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什么不撤,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不给力。不管对战争的预判,还是百姓撤退的组织上,都没有到位。
首先对战争的预判,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存在着一些幻想。
他们对南京的防守和坚守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并没有想到南京会这么快的沦陷。甚至没有制定和实施老百姓撤退的计划。
国民政府在淞沪会战之后,对南京的防御能力高估。觉得自己拥有大量的军队,日军不至于这么快攻下南京。但实际上,他们手上的能战之兵并不多,战力也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强。淞沪会战中,国民政府投入的 70 万左右兵力虽给日军造成一定伤亡,但自身也遭受重创,德械师等精锐部队元气大伤,老兵锐减,新兵增多且训练有限,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弥补兵力缺口紧急调地方军参战,但地方军装备差,如四五个人才有一把长枪,有的还穿草鞋戴斗笠,且对南京地形不熟,整体战斗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