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理解王贻芳院士说的“我们的高能物理在世界舞台上,既不在中央,也不是主角”?

asfirefly
229个点赞 👍

这句话说到底就是想督促建造粒子对撞机

以前有些人总是说一句话:“手段卑劣者,目的必不高尚。”

这句话是扣帽子的,并不准确。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比如说,我看新闻上说,中国要在三年内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这让我不禁担心起杨振宁的健康。

之前还有新闻说是2030年前建成。后来一看,很多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也不知道这回是不是。

也就是说,有人散布了很多假消息。

再比如说,我看有人说,高能粒子对撞机的造价是很低廉的:

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里,物理学家们正在设计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如果建成,这个周长达100公里的装置将使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27公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相形见绌,而且造价只有其一半左右。
这项耗资300亿元(约43亿美元)的大科学装置名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的心血结晶。自从2012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名为希格斯玻色子的基本粒子以来,王贻芳一直在主导推进该项目开展。

看到了吗?

造价仅仅是1994年开建至2008年初次启动测试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一半。

有网友评价说,这意味着建造粒子对撞机的成本甚至低于地铁。

啧啧,有人跟我们说,还比地铁还便宜的粒子对撞机呢。

建设精度远高于地铁,深度也要更深,占地也要更大,而成本却要更低!

呵呵,那一定是两个人一人拿一把铁锹,分头开始挖了。如果俩人没遇见,就会得到两条。

闹着玩儿呢?

这态度,是正经态度吗?

这些言论统一概括,就是三个字:

不诚实。

既然不诚实,那么这个人的意见就完全不用看。无论是应该建对撞机,还是不应该建对撞机,这些不诚实的意见都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对于是否应该建对撞机,只能从完全摒弃了这些不诚实意见的信息里去分析和判断。

有的网友就提到说,粒子对撞机在制造一些医用元素上是有作用的。但是投资上千亿乃至数千亿去制造这种东西,严重耗费国家基础科研经费,太不必要。这是对使用者有利的事情,对投资者却没有必要的利益。说损公肥私可能太早了点,但是确实是有问题的。

中国不是不能建粒子对撞机。而是这样的工程必然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在理论没有新突破前,这样做确实没有理论上的扎实基础。

在公知美分眼里,中国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国家。比如说在刚建国的时候就敢于直面美军的兵锋。比如说刚建国就敢于在美苏之间选边站,后来甚至击败第三世界领袖印度,成为在美苏之间搞平衡的第三世界领袖大国。再后来甚至敢于直接同时对抗美苏。再后来则跨越意识形态背景直接与美国建交。这些人以为中国的决策出发点就是好大喜功。

如果从这一逻辑出发,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推动粒子对撞机的思路。在理论上推动粒子对撞机很牵强的情况下,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认为中国政府好大喜功、易于投资大型工程,所以值得一试。

他们并不理解中国并不是好大喜功,而是乐于进行前瞻性建设。

他们以为在中国局部地方出现的政绩工程就是中国政府的全部目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无缺。出现部分官员超出合理范围搞政绩工程的现象很正常。有的人能够认识到这是概率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减轻由此造成的损失。有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这就是全部,产生强烈的极端情绪。

那么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人们将中国七十年来的发展策略,比喻为“利用美苏两国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发展”。引力弹弓效应是航天上给航天器的加速方法,利用大质量天体的强大引力,给靠近它的航天器加速,从而获得超乎寻常的高速度。这一方法据说可以将航天器的速度翻一倍。中国充分利用苏美两个超级强国的矛盾,获得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在数年以前,中国工业能力就已经远远甩开美日德法等国组成的第二、三梯队,相当于他们的总和,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中国善于进行前瞻性建设,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

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超级工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在像欧美古人那些伯爵、领主一样,纯粹是出于夸张的需要而建设大工程。

同样是古代社会,中国古人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运河体系、路网体系。

思维方式不同,那么对事件的认识就不同。

可以这样说,西方思维至今连冷战期间中国怎么崛起的都不知道。而我们的学者有太多人信奉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了。

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群体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滞后性的体现吧。

发布于 2024-05-19 03:23・IP 属地山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风大 可稍息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