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我儿子成了北京人,我媳妇生气了,我该怎么办?
我是跟着我父母来的北京,3岁的时候在北京呆了两三年,之后去了外地,十二岁又回到北京,在北京有房有户口。媳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次是在自驾的路上,因为我儿子说了...
- 199 个点赞 👍
这个题目我一看,就感受到了从小熟悉的恶意。
因为我婶婶是家族里唯一一个外地媳妇,我叔原本说的本地媳妇吹了,才无奈找了个“外地妹”。
我打小就听人调侃我婶婶的外地身份,后来婶婶生了堂妹,堂妹但凡暑假跟着妈妈回老家湖南,再回来就会被亲戚邻居调侃——
“小湖南人回来了。”
堂妹那会儿很小,听见这话也满脸气恼局促,她都知道这不是好话。
何况孩子妈那个成年人呢?
……
孩子说儿化音就“成了小北京人”,意思就是在这之前孩子不是北京人。
而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北京人;
孩子父亲是常在北京、有房有户的半个北京人。
综上,这孩子甭管你怎么算,他也本来就是北京人。
所以题主妈这句“成了小北京人”意思就很明显了——
咱们家是从某省来北京的,咱们家是某省人,咱孙子自然也是某省人。
现在怎么成了小北京人咯?
完全把孩子妈的血脉抛开了。
编辑于 2024-05-07 17:13・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伊人归 - 77 个点赞 👍
排除尊夫人有精神病这种可能,我大概能想象令堂当时的语气:(歪头斜眼猫)呦~~~这孩子~成了个小北京人了呢~~
但凡不强调“客观描述”都能听出满满的攻击性。
令堂平日里是不是也会时不常拿北京说事儿?“人家北京人~”什么什么的,主打一个反向歧视拉满,问就是替你们高兴,说北京好呢。
不管令堂实际主观意愿是什么,但确实形成了煤气灯效应。要是你们一家子都来这套,尊夫人离被神经病也不远了。
发布于 2024-05-07 15:0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雏月 - 59 个点赞 👍
想了半天,没想出个精准的定义来描述你媳妇的心态。
那我就编个词,管这个情绪波动叫个“文化入赘”带来的副作用吧。
经典入赘概念,都懂,就是上门女婿,倒插门。
男方家里条件不好,女方家里条件好,男女结婚,男方算女方的家庭成员,这就是入赘。
而其带来的结果是:
孩子跟女方姓,这是入赘的冠姓权属性。
男方进女方族谱,死了埋女方祖坟,这是入赘的氏族传承属性。
而男方以及男女双方的后代,都得遵从女方家里的家规和文化传统行事,这就是入赘的文化属性了。
也就是说,男的入赘,除了生的孩子基因层面是男女各一半外,剩下几乎所有人文属性,都是以女方家为准的。
那么可以想象,在旧社会,如果一男的入赘妻家,生个孩子出来,男方母亲来看孙子,孩子表现出来的某些礼仪细节跟男方家的家教迥异,却与女方家庭习惯趋同,此时婆婆来一句:
“哟呵,你小子都成她们家人啦?”
这儿媳妇准原地起爆,心说妈个鸡的本来就是我们家人,你要觉得我们家不好也不至于把你儿子塞过来混饭吃吧!
儿媳妇这种心态,是不是特别能叫观众理解。
那么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了,这个案例也不存在古典主义的入赘特征,但是,即便是新时代,文化入赘的现象仍然存在。
多发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凤凰男娶了本地女的家庭里,也就是问题的这种家庭。
我们可以把每个城市,从其文化属性上都看做是一个大家族。
尽管这个城市里生活的原住民是百家姓,且其意识形态也各不相同,但有些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基因却是绝对的一致。
比方说口音,本土化的民俗节日,祭典方式,饮食习惯。
这些群体化的事物都是约定俗成的一致,哪怕该城市有上千万原住民,也都对此类文化属性有统一的认同感。
那么一家外地人来到此地,在这讨生活,费劲拔力的获取了本地的户口,进而他们的后代在这里买房结婚开枝散叶,就说明已经认同了该地的各种文化属性。
对啊,你觉得这不好也不至于削尖了脑袋留在这啊,回老家不香么?
这家人可以看做是在文化层面,已经入赘了这个城市。
那么顺理成章的,我们可以认为这家人已经以“成为该城市的人”为荣,而不是以成为该地居民为耻。
因为没有人会主动自发的留在一个叫自己丢人现眼的地方。
那么从这个案例里的儿媳妇视角观察:
一外地男的,随着家人定居在北京,获得了北京户口,说明北京这个“上千万原住民形成的文化趋同大家族”,这家人已经入赘了。
而自己是该大家族的一个女儿,和这个新北京人结婚,也生了孩子,虽说孩子的姓氏仍随夫家,但孩子是个北京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这家人如此努力的变成北京人,已经说明了他们对北京的认同了,他们的后代成为北京人,自然应该是这家人的意愿所在。
也就是说,虽说在婚配角度,男为主女为从,仍遵循传统。
但在文化角度上,却是女方的地域文化为主,男方的地域文化为从,毕竟男方家都定居在女方的故土上了么。
是为文化入赘。
而婆婆的这一句话,“他成了个小北京人了”,把文化的主从关系给否了,导致女的不开心了。
这句话,九个字,却有两层意思在。
一层是,婆婆之前并不认为孩子是北京人,才会用“成了”小北京人来叙事,婆婆之前的认知里,孩子仍属于男方原籍的人。
二一层是,婆婆也不觉得自己是北京人,因为一自我认知已经是个北京老太太的人,不会说出这么无厘头的话来。
这一层意思非常隐晦,但却非常多见,不信你往大城市问问半路出家定居在那的外乡人仙乡何处啊?
他们准告诉你他们的原籍,而不是当前的户籍所在地。
而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在儿媳妇内边听会略有刺耳。
就是她觉得婆婆主观上更倾向认同自己和自己的孙子是原籍人士。
人在有的选时,总会倾向于选内个更有利于自己的选项。
因而婆婆曾经一直认为孙子是原籍人士,似乎在她心目中北京不如原籍好似的。
比不上你还来北京干啥,还举家落户在这干啥,这就是媳妇心里愤懑的根源所在。
当然,从私心讲她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北京的,而不是丈夫原籍的,这是属于大城市天然的优越感,也不算错。
因此,婆婆这句“他成了个小北京人了”和前头举得例子里,古典派入赘环境下,婆婆说句“孙子都成她们家人啦”,给当事人的感官冲击是类似的。
当事人会感觉这是句废话,你还说的出口,敢情之前你一直觉得孩子是你内头的是吧?那你何必投奔我这呢?
就很无厘头。
当然这个概念,是吧传统的入赘,给解构成了若干层面,再单拎出来文化属性说事儿,确实有点抽象。
我举几个更直观的例子来说明,你吧自己想成当事人就理解这个感觉了。
比方说:
你朋友主动上门来跟你合作一篇论文,在该领域,你强,他弱,他是上赶着来找你的。
结果论文出来,他指着其中某一段,说你看看你看看,这段,确实像是出自你手的。
你一听就气。
因为是对方来投奔你的,应该是他为宾,你为主,他配合你来完成论文。
结果他这一句话,好像几万字的文里头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劳似的,你能不气么?
再比方说:
你和朋友各有一个工作室,他水平烂,你水平好,他经营不下去了,求着你收购了他的工作室。
收购完成,也出了几个产品,两厢无事。
结果出到某个产品时,他对着你,嘣出来一句:
“这个产品,老实说你功劳挺大。”
你内个气也是不打一处来。
你心说,敢情你丫的都快做倒闭了来投奔我,之前合作出来的几个产品功劳还都在你是吧?你那么大能耐怎么不滚回去自己立棍做开发呢?
你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就好理解这个逻辑了。
任何一个合作关系,都会有主从之分。
位于从属角色的人,一旦口无遮拦,说出了主家认为“本该如此”的话,就会叫主导方心生怨怼。
是为喧宾夺主的一种表达。
这也教育我们,在不同场景说话,得先切换自己的身份,该当绿叶时你就别搞的太耀眼,才能受人欢迎。
我们日常会经历一些场合,比方说主人宴请四方来宾,其中有不懂事的来宾显得比主家还能张罗,就很叫人讨厌,因为在这个场合他完全没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作陪。
在题主这个案例中,从孩子的文化层面,显然儿媳妇是占一个绝对的地域主导位置。
因而婆婆一句话出口,就叫儿媳妇感觉其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应原籍化,这也忒霸权主义了。
实际上,婆婆当时说这句话,改成“嗐你看这小北京人,说话的调调真口儿正”,媳妇就没啥意见了。
而题主你不是问你该怎么办么?
您妈这句话,当时你不该叫它掉在地上,你给它接住喽就成。
她说孩子成了个小北京人了。
你说嗐妈,我都是北京人了,我儿子能不是北京人么,您就托儿子儿媳妇的福,守着皇城根咱光宗耀祖吧!
你妈气儿也顺,你媳妇内分泌也不失调,多好。
可你没做到这点,还满腹疑惑,我也能理解你。
你半生奔波辗转多地,是个没有根的人,你对北京也好原籍也好都没有太深的地域认同感。
即不像你妈内样去国怀乡,也不像你媳妇内样画地为牢。
你理解不了这二位的情愫。
白天不懂夜的黑,迁徙的候鸟也不懂地头蛇的悲。
好在这就屁大点事儿,你屏住呼吸别出大气,过几天味儿也就散差不多了。
发布于 2024-05-10 16:39・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虎山行不行 - 56 个点赞 👍
既然您家母亲对北京人意见那么大,让孩子回原户籍呗。
您是有户口的,您老婆更是土生土长的。
不光您孩子是,您从身份上来说也是不折不扣的北京人,北京市政府统计户籍人口的时候会算您一份的。
发布于 2024-05-08 10:1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兔公子 - 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叶桃之 - 43 个点赞 👍
听上去是煤气灯。对你有一定了解的人故意刺激你,但在其他人看来这是很平常得一句话。
比如51万是个正常的数字,但是这两天如果有个女性要开花店,你来一句房租是51万吧。你不能说人家想多吧。
要是你还不明白你可以做个PPT理清一下思路。
编辑于 2024-05-05 13:2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况人情易老 - 35 个点赞 👍
不懂,你老婆是北京人,你又是12岁时再次回到的北京,你们夫妻两人无论情感还是户口,都是北京人
你儿子理所当然是北京人啊
还需要“成了北京人”吗?
所以令慈的意思是,这孩子认祖归宗,本来应该是你们老x家祖籍地的人,嚯,现在居然成了北京人了。
是这意思吗?
你也别觉得我故意往坏的理解,也许在你耳朵里,你觉得只是客观陈述,但是在我们外人眼里,“本来就是北京人”却说“哟成了北京人啦”本身就很离奇。
在我们的外人耳朵里都一股怪味了,在你老婆耳朵里感受只会更差。至于具体发生过什么,只有你老婆跟令慈心里清楚了。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有些人形容起上海人,有时候会这样说:这个人老精额,门槛精。
“精”这个形容怎么说呢,有时候真的是夸人精明,但阴阳起来也能变成讽刺骂人。
如果我跟这个人无冤无仇,我可能会觉得对方真的在夸我。
可如果被我家访列表发现对方点赞爱丁堡,那我肯定就知道他在骂我了。
所以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含义可能也不一样。
编辑于 2024-05-08 18:0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Yoregol - 31 个点赞 👍
看完了以后,感觉这气生的,有点莫名其妙。
小孩子在哪长大,语言就是哪里的发音,语言环境使然。一句小北京人儿,没什么啊。是不是之前婆媳之间有什么芥蒂在里面,所以一提到地域人群就比较敏感。
北京姑娘其实都挺通情达理的,没那么多事儿。
发布于 2024-05-04 15:38・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幽谷申兰 - 12 个点赞 👍
你没说她当时是什么样的语气。
如果是乐呵呵的玩笑话,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就算你媳妇心里不痛快,私底下拧你两下也就过去了。
但是你媳妇明确说了原因。
孩子爸是北京户口,妈是北京户口,为啥现在说孩子是小北京人,那他以前是什么?
是不是要跟着爷爷奶奶的原籍来算?
再深一层就是说,她不是平等地跟你组成小家庭,而是像物品一样嫁进大家庭,而且你们把她当外人。
外人这事,可大可小。
看她这反应,估计平时婆媳矛盾就不小。
建议你不要拱火,好好解释,多给补偿。住在一块要想婆媳关系好,男主人一般惨点。
发布于 2024-05-08 00:1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北望风来 - 9 个点赞 👍
很多人和某人为某事发生不愉快,总喜欢说"对事不对人"。但现实中,都是先对人再对事,先和某人看不对眼,然后引申到对他的一言一行都看不对眼。
所以,你认为不值当置气的小事。有人置气,那你先判断清楚,生气的根在哪。根找到了,才能对症。
编辑于 2024-05-04 22:2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橙木 - 9 个点赞 👍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场景了,不管是家庭还是职场,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有的时候真的是莫名其妙的就不知道哪句话说出去就得罪人了……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看你怎么想,你不往心里去这件事情可能就过去了,你要往深了去想,那可能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尤其像是一家人之间的相处,哪怕自己有血缘的关系的家人都难免会发生类似的这种情况,更何况你媳妇和你妈妈他们之间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
婆媳关系本来就比较容易出现矛盾,每个家庭几乎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遇到了就要想办法尽快化解,以免问题越来越严重。
按照你所描述的字面意思的理解,你妈妈可能就是无心之失,随口嗨了一句逗弄小朋友的话。
这种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对于中国式老人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这也是几乎所有的老人都爱把关注点放在自家的孙子身上,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可能都在他们的注视下,随时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这也是老人的一种爱的表现~
然而没想到的是,一句无心之失到一句话。
让你媳妇产生了联想然后为此不开心了,以为老太太在借着孙子内涵她。
当然不了解她们婆媳之间日常的相处模式,这个起因有没有夹杂一些过往的恩怨在里面。
还有她们彼此的性格特点所以不太好判断,这个婆婆的这句话,有没有存在内涵,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等等…
这个暂且存疑~
所以不管真相到底如何?站在你这个中间人(桥梁)的身份,肯定是要一切往好的方面去引导的,你在这个婆媳关系里面起到了一个润滑的作用,以免事态发展变严重。
这个里面你的作用至关重要,你能保证的就是这个事件的走向到你这里就让她们彼此的负面情绪终止。
切忌再去过度渲染和放大~
一般导致事件放大的原因就是:
比如你媳妇跟你倾诉完了自己的不愉快之后,原本可能只是想跟你发泄一下,然后过一会后面她自己就想通了。
但是呢,你还没等她消化完这个情绪,你又跑过去找你妈妈去了,把你媳妇对你妈妈的不满意又一字不漏的同步给了你妈妈。
那如果你妈妈是个火爆性子,估计这个事情就待升级。
可能会直接冲过去找你媳妇去对峙或者解释,那你媳妇肯定直接就陷入尴尬的境地,同时会把这个怨气都撒到你头上,觉得你大嘴巴。
如果你妈妈是个隐藏很好的人,那你妈妈也会记住这个事情,对你媳妇产生不好的看法。
所以如果你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者类似的问题。
你媳妇在跟你倾诉的时候,你首先要站在你媳妇的角度上,表示对她的观点的强烈认同。
甚至可以跟她统一战线,要表现的比她的情绪还要再上升一个级别。
那么这个时候她的情绪在你这里找到了认同,你让她觉得你跟她同频了,你就很容易化解了她的这个负面情绪。
然后你看她面色缓和之后再试图为你妈妈解释她的无心之失,这样就比较容易搞定类似的事件。
错误的做法就是你媳妇跟你说完之后,你一直站在你妈妈这边,拼命的为你妈妈解释,反驳你媳妇的所有的观点。
如果再来一句你妈妈生你不容易,那这个时候肯定会直接让她原地爆炸,不仅听不进去你的解释可能还会把问题严重,甚至开始质疑你有没有可能是妈宝男。
所以家庭关系到和睦,中间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发布于 2024-05-06 13:3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柳庄主Jamie - 8 个点赞 👍
第一个给听不懂人话发明了钝感力这个词来遮掩的人真是太伟大了。。。很多充满钝感力的回答
成了北京人,也就是本来不是现在是,问题是一个北京人+半个北京人生的孩子本来就是北京人,为什么会觉得本来不是?意思是这个孩子是跟爷爷奶奶的,是他们老x家的,你媳妇只是个代孕工具
要是再听不明白,就换成国籍,你媳妇是中国人,你是半个中国人,你父母是移民中国的x国人,在你儿子讲中文的时候,你父母来了一句你儿子成了中国人了
症结在此,你该做的是跟媳妇一条心,表明你们三个是小家的一家人,你是个已经脱离原生家庭组建自己家庭的大人了,不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亲亲小男孩了!
ps如果日常你有这样落实到位,其实你媳妇也不会因为这句话生气,最多就是有点不爽
发布于 2024-05-08 12:3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溏心太阳蛋 - 7 个点赞 👍
我是跟着我父母来的北京,3岁的时候在北京呆了两三年,之后去了外地,十二岁又回到北京,在北京有房有户口。
媳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这次是在自驾的路上,因为我儿子说了句儿化音,我妈就说他成了个小北京人了。
我只陈述事实,不说我的主观因素。
媳妇就因为这句话生气了。她的逻辑是,我妈认为我儿子是家人,但她是北京人,我妈没觉得我儿子是北京的,那不就是把她当外人吗?题主是跟着题主父母来的北京,3岁的时候在北京呆了两三年,之后去了外地,十二岁又回到北京,在北京有房有户口。
媳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这次是在自驾的路上,因为题主儿子说了句儿化音,题主妈(也就是奶奶)就说他成了个小北京人了。
题主只陈述事实,不说题主的主观因素。
题主媳妇就因为这句话生气了。她的逻辑是,
奶奶认为孩子是家人,
她(题主媳妇)是北京人,
奶奶没觉得孙子是北京的,
那不就是把她当外人吗?
看得这题目是真累啊。
①
首先,孩子奶奶肯定是因为大孙子是北京户口,是开心的。这点毋庸置疑。
在老一辈心里,能在北京扎根,无异于“登天”。
京津姑娘吧…说实话…有个陋习(我自己就是哈)
轻易不外嫁。
可能蛋蛋后好些,
像我们这种8090后,打小儿就被灌输一定要找知根知底本地的。
这个可以等你媳妇心情好的时候,你旁敲侧击看看是不是有这个影响。
②
很多婆媳之间的矛盾和不开心,是渐渐积累下来的。
不是这单一件不开心。
你要注意的问题就是,
划重点,
划重点,
不要让孩子当夹心饼干——你妈和你媳妇拉扯工具。
至于老婆的难过,妈妈的措词,还是需要各自的男人伺候。
③
题主,题主妈和小朋友,都没有事件相关的反应描述。
我决定不评价。
哄媳妇可费老牛劲了,加油吧题主。
发布于 2024-05-04 15:4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快乐的吨吨吨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6 个点赞 👍
出生地+户口所在地=某某地域人
你儿子出生在北京,户口在北京,无论他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哪的人,他就是北京人,他从小就是北京人,不用成了。调侃他是小北京人怪怪的,调侃他是小某某人(题主老家)才是正常逻辑。
我母亲北京生,北京长,我父亲大连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有北京户口,我北京生北京长,从小可没人调侃我是北京人,在我父亲那边人眼里我就是北京人,相反,每当我不吃河鱼只吃海鱼时,我母亲会调侃我的大连基因。就连我父亲,年轻时他可能还说自己是大连人,当他在北京生活年限远超大连时,他会说他家乡在大连,但他是北京人。
我婆婆天津生,天津长,我公公湖南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工作,有天津户口,我爱人天津生天津长,从小可没人调侃他是天津人,在我公公他们家那边眼里我爱人就是天津人,相反,每当他小时候学点湖南口音,我婆婆那边会调侃他小湖南人的基因。婚后我发现他比较爱吃米饭,也会调侃他的湖南基因。我说大连好的时候他也会调侃我的大连基因。我公公虽然还有点湖南口音,但是现在说话都是嘛呀,嘛呀的,很明显是天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鬼火 - 5 个点赞 👍
我有点懂笔者媳妇儿的那种感觉。
旁人不会明白这个生气的点在哪,甚至可能当事人本身都说不清楚。
大概率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婆媳的矛盾是积怨已久,而且很可能是无以名状的,或者曾经妻子没有在丈夫这边得到妥善的安抚和公平的处理。
既要维系这段婚姻关系,就不得不面对婆婆,抬头不见低头见,丈夫还不会和稀泥,这妻子也是着实不易。
可能这件事上婆婆本身没什么错,但是有一种错叫做她存在就是错,连呼吸都是错。
试着解开妻子过去受过的委屈积下的心结吧。
发布于 2024-05-06 17:08・IP 属地马来西亚查看全文>>
打火机侃侃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短发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开心一生 - 4 个点赞 👍
跟媳妇相处久了,该知道生气了怎么哄啊,先把“火”灭了,说软话,夸赞媳妇能干,大气,贤淑,发红包,买心仪礼物……总有一个方式能被你媳妇接受吧?等媳妇不生气了,你俩再坐下来,跟媳妇说明一下,老人的话很多时候是无心的,做小辈不要太“严谨”,老人哪有小辈的文化高……家事,矛盾……诙谐着或许就化解了。
发布于 2024-05-05 09:2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李鱼鱼 - 3 个点赞 👍
没懂的说明家庭挺和谐,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喜欢有意无意给你灌输你是一方的不是另一方的,甚至在你回答他想要的答案后表扬你,但就题目来说看不出是什么情况
发布于 2024-05-08 08:5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云崖枕 - 3 个点赞 👍
我一女的,觉得这件事你媳妇过于矫情了。
如果就是这一件事,你就让她该气气,用不着哄;如果有积怨,拿孩子相关的事情撒气,更不能惯着。
另外,就北京不北京、土生土长不土,没啥高级低级的。你媳妇叽歪个啥?
假设她没有高级低级的想法,单纯觉得奶奶忽略了她的血统,这说不通,因为孩子一半的血统是北京,奶奶是说通过学会了儿化口音(没错、就是口音、北京话是方言)孩子成了一整个北京人了,奶奶说的有错吗?就算有,也是忽略了自己儿子的血统,儿子没委屈、媳妇委屈啥?
假设她有高级低级的想法,觉得她自己的儿子本身就是北京人、不想跟着“你们这些外地的”吃挂烙(没错这词儿也是方言),那她就认为奶奶说成了北京人就是贬低了,就好比我年年考第一、本来就是好学生,你说我刚“成了”好学生了,那我肯定不高兴。如果是这样,更是你媳妇的不对,都是中国人谁比谁高级呢。
所以,你媳妇真的是北京大妞吗?这可一点飒劲儿都没有哇。
发布于 2024-05-07 22: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毕艾艾 - 2 个点赞 👍
我要是能成北京人,我妈在天上都能笑开花……天知道怎么她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能一口京腔,带着我也在北京问路的时候被调侃“你一北京人你不知道xx怎么走吗你”orz
可我现在只能当东京人,当不成北京人,哭哭。
发布于 2024-05-09 12:43・IP 属地日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山茶 - 2 个点赞 👍
这种情况太多了。
我婆婆是其他地方人,我是北京人,孩子是北京户口。
我婆婆来的时候经常会说:哎呀宝宝命好,是大城市的人了。是一线城市的人……巴拉巴拉一堆阴阳怪气。
我有时候会回复她,宝宝是xx (我老公老家)人,你们的家在xx 。
反正孩子才几个月也听不懂,随便怎么说,孩子长大之后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奶奶和妈妈左右不了的。
发布于 2024-05-08 12:5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是不是温柔呀 - 2 个点赞 👍
我觉得你媳妇认为你妈妈把她当外人不止这一件事,多参与到你妈妈和老婆的相处中去
我会这样认为是因为我家里就是这种情况
我婆婆是一个特别爱说的人,什么事情都很喜欢说,还很喜欢把以前的事情反反复复的说
刚结婚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体谅她的辛苦,她的一些观点哪怕我非常不赞同我也不会说什么
但后来我发现触碰到我雷区、底线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本身是一个特别犟的人,只能接受有理有据的事情,不能接受因为你是长辈你觉得你自己经验多,就把一些没有道理的事情强加给我让我做,但是由于我婆婆在家是说一不二的那种人,哪怕我老公他们不听她的,她也会一直说到他们受不了的答应下来,但由于我性格太叛逆了,我们两个经常处于争辩的状态
其实想说服我很简单,讲清楚道理就行,但我婆婆偏是个文化水平不高又迷信在家里又很强势的女人,经常是讲不懂这些道理的,所以我肯定是不可能听她的
不过我也不希望我老公太为难,也不希望我婆婆太憋屈,而且我们不住在一起,除了小孩的事其他我就是能不争就不争的
发布于 2024-05-08 10:58・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初阳廿三 - 2 个点赞 👍
你媳妇为这点小事就生气?这气生的有点莫名其妙啊
那我猜她平时也会为很多事情生气,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你妈妈的问题,是你媳妇自己的问题。
如果她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气要生?
你该怎么办,你既然娶了就没有办法,忍着呗。
发布于 2024-05-07 15:5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爱木兔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终于可以改昵称了 - 2 个点赞 👍
想太多,没必要,个人觉得人际关系实际上主打的是一个难得糊涂,事事都去细想属于内耗。
我公公也喜欢说类似的话,我一般会谦虚一下“跟我妈(我婆婆)比差远了,人才是地道老北京人儿。”
婆婆祖籍北京,小时候跟自己的父母支援三线到的现在生活的城市,普通话很标准。其实儿化音最重的也就是我,我娃基本不说儿化音,就是有时候重音上会带那个味儿。我不在意婆家当我是外人还是内人,虽然他们很喜欢说“都是自家人”,但我真觉得无所谓。
编辑于 2024-05-06 13:3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Mr.杠杠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