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妨看看秦晖的精神传人,知乎的菜头会飞所提倡的“魏博天国”到底是啥。
以及这种整天嘴里“反秦制”的人拥护的制度到底是个啥制度。看看有多少人愿意生活在这种制度下面。
在此,笔者将李碧妍博士的《危机与重构》里面所引用的史料转载一下,让大家看看河朔藩镇,尤其是魏博镇内部的情况到底如何。(以下来自《危机与重构》,感谢李碧妍博士!)
在田承嗣、田悦时代,魏博其实和成德一样,也是一个以将校集团为中心的政权。尽管田承嗣的广征士卒、培植牙军,是很不同于其他两河藩帅的一项举措,但是同样作为安史旧部的藩镇,魏博初期的军事结构依然延续了传统的模式,即将领的主导地位此时并没有被改变。
田承嗣手下也拥有实力大将和旧有部众,尽管规模不及李宝臣等人。田氏也努力招纳安史余部和蕃族将领。当大历十年田承嗣成功吞并相卫后,就又有一批相卫将卒被吸纳进魏博,其中就包括相卫的高级将领、安史旧将符令奇、符璘父子。
并且,田氏同成德的李氏父子一样,也对位高权重的将领心怀芥蒂、甚至不惜杀戮。
史称田季安时,其因衙内兵马使田弘正“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炎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
后来元稹在为田弘正所作的墓志及德政碑中亦说,弘正之前,“魏之法虐切疑忌,诸将以才多死者。”
又称:“先是诸将之外有权者,莫不拘劫妻子以为固;四方之来聘问者,莫不防碍出入以为密。士吏工贾,限其往来,人多惧愁,稀复会聚,至是(指弘正任帅后)皆旷然矣。”
(以前,田氏对于在各位将领之外握有兵权的人,都要扣押他们的妻子儿女作为固守据点的手段;从四面八方来访问的人,没有谁不被阻挠出入作为保守秘密的手段。对士人官吏、工匠商贾,限制他们的往来,人们大都害怕忧愁,很少再聚会,到这时(指弘正任统帅后),都放宽了。)
宪宗在田季安死后意欲经营魏博时,李绛说:
凡河南河北叛涣之地,事体大同,惧部下诸将有权,恐得便图己,各令均筦兵马,不令偏在一人,使力敌权均,为变不得。若广与诸将计会,则必谋泄不同;若一将为变,自然兵少不济,以此相制,先动不得,此是贼中之制置,于事为便。加以酷诛重购,故无敢发意者。
(凡是黄河南北叛军所占据的地方,事情大体上都是这样,叛军将领都害怕部下诸将掌握兵权,恐怕一旦有了机会他们便图谋自己,所以命令他们平均管辖兵马,不让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里,使力量相当,权力均等,他们就不敢图谋变乱。如果有将领广同各将领商量计策,那必然因意见不合而泄漏机密;如果—个将领图谋变乱,兵少也就成不了大事。用这样的办法互相制约,谁先动手也不得逞。这是叛贼内部的一种控制手段,对他们拥兵自重的进展是有利的。再加上叛贼对部下残酷诛杀,重赏告密的人,所以部下没有人敢萌生变乱之心。)
笔者发现,田氏对魏博镇的统治,像一个监狱长管犯人一样,从将领到士卒到农民到士人官吏、工匠商贾,基本都被控制在他们统治的囚牢里。
之前
答主说河朔藩镇不允许百姓在中元节出游,现在看来恐怕哪怕在平时,百姓们的日常活动也是高度受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