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角度来回答:
1.经济因素:唐朝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唐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因此唐以后,南方才具备了建立南北统一王朝的经济条件。唐朝建都长安,但同时以洛阳为陪都,这与唐朝时期中国经济中心转移有关。
但是,
2.地理因素:中国农耕区的主要外来威胁来自北方,也就是草原,首都作为全国资源集中中心,如果离北方太远,那么是很难长时间调集足够资源抵抗外来威胁的。典型的代表是明朝,朱元璋暴力起家,虽然建都南方,但还是能够坚持对北方草原区进行打击的,但到了第二代之后就不行了,于是朱棣迁都北京,这就是“天子守国门”。
当中国能够稳定控制草原区域之后,虽然不必大规模北伐了,但这时候的难题是加强统治,如果定都南方,那么北方游牧区以及东北地区距离首都就太远了,不利于稳定统治。代表是清朝,首都北京位于游牧区与农耕区的交界地带,同时距离清政府的龙起之地较近。
因此要把国境线稳定在草原区,那就得定都北方。而在南方后来建立的王朝大都只是地方或区域政权,或者具备“偏安”性质。
发布于 2024-05-04 23:43・IP 属地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