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普通二本。
在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立志要教好每一名学生,因为我相信,只要他们能学到我一半的技术,找工作就不成问题。
两年后,我发现:虽然我想教好所有学生,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想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不把老师当回事,他们只把与老师的关系当作一种形式,或者是服务交易的关系,没有丝毫对老师的尊重。他们进入大学可能只是因为父母的安排,对学习和未来毫无规划和想法。
16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依然致力于教好每一位学生。我坚信自己能够带给他们有用的知识和思想。但我也已经习惯了面对一个资质参差不齐的班级。正向反馈永远来自于那20%的优生,而其余50%的学生思想木讷,30%摆烂。重要吗?不重要。我只关心谁能带来成果,谁能完成项目,而这些人无疑只会出现在那20%的优生里。对我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我自认为教学对得起每一位学生,但最终我只会关注那20%的优秀者。在我所在的这所学校,这样已经可以了。至于其他学生,只要按时交作业,就能及格。成绩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我当其如子女,斯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