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最高法称近期四位满 12 周岁不满 14 周岁未成年人被判刑,获刑10 至 15年,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1个点赞 👍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

类似的案件,已有4个案件4人,量刑是在10-15年的有期徒刑。这4个案件的审判结果可能对未来对3名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的审判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否影响,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说,3人共同犯罪,一般都会有主犯、从犯的问题。如果3名被告人都是主犯,那量刑自然可以都达到无期徒刑。如果有主、从犯之分,那从犯则在有期徒刑量刑,大概率和之前案件的量刑差不多,在10-15年的有期徒刑。

附:《刑法》对“从犯”的规定
《刑法》第27条: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最高法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处罚上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于主观恶性深、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该惩处的依法惩处,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还被害人以公平,示社会以公道

当然,对于“罪大恶极”的被告人,法律、法院并不会予以简单处理,以致于让人有“重重的拿起,轻轻的放下”的感觉。希望,这个案件有他们该有的量刑。

应当尽快改变对低龄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机构力量薄弱的局面,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逐步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系统,让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矫治教育。

对于这个意见,重点对象为“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矫治教育,确实,从矫治教育来说,目前的设置还是相对薄弱,该管理就管理,管理还要到位,良好的暂时强制管教,对未成年人、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好处。未成年人能改变错误的思想,在未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都是有所帮助。

发布于 2024-04-16 13:37・IP 属地福建
王树侬学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