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个回答

广东肇庆宣布未来商品房将按住房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是否会在其他城市推广?对现在的二手市场将有何影响?

观察者网
205个点赞 👍

有些人说按照套内计价宣传房子,实际上是变相降价。。。超市按照整个榴莲计价,和按照榴莲肉计价,能是一个单价么。。。。

开发商算账的模式是“售房收入-直接成本-管理成本-财务费用-税”,这里和你怎么计价是没关系的。

但现实情况确实也是房子不好卖,有降价冲动。

当下的很多开发商操作模式是,你买的是榴莲,计价也没变化,但是多送你一袋子苹果香蕉西瓜是么的。

最近两年开发的房子,公摊面积越来越小,有些小区连“偷”带送,快100%了。

很好理解,消费者也都不是傻子,大家目前的状态都是等机会出手,折扣越大越有吸引力。开发商现在是两难,虽然降价措施很好用,但是很多时候用不出来。

价格促销太猛,友商不干,关键是上面不干。

既然价格上没办法,那就只能在房子给到的使用功能上下功夫了。

送个车位、送个储物间、阳台给你做得“特别好用”什么的。

消费者来样板间一看,虽然房本上的面积数字没变,但是使用效率提升上来了。

大家没事儿可以去售楼处逛逛,现在很多这两年的新房,使用上的便利越来越多。

公摊面积这东西本来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全世界都一样的,就是为了提供这栋楼里住户的电梯、大堂、过道等一些公共服务。

真没有公摊,你从外墙爬上楼么?

有公摊,就有产权归属问题,就有维护费用谁出的问题。你可以不管他叫“公摊”,可以叫他“均摊”等等。

这东西实实在在存在。

所以问题不是公摊,是把公摊计入面积售价。

像下面这个,家里地板实际上不到84平米,售价是按这个算的,但实际上含公摊的交税面积快120平米了。

但是咱们的问题是,长期把公摊面积含入房价,开发商就把这事儿给玩儿坏了。

比如说偷面积,虽然你名义上家里有20平米公摊,但是很少有人特意去测量,开发商稍微偷一偷就不少钱。再比如说搞精装修,公摊面积不需要精装修,多来点公摊装修费也能偷出来不少。

对消费者来说,按照套内面积计价,虽然说有点“整个榴莲、榴莲肉”看你用什么计价的感觉吧,但总归是让价格信息差小了不少。

对一手房来说,这两年新盘得房率其实都在不断提高,大开发商其实很清楚消费者手里都会用小算盘算,所以在得房率问题上,比以前收敛很多,而且通过送面积实现了变相降价。

哪怕以后新房都按照套内面积计价,其实并不会出现特别夸张的价格跳涨。

我判断当开发商们的新房得房率都带差不差的时候,这个政策就有推广的可能了。

上面一直强调的是“新房”,二手房就比较难受了。

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不少地方的开发商建了很多利用大公摊面积挣取超额利润,现在变成二手房了。

当这些房子想出手的时候,就要“卸妆”,过大的公摊面积修正后的数据,就要比平均水平的房子单价高不少。

像是之前有房子公摊50%,按照得房面积计价且总价不变,就要单价跳涨100%,显然当消费者看到如此突兀的数据,心理肯定是打鼓的。

不过好在现在二手房市场并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卖地、卖新房。

编辑于 2024-05-04 15:59・IP 属地日本
王家CFA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