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候,的确是推广套内面积的好时候。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世道不好。
原来楼市好卖的时候,你要是把建筑面积改成套内面积,100%房价是要上涨的。
就像很多回答说的,超市里不带皮的水果肯定是比带皮的,单价更贵。
如果还是畅销品,大家都在抢,那估计不带皮的单价会更贵。
所以,过去楼市泡沫的时候,的确不适合推广套内面积。
只会让开发商更肆无忌惮的涨价。
现在显然是个好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房子已经是滞销品,属于超市里的卖不出去的东东。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带皮降价,还有一种是脱了皮,包装精美一点,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但是价格可以保持不变。
而楼市里,降价是杀人1000,自损500的做法。
买涨不买跌,是楼市不二的真理。
因此,第二种方法,就是好好包装,公开透明,提高品质可能对于卖楼帮助更大。
在三四五线城市,楼市的需求几乎是恒定的。
即使你大幅度下降,也没啥市场,因为泡沫没了,刚需几乎恒定,因为流动人口太少。
所以,降价更不可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包装了。
去掉套内面积,如果维持价格不变,就是一种变相的降价行为,只是宣传起来,会更好听。
当然,很多人对建筑面积是深恶痛绝,总觉得房价高企是建筑面积导致的。
这就符合了一些人的情绪价值,也许一冲动还真的有了购买需求。
但其实,宣传套内面积,不代表就没有了公摊。
就以物业管理费来说,难道按照你套内面积收物业费,就不包含了公摊了。
小区里的花园,架空层,设备房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电费,水费和管理支出啊。
这就决定了物业管理费要么被分成套内面积+公摊面积两项费用;
要么就直接将公摊面积的费用算入套内面积。
总而言之,管理费是不可能少了公摊面积的。
所以,不管是套内面积还是建筑面积,最关键的是要透明,要让大家实实在在知道套内面积多少,公摊面积多少,而不要故意隐瞒即可……
发布于 2024-05-04 15:58・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