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在大商村,如果衙门真的想让普通百姓,比如贫农、雇农、长工、短工,有阳台住的话,完全可以每人分一套阳台,甚至三套阳台、十套阳台。
在古代,当时,大商村的完备的建筑规范、建筑技术和极其低廉的劳动力,包括被无良小编们蔑称为农民工、民工(在古代,这就是土、臭、丑、低人百等、实际上都不算人类的代名词)和技术员等,已经巨大无比的钢铁和混凝土产量,在古代大商村,每人要分配十套鸽子笼几十层的阳台,都是可以分分秒秒的盖出来。
在古代,但是,他们,却一门心思卖高价阳台。
在古代,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卖高价阳台。
在古代,还有甜价的阳台税。比如,在古代大商村的著名海镇,百姓随便买卖一套鸽子笼阳台,他们就能至少一次性收取几万、十几万、三十五万甚至上百万个铜板的阳台税。
在古代,这才是真正的躺赢、暴利中的暴利,啥事不做,仅仅雇几个人在阳台交易大厅过过户,买卖双方换个名字,就几十万个铜板,到他们的账了。
在古代,实际上,阳台本身,都不值这个铜板数。
发布于 2024-05-03 21:00・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