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回答

非功利性阅读有什么用?

人类无能
3个点赞 👍

这个问题让我我想起了很多事,不一定直接相关,姑且听听。

我小时候特别怕死,怕陷入永恒的虚无,于是拼命在生活中寻找、构建意义:诉诸鬼神,做听话孩子、好学生,看电视、听故事……我能得到的答案很少,所以非常非常功利地刻意寻找。

现在我也怕,也还在找,想想大多数情况是用具体的事物转移了注意力,这些事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并不足够让人面对虚无。

想来想去,其实我还怕鬼、怕黑、恐高、晕水、色弱、音痴、肢体不协调、不愿与人冲突……总之我的生命充满了各种限制,一如很多人的少年穷、中年危机、老来悲。

最开始我们极尽所能拓展边界、突破限制、超越自我,但是终有一天突不动了,或者总有受限的地方,于是开始焦虑,更可怕的是无力:就像砍到99.99999999999%的拼某某。

——这种现实与欲望的永恒冲突,可能是我很多怕,以及想看很多书、去很多地方、观察很多人和事的核心驱动力。当然也是功利的。

回到看书——

列书单是功利的,因为我心里曾经老有number,对别人可能是资产数、游戏等级、事业成绩,对我就是看了多少本数,数字有时候大于内容本身。

写书评也是,我也在乎阅读量、点赞很转发,那些数字一度绑架了我。

哪怕只是看着搞笑、爽,也算有所收获吧。

那种非功利的阅读,常常不是一下子能读进去的。很多时候是突然看懂了,或者不懂某个问题,才读了下去。

人生忧患识字始,没有事情在身上和心里的状态非常奢侈、稀缺……对,就是稀缺,人生而有限,所以要合理利用,要产出价值,要有用;这样的稀缺思维绑住了我们。

反过来这也加固了我们,不至于整个人生都轻飘飘,成为不能承受之轻(我想这或许也是您能做到“可以站着死但不能跪着求饶”的原因)。

我始终觉得,那些让你睡不着觉的、纠结挣扎的事,事业梦想情感或者童年没买到的玩具、素未谋面的大海,总有一天要去回应它。任何忽略、转移,都会让它变换形式来“报复”我们。

哪怕走一步,靠近一点点,都会让那个曾经怕这怕那,现在没时间没精力做着做那的【我】,更完满一点。

我想了很多,我发现好像这一切的一切,都归于:我们想,并且始终在建立,又始终未完成的【我】。

拼命工作不免亏欠身体,非功利的阅读常常让人觉得奢侈、不值得,那个【我】就是这样多一点、又少一撇,一直在写,一直写不好。

但是,越靠近内心的恐惧与爱,越接近那个完满。自律、功利和社会化的【我】的模型,就像编程一样,有Bug很正常,够用就行,谁的代码里没有一些垃圾。

把人生九成给了模型,剩下一成,不必太苛责自己,任性一点没什么妨害,无用的事最有益心灵。

让我们睡不着觉的number,不一定是寿命、存款,读过几本书,更可能是那个面对无限可能的有限自我。

发布于 2024-05-04 08:40・IP 属地浙江
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