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

听说中医早就全面攻克了癌症,为什么西医对大多数癌症依旧束手无策?

何嘉惠
9个点赞 👍

好像我对攻克的理解和题主的不太一样。

赶紧查一下去。

攻克,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kè,意思是战胜。出自清昭梿《啸亭杂录·阿文成公用人》。

解释:

1、攻下城镇、据点。

2、战胜。

清昭梿《啸亭杂录·阿文成公用人》:“因与之副将札,命其攻克某岭,即日克捷。”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话说匈奴取律德胜令诸将,每日攻克雁门关,擂鼓发喊。”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余﹞先与幕府诸君登太平门楼,观沅浦 中丞由地道攻克金陵故迹。”

杨世运孙兴盛等《从青工到副教授》:“在科学的崎岖小路上,还有许多壁垒、雄关需要去攻克。”

可是为什么在知网上查相关的文章,都是写的干预、补充、替代?

目的 系统分析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干预方案的相关研究,识别干预的具体内容、结局指标和干预效果,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汇总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总结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干预方案及干预的结局指标,干预方案包括干预前评估、诱导干预、正式干预三部分,干预前评估人口学特征及心理状态;诱导干预包括冥想、瑜伽等,正式干预包括意义疗法、承诺接受疗法及尊严疗法等。结论 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干预内容多样,实施策略不固定,干预方案安全性较好,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建议医护人员根据癌症患者失志综合征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

结果 纳入20项研究,从癌症研究对象、补充替代疗法干预特征、症状群类型、补充替代疗法效果评价4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乳腺癌、晚期癌症和放化疗癌症患者是症状群管理中常见的研究对象;运动疗法、行为认知干预、中医特色疗法、多学科协作模式及特异性干预方案是症状群管理中常见的补充替代疗法;疲乏、心理、疼痛、消化道症状群是症状群管理中常见的干预类型。结论 不同补充替代疗法类型,其干预效果及核心症状群尚存在差异,部分干预方案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现有补充替代疗法干预方案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关注症状群的前哨和核心症状,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规范化、个性化的症状群干预方案,从而更好地管理癌症患者的症状群。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情感、认知、总体生活质量条目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在躯体、认知、情感三个维度的疲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白血球下降、血小板减少和全身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P<0.05)明显降低。结论:扶阳灸联合个性化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减小化疗的不良反应。

明白了,看来在知网上发论文的中医,都不是好中医。

发布于 2024-05-05 08:49・IP 属地吉林
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