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个回答

为什么在乎他人评价的人被别人肯定后也依旧无法做到自我认同?

知乎用户
2个点赞 👍

在乎他人评价的个体可能在自我认同方面存在脆弱性,这主要源于几个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原因:


1. **外部验证的需求**: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倾向于通过他人的反馈来评价自己。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评价的人可能没有充分发展起内部评价机制,因此他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的认可。


2. **条件化自我认同**: 有些人的自我认同是“条件化”的,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满足特定的标准或条件,如外貌、成就、社会地位等。即使在某一领域得到了肯定,他们也可能担心在其他方面不够好,因此难以实现全面的自我认同。


3. **认知失调**: 当个体的行为或特征与他们的自我概念不符时,可能会产生认知失调。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在某个任务中表现得不佳,这种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他们质疑自己的智能,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收到了积极的评价。


4. **完美主义倾向**: 有些人可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总是追求更高的标准。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使他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可能觉得还不够好,因此很难对自己感到满意。


5. **自尊的不稳定性**: 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拥有不稳定的自尊。这意味着他们的自尊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得到了肯定,这种正面影响也可能是短暂的,他们很快就会回到自我怀疑的状态。


6. **社会比较的负面效应**: 社会比较理论表明,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那些经常在乎他人评价的人可能更倾向于进行向上比较,这可能导致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难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理解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意识到自己对他人评价的依赖,并开始采取措施发展更加稳定和积极的自我认同。这可能包括学习自我接纳、培养无条件的自尊、设定现实的目标以及发展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

发布于 2024-05-05 14:33・IP 属地北京
小源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