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我国的产业升级不能像德国日本那样带来高额利润?
- 136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人在巴西,刚下飞机。
刚好,这里最近发生了比亚迪巴西劳工事件。
这个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我国产业无论升级不升级,都和我们牛马无关,升级了也只是老爷们更有钱了。
哪怕哪天中国GDP总额超过美国,牛马们能享受到的估计只有更高的物价,而不是更好的生活。
编辑于 2024-12-31 03:37・IP 属地巴西查看全文>>
玄人志向 - 13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者好爱本订合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从层次来看
中国的产业不算低
但问题是,中国是社会主义
国家要拿走大部分利润,养当官和军队
保障他们特权阶级的利益
发布于 2024-07-05 22:22・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李伊梵 - 963 个点赞 👍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二十年前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就全球第一了,他底下的员工工资一定很高吧
查看全文>>
嗯哼 - 65 个点赞 👍
这个问题下太多回答简直逆天,有劳明白人点赞顶一下,以正视听,大家一起努力!
先说中国产业升级成功不成功,中国制造2025到现在基本超额实现已经是共识,除了美国之音上那个中国长大的日本人之类反华装也不装的说什么不提就是失败了。中国2000年代还是几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阶段,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手机生产国,小轿车一半靠外资大牌合资企业,一半靠弱势民营车企的杂牌车,前者完全碾压后者,手机同样情形,2010年代中期民族品牌手机和油车崛起,开始跟国外大牌抢市场,到2020年手机领域国内品牌已经占据全球一半市场,汽车还是国内市场都被外资品牌称霸,而之后一年就出现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2024年全国销售的乘用车外资品牌占比已经不到三成,民族品牌已经达到七成。如此迅速的产业升级,21世纪全球仅有中国一家,和二战后日韩台的产业崛起速度相比也并不逊色。
2000年中国人均GDP和生活水平还赶不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2010年已经差不多赶上泰国,2020年已经成为全球发展
查看全文>>
白颐路观潮 - 7 个点赞 👍
我们一直嘲讽美国产业空心化,并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而自豪。问题是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德美日之和,却没能让产业工人和国人致富,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致富?
查看全文>>
理想的H - 7 个点赞 👍
我给你说个笑话,产业升级的代表企业中,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的基层员工待遇不如胖东来卖货的营业员。我说的是不考虑不同的城市物价水平,我说的是绝对工资待遇。所以现阶段牛马的待遇取决于老板有没有良心,现阶段有良心的企业家里,我只认东来哥。
查看全文>>
Josephtang - 5 个点赞 👍
虚假的产业升级:个别从业高管和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产品价格依然很高,老百姓买不起。
真正的产业升级:家家户户能买得起大电视,高性能家电价格全面下滑,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高性能汽车价格全面下滑,高性能手机价格全面下滑。
远程养殖业的宣传:中国消费全面降级。
远程养殖业理论:降价=消费降级,我买华为M9,不买奔驰GLS,等于消费降级。国内保时捷销量下降,奔驰宝马价格下降,理想、华为、比亚迪销量上涨,等于消费降级。
不给国外主子们送利润=国内消费降级。
查看全文>>
天涯明月客 - 5 个点赞 👍
几个原因,
1.技术还不够先进。国内很少有某个制造业企业能在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做到技术独占,一些高科技主要还是追赶赶超海外的技术,而非独有。至于具有一定独占技术的例如新能源,如果出现了类似行业,中国的企业家们会迅速想办法攻克技术。(参考盾构机,光伏等行业)
2.营商环境鼓励生产。因为df正釜税收中一大块是增值税,因此是非常鼓励产生增加值的。为此,df正釜对于产能增加的鼓励可以说相当疯狂,你只要有技术,资金土地等其他要素几乎都不会成问题,扩产速度又很快,无法长期维持高利润。(参考光伏,汽车行业)
3.反垄断效率高。一方面央企存在大量的垄断优势,比如铁总,但是有一个超大zf在管着;另一方面例如阿里,如果妄图通过某些方式形成垄断,那么很快也会面临反垄断分拆和扶持竞争对手。这就导致国内比较少有能横行全球的垄断巨头。
4.某种意识形态。很多人看资本论往往只能认识到工厂里的剥削,而没意识到商店里的剥削,1架飞机换1亿件衬衫就是一种商店里的剥削,通过飞机的高额利润将衬衫的价值进行国别转移。而中国在海
查看全文>>
留临行 - 4 个点赞 👍
产业升级计划暂时还没成功。不然也不会搞中考分流,强制一半的人去工厂打螺丝。
产业升级没成功,没有好处。起码保住了底层劳动者的工作。
否则都自动化了,还要工人干嘛!
专家又该建议:初中毕业就该去当牛马,为国家做贡献。007到30岁,身体也折腾的差不多了,各种职业病也出来了。这时候就该直接去死,为国家减少负担。
查看全文>>
喜欢就叨几句 - 4 个点赞 👍
中国人比较吃苦耐劳,所以会无偿去加班,有高额利润也不要求涨工资。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正在成功的路上。不能。咱们国家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通过产品高额的利润剥削其他国家的人民不符合咱们国家本国的国情。咱们国家的目标,是通过全民996,把价格压下来,把产品输送到全世界,让全世界都能用上中国产出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领全世界迈向共产主义。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低科技含量的日用品,还是各种高端产品,都能够极大丰富、物美价廉。人们的生活将无比便利。世界人民都将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可中国模式,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全世界人民都将和中国人民一样吃苦耐劳,并且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查看全文>>
饮水思源 - 3 个点赞 👍
产业升级这个词至少零几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在新闻联播里出现,一几年的时候政府还提出了智能制造2025,马上2025了,当初的愿景能实现多少呢,都不会被媒体提及了,都是在说明一个事实,产业升级一直都是个噱头,只要能靠这个噱头来做文章搞产业基金和拨政府财政补贴,资本家和官员都可以觥筹交错就可以了,没人关心有没有真的升级了。倒是每年上千万的大学生们引颈翘首,希望真的能升级了,这样他们的高薪工作才有希望
查看全文>>
Perseus - 3 个点赞 👍
带来了啊。
但不是全民。
甚至,有很多人会因为产业升级被淘汰。
很不幸,人类历史上每次进步,都伴随着淘汰,甚至腥风血雨。
而中国这次产业升级,可能是历代最温和的一次进步了。
进步有两个必然条件。
一个是效率。
很多人不知道,对人类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工业革命,是怎么压榨出普通人最后一滴血来追求效率的。
一个是革故鼎新。
而这里的故,不仅仅是旧技术旧产业,也包括无法掌握新技术的人。
是的,本质上,人类所有的进步,就是用超越平时的效率,不停创造新事物,淘汰旧事物。
而在大进步时代,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岌岌可危,因为谁都可能是被“进步”所淘汰的旧事物。
查看全文>>
独树青峰 - 3 个点赞 👍
正常国家如德国日本:
政府降税费给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利润增加-资方赚钱-劳方罢工-劳资协商-工资上涨-皆大欢喜
特殊国家如苏联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
政府给权贵开了个口子捞钱-权贵是废物捞不着-民企在夹缝中机缘巧合抓到机会钻空子完成升级-企业利润使劲增加-权贵苛捐杂税-企业把利润吐出来只留一点点-不吐出来企业的老板坐牢公司被权贵没收-劳方尝试罢工斗争-权贵的鹰犬武斗-权贵的喉舌文斗-劳方继续当牛做马-权贵独赢吃肉-鹰犬喉舌跟着喝汤
查看全文>>
sandman - 2 个点赞 👍
回答都在吐槽
要不
我们开城门喜迎美师?
像叙利亚那样?
查看全文>>
烟熏格调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还是分配不均,宁德时代2023年利润440亿
宁德时代,2023年人均薪酬23万,总薪酬260亿,当然人均肯定被均了,但是看招聘网站信息,72%的人月工资在15k-30K,还是很高的
查看全文>>
不知所云 - 1 个点赞 👍
卡上有一个月3000工资已经超过全球八成人了
查看全文>>
晨星 - 1 个点赞 👍
远远超出你想象的成功:
小学时候家里的最大件:黑白电视
初中的时候家里盖了两层楼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用到新的诺基亚3120手机(1250?或者2100块)
大学第一次买了笔记本电脑,惠普的!
毕业那年第一次申请了招商银行信用卡,信用额度2000块。
20年市里面买的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家里面:汽车,彩电,沙发,组合柜,实木餐桌,床垫,wifi,冰箱
慢慢的这些东西成为了我们理所应当拥有的!
而这些我高中前(大概08年前)可能想都不敢想的
而现在的20年不到,都变成了理所应当的
08年奥运会的画面肯定喜欢,但绝对不会想着自己有交集,但说实话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电视里面的北京,我现在也呆了5-6年左右
回头想来,20年弹指间,世界变化真大啊!
查看全文>>
中东 - 1 个点赞 👍
去查一查大清朝通过茶叶、瓷器和丝绸从西方国家那来赚取了多少白银吧。
再查一查太平天国和捻军爆发是什么时期。
以史为鉴。
查看全文>>
憋笑 - 0 个点赞 👍
那只是你的感觉。高利润一直都有。否则现在银行储蓄存款也不会那么高。关键是缺乏服务业。欧美都是通过高中低价的服务业把产业升级的利润层层分润给社会各阶层。没有服务业分润,社会自然感受不到产业升级的利润了。同一个中国,不同的经济感受,来源于此。
国内很麻烦,有钱的官僚,富翁大多都在国内装穷,到了澳门或者海外赌场或者景区一掷千金。
这钱怎么着都分润不下来。
但这其中也有文化因素。但凡有富人斗富,立刻各种批评道德压力。
如果有一天,富翁能大胆斗富,而不用担心被人盯上谋夺家产时,服务业才会起来吧。但现在好些都是白手套代持,这个法理很难搞的。在官督商办的背景下,斗富其实暴露了官方腐败的程度,会直接瓦解民心的。相反宣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才是这个社会的粘合剂。虽然招行披露的光城市人口财富的实际差异很大,但至少平时看不出来。全社会心里都会好受得多(考虑农村只会更大)
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中国社会就只能是二元社会,国内现在封闭的各类俱乐部制消费兴起也源于此。注定很多人享受不到产业升级的红利的。
全社会为富人服务,是一个典型的理性分析与直觉道德相悖的事情。
直觉会觉得富人借此成了社会中心,穷人毫无尊严。
理性则是富人由于花销多,经营风险大,富人年年有,但今年的与去年的往往大不相同。公开高消费对社会监督,查税验证等都是极大的便利。
恰恰是宣扬艰苦节约,降低富人开销,降低风险,导致富人流转变慢,社会财富由个别富人长期把持,直至形成垄断。由于消费不足形成资金沉淀冗余,降低社会财富运转速度与投资效率。
当然好处是,富人会装出一副亏本的样子说着都是亏本经营,多些老乡捧场的客气话。穷人收获了富人赐予的尊严。可惜那几个富人年年亏本,年年都在。这种社会的富人变迁往往不是经营风险导致的,而是上面白手套需求变化导致的。
当然也有些人看不得社会有富人,建议这种闭上眼吧。
编辑于 2024-04-20 22:23・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亲嘴烧 - 0 个点赞 👍
不可能
日本总人口1.2亿,就业人口6800万,从事制造业的人口1000万人。
德国总人口8000万,制造业大约750万人口
中国制造业人口多少?1.4亿人! 日本+德国的8倍
当然中国工业化程度比不上日本和德国,生产率较低,所以一是总产能估计没有8倍;二是日德的产业链更高端,大家是错位竞争的。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的多。
但是,逻辑上说,中国产业升级越成功,生产率就越高,产业链也越高端,那总产能不就越靠近8倍?同时产业链也越挤到一个层级竞争?
日本德国最成功的时代,凭这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就横扫全球。现在一个8倍产能的怪物出现,全世界工业产品的供给由原先的1+1,变成了1+1+16
例如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往前进一步,燃油车就得往后退一步,上汽大众从原来的日进斗金变成净利润同比减少97%,日产更是要被合并。
供给翻番了,但需求能增加多少? 一旦供给>需求,物价降低,大家都得低价厮杀,一个全世界的红海时代即将到来,是对美国这种货币定价国最有利的时代。
高利润时代,在近几十年内估计不会出现了。 逻辑很
查看全文>>
一念生尘 - 0 个点赞 👍
大家都读书了 公知芳芳还怎么住大别墅
查看全文>>
纸糊 - 0 个点赞 👍
我国的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某些领域如5G、AI等已位居全球前列。但要像德国日本那样带来高额利润,还需时间,需继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查看全文>>
京房小晴天 - 0 个点赞 👍
产业升级后,带来高额利润
但那个利润与你无关,你该996被刮的啥也不剩还是一样的
欧美高待遇,靠的是芝加哥工人拿武器跟资本家谈判
查看全文>>
一代辩证大拿 - 0 个点赞 👍
在德国月收入2500欧,一辆高尔夫2万欧
在中国月收入8000元,一辆比亚迪秦8万块
我觉得行
查看全文>>
www898 - 0 个点赞 👍
人太多了,企业强大了要背负太多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养更多人,哪里能有高利润?
查看全文>>
哈哈 - 0 个点赞 👍
你都看明白了,我看啥
查看全文>>
虚妄 - 0 个点赞 👍
有劳保在,可能也会变成不可能。
查看全文>>
新垣结衣的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