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南方没有建立什么王朝?
首都都在北方?
- 3 个点赞 👍
怎么没有,历史上南方政权挺多的,离我们最近的明朝一开始就是在南方定都的,朱棣起兵推翻朱允炆夺取皇位后强行迁都北平。历史上在南方定都的王朝有:东吴(孙权)、东晋(司马睿)、刘宋(刘裕)、南齐(萧道成)、南梁(萧衍)、南陈(陈霸先)、西梁(萧铣)、南汉(刘䶮)、南唐(李昪)、南宋(赵构)。
发布于 2024-05-04 10:15・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元嘉四十三年 - 3 个点赞 👍
刘邦是楚人,算是南方人。但刘邦没学项羽衣锦还乡,而是选择在长安建都。
刘秀是南方人,建立东汉。
朱元璋是南方人,建立明朝。
民国时期的蒋介石是浙江人。
新中国的那一帮人大多数是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广东人,只是建都在北京。
编辑于 2024-05-05 13:0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空院子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涧溪笔谈 - 2 个点赞 👍
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宋、明(洪武)、南明(弘光),严格意义上在南方定都的只有这些王朝。
至于东吴、蜀汉、成汉、谯蜀、桓楚、南吴、南唐、吴越、南闽、南楚、南汉、前蜀、后蜀、南平等皆是僭伪割据,不能称为王朝。
发布于 2024-05-06 22:3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刘腊方备 - 2 个点赞 👍
南方有两种:
- 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一些北方人被迫南逃过去建立的割据势力,比如南宋、南明等
- 大一统以前,南方土司趁北方无暇顾及,而自创的小割据,比如方腊、杨幺、侬智高、以及夜郎、闽越、南越等。
因为是百越百濮聚居,高山丘陵分割,所以低度组织化,方言鸡同鸭讲,部落分散,文明文化各不相同。以部落形式存在,难以形成高度文明的集权帝国。面对北方的朝廷,历史上就是长期被碾压,军事能力低劣,投降主义盛行。
还总是趁北方朝廷衰败或者无暇顾及,到处作乱。
比如秦始皇征百越,百越之君俯首系颈。秦朝封其百越首领为君长,中原各地诸侯反秦,这些百越立刻发挥墙头草的秉性转投了反秦诸侯的队伍中。等到汉王刘邦灭楚项羽时,立即又转投刘邦,帮助刘邦追击项羽
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
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趁着百越之地气候恶劣,北方朝廷大军无法征讨,就僭越称帝。汉使一到,立即服软,说自己时闹着玩的,愿意当藩臣属国。
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乃顿首谢,原长为籓臣,奉贡职。历朝历代只能派大军多次教化。即使在中原纵向对比出来最弱的宋朝,也在百越的征讨中找到了自信。
比如占据两广的南汉(别名大越),阉割大臣、宫女掌权、女巫国师等等荒唐事发生在南汉后主刘鋹统治时期。面对南下的北宋大军 主产作战的南汉居然打的像客场一样艰难。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算计的是如何逃跑。刘鋹还为自己预留了一个最终退路,那就是即使丢了广州城,自己还能够乘坐大船带着珠宝逃往南洋,到时候依然可以过荣华富贵的生活结果,结果把宝物装到船上,身边的亲信太监却提前偷了他的大船,把他扔下,这让刘鋹的富贵美梦彻底落空,无奈投降。
宋灭蜀国战争,孟昶又研究如何投降。实际宋朝兵力远低于蜀国。孟昶老婆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宋灭南唐之战,又是如此。李煜研究怎么投降。要知道南唐可是比宋还大的国家。占据了大半个中国。不同于小国吴国的钱椒。连个像样的战争都没有,就投降了。
至于钱椒,更是惨到连仗都没敢打。主动投降。一点战略头脑没有。每天研究自己怎么作死。比如南唐后主求救,钱椒不但没有救援。还研究如何趁火打劫,捞点好处。南唐灭亡,宋朝兵临城下。钱椒投降如果犹豫一分钟算我输,都对不起自己。一分钟没等,就投降了。当然后期,又如法炮制,面对辽金。又把投降和偷袭盟友,复制给宋朝。
至于其他几国,荆楚之类。也是投降的争先恐后。
发布于 2024-05-07 08:0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考特德理玄策先锋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眼冷心热 - 1 个点赞 👍
从两个角度来回答:
1.经济因素:唐朝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唐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因此唐以后,南方才具备了建立南北统一王朝的经济条件。唐朝建都长安,但同时以洛阳为陪都,这与唐朝时期中国经济中心转移有关。
但是,
2.地理因素:中国农耕区的主要外来威胁来自北方,也就是草原,首都作为全国资源集中中心,如果离北方太远,那么是很难长时间调集足够资源抵抗外来威胁的。典型的代表是明朝,朱元璋暴力起家,虽然建都南方,但还是能够坚持对北方草原区进行打击的,但到了第二代之后就不行了,于是朱棣迁都北京,这就是“天子守国门”。
当中国能够稳定控制草原区域之后,虽然不必大规模北伐了,但这时候的难题是加强统治,如果定都南方,那么北方游牧区以及东北地区距离首都就太远了,不利于稳定统治。代表是清朝,首都北京位于游牧区与农耕区的交界地带,同时距离清政府的龙起之地较近。
因此要把国境线稳定在草原区,那就得定都北方。而在南方后来建立的王朝大都只是地方或区域政权,或者具备“偏安”性质。
发布于 2024-05-04 23:43・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零号 - 1 个点赞 👍
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不冷,导致了经济发达,生活稳定,然后文化也就大发展。温饱平静的生活,相对来说没有后顾之忧,使人没有太大的欲望去夺权或造反,也不愿打破生活跟着野心家去打天下,这样也就产生不出帝王,从而很少有王朝。
发布于 2024-05-05 14:49・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盘古访宇 - 0 个点赞 👍
你是怎么分南北方的?
如果你把大一统王朝,都算做北方王朝,那确实,南方没多少。
毕竟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心在北方,在中原地区,那是有象征意义的。随便建个政权很容易,但所谓的定鼎中原,才是一项大成就。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一个政权强大了,都得去逐鹿中原。
这个可以了解一下楚国当初对北方有多么向往。同样像南宋这样定都杭州的,才会一直被诟病偏安一隅。
而且,东南方是海,西南是深山老林环境险恶。地盘大小,全看往北能打到哪。你得野心也只能一路向北和西北。如果政权初建,就选定在南方,那北方就实在是太远了,力所不及,相当于就是放弃了北方。这样的王朝,大概也活不了几天。
编辑于 2024-05-04 06:41・IP 属地新西兰查看全文>>
眉八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