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好多大家的夸奖和批评(知乎上批评居多哈哈),受宠若惊。
我设计网络和编程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都是数学物理的应用,所以模块化/效率等等就没有太怎么考虑,请大家多多包涵。然后也没有想到AI/ML大家这么关注。我的目标受众本来是做科学发现的群体,比较小众的。大家还是理性看待吧,什么是公众号的噱头什么真的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欢迎大家多多尝试,探索KAN的边界在哪里,它和MLP的关系是什么,存不存在更大的框架可以包含两者。KAN/MLP肯定是各有优缺点的,看应用场景了。另外,我的默认参数都是我在文章的数学物理场景的例子中调的,不一定可以直接迁移到其它场景,可能需要仔细调调,尤其是优化部分。当然也有可能其它场景(比如大规模计算),KAN现阶段就是不如MLP合适。KAN更适合高精度和可解释的计算和科学发现。了解到大家的负面结果我也会很开心,因为能让我更好理解KAN的局限。理解大家喷喷,但也更希望大家去GitHub提提有建设性的建议。
发布于 2024-05-03 13:13・IP 属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