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对。因为普京政府最大的短板就是他没有办法学习斯大林——将整个苏联纳入战时轨道。
无论是全民总动员,还是全部工业的战时转轨,亦或是工人们饿着肚子干活,最终活活累死在生产线上……
说白一点,克宫主人的政权合法性来源依然是每一届3月份的俄国大选。并不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亲密战友和苏共一把手,站在他背后的是上千万苏共党员和几千万干部和工人队伍。
而普京所在的统一俄罗斯党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截止目前总人数不过区区200万。
他的力量基本上都来自于两大系统:以克格勃为代表的前情治系统和以绍伊古为代表的国防军系统。
而且,俄国国内仅半独立状态的共和国就有22个,比如车臣、布里亚特、图瓦、卡尔梅克、阿尔泰等等。
普京当年上台的背景就是俄国国内的边疆分裂势力和经济寡头纷纷崛起,很有可能让俄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多年来,尽管普京用尽手段来加强俄国的中央集权和威慑力——这也是俄国近20年来,不断挑起对外冲突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为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和整军经武、镇压异己提供最好的借口。
但是,截止目前,克宫对俄国社会的控制力仍然远远比不上前苏联。
比如,俄乌战争期间此起彼伏的示威游行、瓦格纳的叛乱、今年3月俄国大选期间多地投票站被砸,克宫如临大敌的表现等等。
而最关键的问题:普京始终不敢在俄核心地区,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大规模征兵,永远只是让遥远的边疆地区(比如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人等)为前线输血。
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俄乌战争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也意味着俄国的力量其实非常有限。
俄国尽管有微弱的优势,但缺乏将之转为胜势的实力和条件。
反观乌克兰:
虽然目前在战场上暂时处于下风,但核心地域(哈尔科夫、斯拉维扬斯克等)并未失守。
俄军的有限优势不可能彻底击败乌军,反而只会让乌克兰内部更加同仇敌忾——4月1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以近乎全票(只有一票反对)通过了征兵法案,就是明证。
未来,欧洲的援助必然会逐渐增强,马克龙甚至两次明确表示未来不排除直接派驻军队进入乌克兰本土。
不要忘记,在开战之初马克龙可是妥妥的“绥靖派”的代表。
至于美帝,在渡过了目前的大选年之后,无论是谁上台,都不可能放弃乌克兰——因为放弃乌克兰就相当于放弃了欧洲。援助必将持续。
至于俄国的直接军援盟友:北朝鲜,其能量和体量跟美欧相比,根本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