盈。尽管经过漫长艰苦的抗宋战争,南唐在亡国后,各郡蓄积的铜钱累计仍达64万缗之多。

除了经济改革之外,李煜也着意于土地改革,但改革的负责者李平和潘佑无辜丧命,却成为后主心中永远的痛。南唐土地买卖十分频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李煜继位后,任用潘佑,潘佑又荐道士李平,李煜令李平掌管司农寺,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希望借此缓解国难。

新制颁行后,因其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与反对,连此前力荐潘佑的徐铉也上书诋毁潘佑。百姓也多有不便,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亦取得一定成果,缓解了土地矛盾,增加了政府收入。前代的井田制度具体如何已不可考,潘佑、李平度井田改革,显然绝非照搬周礼,而是以抑兼并为旨。后世王安石变法,也受到潘佑思想影响,足可证潘李二人的变法有可取之处。然而反对力量毕竟汹汹,外部又有强敌环伺,李煜虽知变法之利,面对内外压力,也不得不诛杀潘佑、李平。南唐亡国之后,李煜曾长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随着北宋相继平定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脖子上的绞索逐步拴尽。李煜因未曾出兵支援这些国家或者进攻北宋以牵制,而历来受到诟病。然而,江南兵客场作战素来疲弱,李璟时代攻打湖南和闽国的惨败都是明证,选择防御反击未尝不是正确的策略。统治的最后几年,李煜采纳了陈乔的意见,“称疾不朝”,这似乎给了北宋出兵的口实。然而不能预知未来的李煜,自然不知道开宝九年(976),雄武一世的宋太祖赵匡胤会在49岁的壮年突然去世。

在李煜和他的谋臣们看来,北宋统一天下在即,引诱北宋进攻,再坚壁清野,凭借长江天险坚守,若能获得一场防御反击战的胜利,反倒能给南唐再换取数十年喘息之机。然而,考进士不第的文士樊若水叛逃北宋,为宋太祖献上设浮桥于采石之策,大大降低了北宋的进攻难度。不过到了此时,南唐仍非彻底绝望,因为曹彬所部孤悬长江以南,也是深入腹地,如果遭到上游援兵打击而崩溃,整支北宋讨伐大军将轰然瓦解。

李煜的整体战略部署说得上应对得当,可圈可点。他以金陵为正面,抵御北宋猛攻,江西、苏南为两翼,分北宋兵势。在宋攻南唐过程中,极少有城池投降,且各城都有水陆军寨夹峙,绵延如群星,宋军必须逐个军寨地缓慢争夺,战事因此旷日持久。南唐名将卢绛率军激战于秦淮水寨,更是多次挫败宋军攻势。

开宝八年五月,李煜发现自己任命的金陵防御总指挥皇甫继勋勾结北宋,消极抵抗,于是斩杀皇甫继勋,亲自主持防御事务,上城鼓舞士卒。与皇甫继勋一起被诛杀的还有其侄皇甫绍杰,但李煜没有株连他们的家人,“皆赦其妻子”。同年六月,李煜得知润州危急时,尚能派卢绛率军从金陵出击,援助润州,可见李煜对于战局有着全局把握,在宋军全面合围之前,金陵城防御体系仍然十分完备,尚有余力出击。可惜润州城已是摇摇欲坠,守将刘澄对战事缺乏信心,开城降宋,这一重镇的丢失令南唐的防御战越发艰难。

《宋史.潘美传》记载道:“又破其城南水砦,分舟师守之。奏至,太祖遣使令亟徙置战棹,以防他变。美闻诏即徙军。是夜吴人果来攻砦,不能克。”又有《曹彬传》记载:“先是,大军列三砦,美居守北偏,图其形势来上。太祖指北砦谓使者曰:“吴人必夜出兵来袭,尔亟去,令曹彬速成深沟以自固,无堕其计中。”既成,吴兵果夜来袭,美率所部依新沟拒之,吴人大败。”南唐虽然战败,但史料也显示出此战的激烈艰险,以至于名将曹彬、潘美也不足以完全掌控局面,还需要宋太祖遥控点拨,才能抵御在李煜的亲自领导下战斗意志极高的南唐军的出城奇袭。南唐军的奇袭当然不止一次,直到城陷前夕仍然“夜遣兵数千,持炬鼓噪来犯我(即北宋)师”。

虽然宋军在长江南岸占领了许多城池,但其水军未必能阻挡鄱阳湖的朱令赟水军南下驰援金陵。然而,在赵匡胤的牵制下,朱令赟迟迟不敢行动,直到润州丢失之后,才率水军数万,号称十五万入援金陵。宋将王明望之生畏,急报宋太祖,要求尽快制造大船,抵抗南唐水军。

但就在这时,宋太祖展示出了过人的战略判断能力,指出现在造船远远来不及,朱令赟部行动迅捷突然,己方水师未曾全面集结,不是朱令赟对手,一旦朱令赟到达金陵城下,金陵之围将被解。于是宋太祖亲自命令王明在洲浦之间多立长木,如同船帆、桅杆一般,朱令赟怀疑有埋伏,因此逗留多日,失去了将分散在江面上巡弋的北宋水军各个击破的宝贵时间。

宋军水师全面集结后,虽以小船居多,却有数量优势,指挥官更是宋军名将刘遇。激战之下,朱令赟势蹙,于是放出准备好的纵火船,以猛火油柜火烧宋军,竟一度使宋军不支。然而风向突变,火势反烧,南唐水军不战自溃。朱令赟被烧死,战棹都虞候王晖等被俘,宋军大胜,获得兵器数以万计。

金陵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但李煜等人依然坚持抵抗。之一次夜袭失败后,宋军名将潘美趁南唐军士气低落,亲冒矢石,于黎明率军爬城发动袭击,主帅曹彬率军随后进攻,终于破城。金陵失守后,还发生了极为惨烈的巷战,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将领力战而死。宫城被围之后,备好柴薪准备自焚殉国的李煜,终究还是下不了那个决心,率众臣出降谋主陈乔则拒绝投降,自尽殉国。

多次打败宋军的南唐名将卢绛,则成为南唐的“姜维”。金陵沦陷后,卢绛撤退到歙州,坚持抵抗,试图联结闽中,再兴南唐,宋军猛攻不能下。直到李煜亲自作书招降,卢绛方才入汴京,但随即因声称:“惟知我主李氏而已,岂能识汝赵氏为何如人也”而被宋太祖处斩。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亡国之后,李煜的词更上一个台阶,写国破家亡,越发有感染力,但每一首都成为他的催命符,尤其是当宋太祖逝世,心胸狭隘的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宋太宗逼淫小周后可能是后世捕风捉影的传言,但牵机药之事较为可信。当“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词句传到赵光义的耳中后,他就认为李煜的性命不能再留,毕竟,江南百姓依然怀念李煜。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毒发死于北宋京师。李煜死后,江南百姓怀念不已。到南宋时,陆游写《南唐书》,评价说:“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千年之后,李煜的诗魂仍在中华大地上飘荡。南唐遗臣潘慎修对宋真宗的奏对,也许能给他一个公允的评价:“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或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 ”

李煜是个一流的词人,也是合格的皇帝,哪怕他也有佞佛之类的缺陷,也有错杀猛将林仁肈这样的过失,但面对分久必合的昭昭天命,身为小国英主,做得已经不差了。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军事里的中国史》一书。

发布于 2024-05-07 07:26・IP 属地山东
牵丝戏中的傀儡之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