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利率变化肯定是要会影响市场的,但在如今只能说或许对市场影响不是那么大,而且要不要加杠杆这事可能也需要商榷,虽然情况火急,但可能别急才是答案,我们来看几个点。
•降息降准后的反馈
3月金融非常不带劲,无论m1还是m2还是社融增长都下降了,按说降息降准后,资金多了,资金成本变低了,市场应该是贷款意愿上升的,但结果就是很不好看,继续开新低。尽管可能可以有种说法“不降更低”,但反正目前来说,好看肯定是好看不了的,那目前利息也已经挺低了,再往后离存款零利率都近了。根据现在降息降准的结果,货币政策到底还有多少作用,需要打个巨大的问号。
•投资效率问题
当前债务很高,单纯的借新还旧当然是没有出路的,越是高债务越是讲究投资回报以稳住信心,创造可能性。但国内很多地方投资的回报并不理想,我们用债务驱动也是来驱动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不是为了加杠杆而加杠杆,如果投资没有理想的回报,投资前就想好了肯定会亏钱,那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借贷方还是出政策的人,理论上应该都倾向于不想加杠杆。
•加杠杆的必要性
从一季度GDP和金融数据的情况来说,即使没有大力度的加杠杆,实际上经济发展也是相当不错。刚已经说了,加杠杆的目的,债务驱动的目的依旧是经济发展,不是为了加杠杆而加,为了堆债务而堆,本身债务总归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不是发展需要,没必要堆很高的杠杆。
•更重要的事
贷款只是增加出力,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才是根本。而在中国除了加杠杆外其实扩产的隐性方法还有不少,贷款也并不完全是唯一。
•美联储降息预期被打掉的客观情况
毕竟美联储目前看来降息预期一下子看不见了,人民币再怎么坚挺再怎么铁打的,多少还是承压的。
那总体来看,现在是,降息降准确定效果很难讲,必要性成谜,好像也不是很重要,而且外部环境不好。
那按兵不动不动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哐哐把子弹打掉然后市场没有什么反应,那不是显得更僵化,更看不到重点,对市场变相造成更大的情绪打击,又或者只是单纯增加债务,那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这个情况下,等一步没什么大问题,应该比急一步要好,贸然放水怎么看怎么不像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