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回答

为什么孩子越用功成绩反而越差?

WAL战术社
5个点赞 👍

刚听到的真事儿。

我们一直以为表外甥女是一路学霸上来的。今天她妈说,不是的。她初二的时候,班上还是二十来名。有天跟她妈说,妈妈,我要努力学习了,我一定要考好。然后那年她就冲到了年级第一。中考报志愿的时候,她报了最好的高中。班主任怕她考不上,跟她妈沟通,劝她重改个志愿。她说,妈妈,我有信心的。于是也没改志愿,也考上了。

我老婆说这孩子真厉害,这么努力。

我的意思是,这不是全部真相。单纯的努力是无法把一个孩子由一个班级的二十名提到年级第一的。她一定是认知方面发生了变化,简单说,就是同时她开窍了。努力的孩子多了,极少能逆袭到这个地步的。

我说这个话,是提醒我老婆,怕她以为只要用功就可以了。

那就成了网上大家都说的,虚假用功了。

我有个初中同学。我们都做不到他那种用功。简直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疯狂学习那种。但他成绩最好的时候,也就勉强是班里中等。我们那会儿考学困难,他进了县里唯二高中的第二,高中复习了几年,好像考了个专科。这个专科,还是因为开始扩招了。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越用功成绩越差。

努力程度跟成绩肯定是正相关的。但我们是选拔制,必须考虑效率。用功很重要,但用功的方向,方法,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思路这些,有时候更为重要。

因此,不要单纯逼孩子用功。帮助孩子解决认真上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在认知上提升,效果会更好。

认知方面,就拿最费时费力不经济的背诵来说,懂得一点门道,也会快捷不少。

我孩子四年级,前两天我跟他聊宋姓名人,他说还有宋应星啊,他写过《天工开物》。他现在属于记性好的时候,很多东西看过就记住了。我当年记性也好,背这些东西背背也记住了。但我多年后意识到文字的威力,取名的讲究,才想到如果我当年能从这个角度想问题,能省多少事儿啊。比如“隋本草”“唐本草”……“本草纲目”,这一系列都有个“本草”,是有规律的。“千金方”“伤寒杂病论”这些,仔细看名字,也很好记。但当年为什么想不到这个点呢?

其实我还属于能思善想的,我能把政治书要背的轻巧背完,因为我找到了规律。但我没想到这些取名的点。就是知识似乎也知道,但是夹生的。

但我带我家孩子的时候,也很少会直接告诉他我的经验。因为,这些,最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最起码自己要有切身的体会。

我背英语单词是根据声音写单词的。我老婆听说后挺吃惊,因为她老师没教过。她当一个发现跟闺蜜交流时,她闺蜜说,这没用啊,我们老师倒是教过,我们不还是照样不会?

我也问过学生,你们不总结的吗?他们说,不啊,我们老师会代我们总结的,我们只要背就行了。我又问,老师总结与你们自己总结,你们喜欢哪种方式啊!他们说,当然喜欢老师总结了,那样效率高嘛。

我心里说,高个屁,效率高学得好你们还能犯这么底级的错误,感觉跟没学过一样。

而且,他们所谓的老师的总结,我细问过,在我眼里根本不算总结。把一些用到at的短语堆到一快,列个几十条,这就是总结了?这哪儿是总结啊?!

真正有效的总结是,你之后再看到带at的短语,你就认识,让你自己写也能写出来。也就是说,你根本用不着怎么背就会了。放到一起你们照样苦哈哈地背,跟没有总结没有分别嘛。


总结下,我不认可题主这个结论。并且,我劝我们的家长不要只从努力程度上去督促孩子。帮孩子的话,让他沉下心来,自己去看懂知识,领会其中的门道,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总结,学会抽象化思维……等等等等。

发布于 2024-05-08 00:54・IP 属地安徽
naerm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