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个回答

如何克制清军的五步射面?

尚存一气
84个点赞 👍

五步射面出自徐光启的奏疏,徐光启从辽东回来的士兵口中得知,后金士兵的盔甲很坚固。于是他便联想到,萨尔浒之战中被后金铁骑击败的朝鲜军,认为正是因为后金的甲胄很好,导致朝鲜士兵发射的鸟铳和弓箭都难以洞穿。

接着他谈到明军的甲胄,声称明军的盔甲设计的不好,而且材料都是用的荒铁,除了胸背以外的地方,都没有铁片保护。而这就给了后金军可乘之机,后金铁骑抵近后,专盯着明军没有铁甲保护的腋下和脸上射箭,每发都是致命伤。

“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我兵盔甲,无如略彷赫连氏之制,而即于军中制造,既皆荒铁,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贼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谁能抵敌?”

为何后金军不射铁甲保护的胸背呢?那些地方的铁质量也不好,五步的距离洞穿应该不难。原因在于有铁甲的阻挡和缓冲,即便被洞穿,也要比没有铁甲的地方穿深更浅,造成的很多都不是致命伤。

例如铁甲保护的守台士兵,被攻城的后金军射中六七箭至十余箭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作战,只不过因为箭伤带来的疼痛,会使作战的效率大大的被削弱,但不会当场就死掉。

“准前锋镇总兵官祖大寿塘报,本月十一日未时,据东协副将祖大乐塘报,照得蔡家楼台为锦北传烽紧地,奴屯义、戚,恐军少台孤,随拨前锋右营红旗岛奈等共十二名,并盔甲马匹及一切火罐枪箭捍御之具,倍加安顿,协力贴防,用资耳目……成功等多有被伤六七箭、十余箭不等者,少亦不下四、五箭。箭不及拔,犹各奋力周围,奔顾四应。至晚,无奈垛口尽坏,台身亦裂,无有遮拦,难以站立。二更下,起喷烟,众贼随烟而上。于时,火药、箭炮击打等件,俱已用竭无已,执短刀并木杠刺击,见今台之四围上下血痕淋漓。成功因身中箭七枝,痛极昏晕伏地,其余各丁前后被伤死者与台俱溃。”

怎么解决后金五步射脸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盔甲做厚一点,把防护的面积做多一点,将人体最重要的躯干保护好就行。

于谦《忠肃集》

“敌之人马其放箭不远,只在三四十步间,望人头面颡喉才发,今军盔前檐合垂齐眉,后檐合垂齐项,左右加掩耳,甲领高防喉颈,面带神脸,以铜为之。青赤二色以壮军威,烧酒湿纸干为药线,使不透雨,凡遇敌阵,当令游兵周围急撒铁木蒺藜,以阻其阵,俾不得奔趋。且神铳有一百步力,彼阵既阻,此铳可施,使敌不能进退者此也”

巡抚李邦华在天津时曾制造过一批这种盔甲,价格也不贵。“精铠六百副,盔六百顶,斗魔面甲六百具,俾矢射之而折,剑击之而缺,葢约价二千二百有奇”

编辑于 2024-05-04 17:39・IP 属地湖北
帝国之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