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国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独立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我国主要考虑的是国内内部的经济运行状况。
而国内内部经济运行状况,是基于新常态进行评估,相应的经济增长率的设定,也已经是降到5%。政府官方,反复强调新常态,反复强调结构转型,新动能。货币政策制定,综合考虑通胀水平,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指标。
今年前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发布,指标状况总体是合理且可控的。因此,没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同时,考虑到经济体系的通胀数据,债务规模,危机处置,预期管理,也根本谈不上有升息的可能。
无事发生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对利率进行调整。
第二,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受到国际经贸环境的影响。
美元的利息较高,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息差,不好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如果进一步下调,那么存款利率也自然下调;利息的调整,确实也会增加资本管控难度,会加大汇率贬值压力。
汇率贬值,有利有弊。一般来说,汇率贬值,会拉低出口品价格,从而增强出口品的竞争力,出口端的就业会得到改善。可偏偏,我国当前的国际贸易领域,受到美国的遏制;无论产品价格高低贵贱,就是决定不买我国产品。因此,汇率贬值反而可能会造成企业在进口端的成本上升,造成输入性的通胀;结合我国当前的情况,就容易发展成为滞涨。
当前的物价稳定来之不易;国资垄断的民生物品价格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相对充足,外债压力较小,保证了汇率的稳定;国际层面上,能源供给充足,国内粮食自给率高。
物价稳定和低息环境,是缓着陆的关键;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过剩资产才不会突然爆发性的挤兑,相应的存量债权债务,有一个缓慢的出清过程。市场的破坏力才得到相对的控制。当然,这样的环境,也容易温水煮青蛙;相对稳定的环境,可能使得某些顽固问题持续的积累;可能债务越控越多,警惕放松之后,反而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